基于诗意栖居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
2019-02-20刘静静
刘静静
(郑州图书馆,河南郑州 450000)
1 新时代的诗意栖居需求
科技的高度发展也让人们没有了物质生活方面的牵绊,进而去探寻在精神家园中“诗意地栖居”的至上境界。“诗意地栖居”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存在状态,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为人类设想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和境界,表达了人类对本真的生存方式的追求,是人建构高贵而自由的心灵栖居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诗意栖居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态和谐的至上追求,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2 诗意栖居的理论渊源
“诗意地栖居”,出自德国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地栖居》,后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是指超越物质层面,探寻人的本真存在,追求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人与自然,更准确地说是自然空间,是一种“在之中”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在之中”是指“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依寓之、逗留之”(我即此在),在这里,人与世界是一个血肉相融、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系统,人的身体依寓于生态审美空间之中,其采取的姿势因应自然情境的变化而不断生成、变化。
海德格尔后期的“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彻底将此在与世界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立了一种现代的人与生态和谐相融的在世模式。这一四方整体模式显然体现了他对终将一死者(人)在世界中的归宿和处境的思考。在他看来,科技工具理性的肆意膨胀造就了存在被遮蔽、人类无家可归的现状,人的意义世界无从安放,人失去了超越居住房屋的本然的栖居之所,人们需要去重新寻求栖居的本质,探究人生存的本真处境,学会在其中栖居。[1]
海德格尔指出,“诗意地居住的人把一切显现者,大地和天空和神,带入那种自为地持立的、保存一切的显露之中”。[2]海德格尔将“天地神人之统一性地居有着的映射游戏”称为“世界”。[3]终将一死者(人)在大地上诗意地居住,也就意味着其接受并参与到天、地、神相融相生的统一性存在,存在于天地神人的本然境域之中。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四方结构才有可能克服技术时代的危机,才能把迷途中的人们从逃避存在的境遇中唤醒,并与存在相遇。
3 诗意栖居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目标
3.1 求知阅读的至真之境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是广大读者和学习者进行阅读和求知的绝佳场所。求知阅读,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应有之义,而且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基本内容。通过求知与阅读,人们追求的是知识、事实与原理,不断深化和拓展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在学习、实践与总结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随着“互联网+”、创新2.0、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的空间再造中也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和再造动能。然而,在高度工业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无纸化的电子阅读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阅读设备等终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阅读,人们在求知与求真的路上仍然需要并呼唤着诗意,这正是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的努力目标。在诗意栖居下,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首先要考虑的是,充分满足读者在求知阅读方面的需求,通过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内容、结构、形式等,重新布局安排,坚持读者需求导向,寻求科技与艺术、知识与诗意、文化与远方之间的微妙平衡点,为读者营造新时代求知阅读的至真之境。
3.2 服务大众的至善之境
《礼记·大学》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概括了儒家学说中的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4]至善,不仅是明德和亲民的目的,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与社会和谐的追求,其实现需要通过明德与亲民,这就离不开人们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全民素养的提升,更少不了公共图书馆在馆藏与服务方面的有力支持。
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大众功能将体现得更加明显。201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规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根据该法律,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开展基本服务,重点在于开展推广全民阅读、信息咨询、数字服务、古籍保护等服务,突出针对少儿和弱势群体的服务,在形式上强调流动服务、自助服务等。[5]公共图书馆应着力构建服务大众的至善之境,为大众所提供的服务也不仅表现在馆藏、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完善,更体现在服务范围、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等软件的不断改进,让善意流动于每一位图书馆人的服务中,在达到至善境界的道路上成为读者阅读中的一道光,照亮、温暖每一颗求知上进、装满诗和远方的心灵。
3.3 诗意栖居的至美之境
人置身于生态环境中,两者之间构成一种特定时空里此时此刻的关系,借助身体知觉,人类意识到每一时刻的“存在”,生态环境中物质材料的多样性决定了参与知觉的感官的丰富性,而不仅仅限于视听,对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审美感觉也是基于一个身体完整的知觉。因而,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面对的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对象,而是紧密相连、须臾不可分离的和谐系统;自然之美也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具象之美,而是一种关系性与机缘性的美。在这里,合乎良好生态要求是形成生态审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合乎良性生态要求主要是生态伦理学讨论的范畴,“美”在这里并未明确出现。良性的生态环境与人的身体共同构筑的情境系统对于身体美感进行重建,使合乎良性生态的要求和审美对接起来,这种审美感觉随着身体的空间展开性而持续绵延地生成与变化。因为身体的展开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所以身体在生态空间中知觉和感受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诗意栖居下的空间再造中,公共图书馆需要考虑合乎良性生态的要求,加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汇通,构建能够自由呼吸、与自然生态和谐相融的诗意之境,建立起能够让读者身体产生美感的情景系统,激起读者对于公共图书馆空间的愉悦感知,在空间的展开中使读者能够实现身体与心灵的诗意般自由舒展,不断绵延地生成身心的舒适与美感,形成审美感觉,构筑起能够让读者诗意栖居的至美之境。
4 诗意栖居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途径
4.1 特色化的因地制宜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现代化的生产线在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周围的世界高度相似,丧失了原有的特色和灵性,居于其中的人也成了机械化生活圈中的一种物化存在。诗意栖居是从栖居的角度思考人之存在,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等的熏陶来实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寻找人们精神上的世外桃源。“诗意地栖居”旨在“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6]
在新时代的空间再造中,公共图书馆需要寻找人们心灵的港湾,从文化、哲学、生态、审美的层面,以诗意栖居的理念推进空间再造,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建设体现当地标志性文化特色元素的公共图书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自我超越。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的气候、地形、地貌等差异较大,如北方建筑大气质朴,布局整齐方正,屋顶坡度较缓,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注重保暖和采光;南方建筑精致通透,屋顶坡度较大,布局灵活,突出水和花卉。在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中,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景观风格、起居习惯等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进行重新规划与布局,积极吸纳当地特色的游廊、雕刻、彩绘、亭台、楼阁、曲径、庭院等元素,既满足实用性需求,又体现地域性特点,让当地读者能够感受到家的舒适与自在,使非本地读者能够在体验当地特色中找到心灵的自由与依托。
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别称“黑钻”,以黑色抛光花岗岩和不规则角度得名,建筑中间的中庭采用玻璃材质,为室内读者带来了满满的阳光和难以置信的水道景观,精美绝伦、恰到好处。广州图书馆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塔楼、独特的“之”字优雅体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建筑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大门处贯穿的南北塔楼中庭为读者提供了开阔视野、自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同时把成人阅览区和少儿阅览区隔开,有效保证了不同年龄读者的阅览体验。在其少儿阅览室,咨询台整体是漂浮的云朵形状,加上后面放置的绿植和其后玻璃隔断上散落的云朵贴纸,一直投射到窗外的蓝天白云绿树之间,不经意间将小读者的视觉空间从室内拓展到室外。杭州市图书馆新馆在“以人为本”和绿色管理理念下,采用大开间、软分隔、三重灯光等空间设计,古朴的木质桌椅,加上阅览桌上小伞形状的白色台灯,营造出独树一帜的家居式阅览环境。园林化的苏州图书馆总馆分为北、中、南三大区域,中区有古籍馆和近代园林建筑“天香小筑”;东部沿张思良巷设有古典园林式长廊,内侧雕刻苏州历代名家书画;沿人民路一侧设有长约60米的空透式长廊和绿化带,与车水马龙的繁华街景相隔离;廊内雕刻苏州籍两院院士格言录,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述图书馆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在空间布局方面突出特色、服务与管理理念,巧妙运用独具当地特色的布局元素,营造出诗意化的公共图书馆阅览空间。
4.2 诗意化的自然回归
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在工业化痕迹遍布的当今世界中,生态的缺失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泥丛林的不断壮大中寻求诗意化的自然回归。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方游戏说是为了拯救现代技术世界所造成的人与世界的割裂、上帝的隐匿、诸神的逃遁以及人类无家可归的现状。他在对技术本质的批判过程中,逐渐孕育出了世界的四重结构这一思想,用以揭示技术时代对存在的遮蔽,克服技术本性对人的束缚和支配,使人从技术世界中逃避、背离存在的主体,蜕变为存在的守护者,栖居于由天地神人构成的四重世界之中。
在理想意境与现实世界的边缘,人们更需要认识到,新时代的栖居应该是一种充满绿色、平和、自由、诗意和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的生存状态。公共图书馆也需在空间再造中重视人们对于接近自然的需求,在园林化布局和实用性需求中寻找平衡,通过天井和中庭等设计,实现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和外部自然清新空气之间的实时流动。在群体建筑的建设中,公共图书馆适当引入庭院布局,通过透明玻璃、连廊等方式将读者的阅览空间从室内拓展到室外,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空间的人性化布局。此外,公共图书馆可以有条件地依托建筑周围的水系形成局部的小气候,在建筑内外空间种植常绿植物、花草。当读者进入公共图书馆空间范围,就能够随时随地在温暖的阳光、清澈的水流、摇曳的竹子、嫩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起舞的蜂蝶中感受生活的诗意,在工业化、机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帮助人们寻找心目中的“瓦尔登湖”,寻求人们心灵的诗意化自然回归。
墨西哥José Vasconcelos图书馆,如同大船航行于花园之上,建筑包括一个公共图书馆和一个植物花园,是一个由玻璃外表皮包裹着的长250米的混凝土结构,外面环绕着绿色和水体,自然采光和通风遍布其中,读者身处阅读区便可以亲身体验自然。深圳图书馆新馆,位于风景秀美的莲花山前,南侧的三栋黑色建筑状若三本翻开的图书,而东面柔美变化的水幕和三维玻璃曲面犹如委婉韵律的竖琴。三维玻璃内是贯通整个建筑的开放楼梯,宽敞明亮的楼梯中线和靠玻璃一侧整齐地摆放着绿植和鲜花。三维玻璃外是大片草坪与绿树,突破室内狭小空间的局限,阳光透过玻璃温柔地洒在楼梯上、花草上和沉醉于阅览的读者身上,为各个楼层的读者带来了开阔的视野、自然的气息和诗意的阅览体验。兰州市图书馆座落在黄河之滨,面对绿色公园,背倚南湖公园,南邻敦煌研究院,北傍体育公园,从多个方位与自然亲密接触。桂林图书馆,其榕湖馆舍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榕湖之滨,安新馆舍坐落在美丽的漓江之畔,读者在诗情画意的山水之间阅览学习,让心灵回归自然、自由放飞。篱苑书屋,在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评选的全球最美18家图书馆中位列第八,作为榜上有名的唯一中国图书馆,也是网友们口中的“中国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面积约170平方米。建筑采用柴禾杆、洋槐枝干、桑木枝干等,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室内错落的空间结构为阅览者增添了不少情趣,或坐、或靠、或半躺,读者以最惬意的姿势与图书、自然亲密接触。
诗意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回归自然不仅是人们心底的呼唤,而且是诗意栖居的内在要求。不同地域的公共图书馆也在回归自然中找到了空间再造的诗意方式,通过有效的途径与自然连通,致力于实现新时代读者的诗意栖居。
4.3 高效化的能源利用
大自然为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在人们利用能源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情况日益严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于生态和谐、诗意栖居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来说,首先要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建筑与装饰材料,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从空间的基础设施上减少人类活动对大自然产生的不和谐影响。其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承重等建筑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实体墙壁改为环保型玻璃,不仅能够有效采用自然光与热能、减少人工光源和电能的使用,而且能够让读者在馆内就将馆外的自然风景一览无余,从视觉上为读者亲近自然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公共图书馆在进行高效化能源利用的同时,还需在空间再造中用实际行动进行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宣传,让环保的理念、高效的方式在无形中深入人心,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种子在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中生根发芽,使诗意栖居不再是隔着玻璃的美好愿望,通过公共图书馆将诗意带到每个人身边、走向每个人心中的远方。
美国沃克图书馆,建筑立面采用不锈钢和玻璃墙,不锈钢屋顶棱角分明、错落有致。玻璃角度各不相同,却取得了同样理想的采光效果,为开敞式的阅览空间提供了丰富的自然采光。更为绝妙的是,天花板上安装了9个屋顶光源监视器,根据太阳的位置、方向调整亮度,颜色可从黄色变为蓝色,加上多种开关组合方式,为读者营造截然不同的照明情境,为图书馆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气。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建筑设计立意为“智慧乐园”,造型简洁大气又不失现代气息,设计特别关注了防灾、节能、书本流线等技术问题。建筑内部为非对称的大敞开空间,结合阅览功能设置了七个采光中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首层设置了南北贯穿的通廊式共享空间,两端连接的是北侧湖畔广场和南侧城市空间,既方便读者自由进出,又与大自然连接互通。黑龙江省图书馆,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典雅美观,突出知识品味而又体现时代特征,外立面采用玻璃,内部装修使用吸声材料,既保证了自然光的充足,又减少了噪声的烦扰。一层入口处与中央共享部分先抑后扬的空间处理,使进入的读者豁然开朗,完美起到了调节心情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阅览体验。三层的中庭,开口更大,直抵六层,空间通透感进一步加强,自然光线透过屋顶的采光井洒向二楼,满足更多读者的日间自然光需求。[7]在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中,高效的能源利用能够节省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诗意栖居所的构建。
4.4 乡土化的人文融合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梦想努力打拼,在人们的坚强和毅力所支撑起来的战甲下总有一颗填满对故乡思念的游子之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有好多外来务工的人员均面临着相似的困境——融不入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漂泊和不稳定感时刻伴随着他们。新时代,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要考虑到人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和新形势下的“还乡”形式。在海德格尔看来,“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8]
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更需要在尊重自然、人以及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回归本土特有的质朴与诗意,灵活巧妙地利用原有地形、自然水循环、乡土材料与植被、传统技艺与工序等,注重乡土化景观元素在公共图书馆入口空间、标志性景观、阅览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研讨空间、活动空间等的应用,挖掘并再现乡土化的认知与物态文化、建筑空间形式与尺度、色彩与符号偏好、历史遗迹与精神象征等,实现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空间的乡土化人文融合。对于客观上或主观上离开故土时间比较久的人来说,蕴含乡土情结与意境、勾起美好回忆的可感知乡土元素、乡土景观、乡土氛围,总是能够从灵魂深处拨动人们的思乡之弦,为人们带来充满诗意的空间与景观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将有“还乡”需求的大地之子带回大地,寻找久违的归属感、存在感与认同感。
乡土建筑形成于乡土环境中,是人们在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再现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之总和。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坐落于地形复杂的山地,建筑形式源于当地的乡土建筑。建筑简洁、空间灵活,外墙为灰色砖块,色彩和纹理与裸露的混凝土结构部件相呼应,具有四川东部传统的房屋空间结构特色。建筑注重天人合一,室外和室内都采用木材,与建筑整体的色调和谐一致。两侧的山墙立面和屋顶都使用了玻璃,将根植于山地环境中的建筑融入到自然之中,同时将自然美景引入室内。这种富含传统房屋空间结构的图书馆建筑本身就是当地的人文符号,人们在其中能够充分感受乡土气息,唤起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在诗意栖居下,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可积极采用乡土建筑元素,根植于自然、融合于自然,打造自然化的图书馆空间,体现乡土化的人文融合,为读者带来超越物质与空间的“还乡”体验,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5 结语
在新时代,人们对于文化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诗意栖居是人们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面,是人们跟随内心的脚步去寻找其在本真意义上的存在状态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也需针对人们的切实需求进行空间再造,在诗意栖居理念的指导下,建设特色化、诗意化、能够自由呼吸、与自然和谐相融的阅读与栖居场所,使读者能够实现身体与心灵的诗意般自由舒展,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的全民阅读,为人们寻找其精神家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帮助人们在追寻诗和远方的旅途中接近万乐之源,构筑起能够让读者诗意栖居的至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