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掌门人任正非
2019-02-20撰文潘黎冰
撰文_潘黎冰
生活的教育来得很直接
1987年,身背一堆烂债,43岁的任正非集资两万元在深圳湾畔的简易房里创立了“华为”,从此加入了个体户的队伍。
任正非说,他下海纯属无奈: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没有驾驭它的能力,栽过跟头,被人骗过,无处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的。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去了部队。搞技术发明,两次填补国家空白,完成中法合作的基建,去人民大会堂参加科技大会,一时风光无两,还获得部队和地方的许多奖励。“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父亲文革中的告诫,让任正非时时警醒。
1983年国家调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深圳。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了南油集团的高管,他所在的南油下属企业连续亏损。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两人婚姻破裂。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可以想见的糟糕。
拮据的家境压在那里,任正非和父母、侄子住在一间十多平米的小屋里,做饭在阳台上,父母专门买死鱼、死虾,常常晚上才出去买菜和水果,因为卖不掉的会便宜一些。
企业家之路,从自主研发开始
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
故事的开始很“深圳”。一个“偶然”的机会,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注册了华为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那时,凭借特区的信息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身处深圳的公司来说,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
43岁才拉旗单干的任正非,这时突然表现出了商业天才。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巨大需求,但内地当时使用的所有通讯设备都基本依赖进口,任正非决定自己做研发。从此,他告别“代理商”的身份,正式踏上了企业家之路。
1991年,华为五十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租的地方既作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这是创业公司常见的景象,但后来成为了华为的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走出去与国外公司竞争,员工在欧洲也打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观止。
华为的一位元老记得,任正非对他讲过一个始终让他难忘的场景:北京寒冬的夜晚,销售人员等了8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客户,但仅仅说了半句话:“我是华为的……”,就眼睁睁看着客户被某个著名公司接走了。小伙子只能在深夜的寒风中,默默咀嚼屡试屡败的沮丧和屡败屡战的苦涩。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会不会被人赶下台
1996年,华为开始了国际化布局。从艰难生活走过来的任正非,在这件事情上愿意大笔投入。从1996年到2000年,华为疯狂参加国际电信展,来制造品牌和知名度,让国际客户熟悉它。
据说,在华为,任正非每隔三五年就阶段性宣布冬天到来的预警。业界传说,任正非像个军人一样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对市场的敏锐;他脾气暴躁,对企业进行一种高压式军事化管理;从内部流传出来的讲话,充满了上一个时代的军事术语……无疑,任正非是一个充满缺点的矛盾的企业家。
充满矛盾的企业和企业家,似乎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元素,或许矛盾的不是他们,而是这块土地。任正非只占华为很少的股份,段永基曾经担心有一天他会不会被人赶下台,任正非的回答是,如果这一天到来,说明华为成熟了。
十几年前,任正非设立了“华为蓝军”。其他部门是做正常的公司业务,称为红军。蓝军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站在客户、竞争对手的立场,审视华为,专职“唱反调”,挑不足和缺陷。
蓝军提出过很多企业问题,比如:“任总过于强势、指导过深过细过急……考核也非常机械化,海思的一些科学家因为比例问题必须打C,结果这些人离开公司,就被人家抢着聘为CTO,而且还做得不错……”
“任总一直导向做管理者,管理者做不好才去做专家。但专家哪有那么好做。华为现在不缺管理者,缺的是专家……”
在中国企业界,任正非的强势是出了名的。但他却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找公司的问题,指出内部的不足,而且很重视这个部门。
每个人都有局限
通常来说,小公司主要看执行力。小公司的优势是转身快,决策错了可以马上改,但是对执行速度和执行能力要求很高。
大公司,看决策力。因为有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执行从来不是问题,但大公司的决策往往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决策严重依赖某一个人(一般是创始人),一旦创始人犯错误,没人敢站出来提反对意见,因为创始人威望太高。所以不止一家公司,到最后一刻倒掉,老板还想不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在自己身上,怎么可能想得到?一个人没法提着自己头发离开地面。任正非也有自己的局限,但他厉害的地方,是有心胸来设置“华为蓝军”。
好公司都是关起门吵架,大家拍桌子摔茶杯,把问题都暴露出来,吵完了把决策定了,坚定不移执行。
任正非很智慧的一点就是:尊重常识。尊重“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这个常识。
6月20日,“华为将从全世界招收二十到三十名少年天才的计划”又成为热点。或许,未来世界对人才的争夺会愈加激烈。
回看任正非的家庭经历,个人经历,以及管理一个庞大企业的经历,对我们理解今天的教育问题或许有所助益。
因为,无论是不是教师,是不是学生,是不是在专门的教育领域,其实,我们一生都在接受和践行着生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