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学中范读的时机和技巧

2019-02-20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灵车范读课文

文/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范读就是语文课上教师起示范作用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课堂上模仿老师读课文正是他们学习语文的开始,教师的范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

一、把握好范读的时机

(一)课前激发兴趣,确定基调

一篇好文章,形式与内容俱佳,其情感与音韵自然更有魅力。读好文章如同品茗,有时入口甘甜,沁人心脾;有时初尝稍涩,却有回甘。小学生当然还不俱备这种境界,需要老师的引导。学习一篇新文章时,很多老师会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开篇导入环节五花八门。笔者认为,上课伊始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课文远胜千般技巧。一来,老师的范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慢慢随着老师的范读进入学习状态,进入课文;二来,老师的范读既可为优生提供范读示范,也可为下层生扫清生字词障碍,一举两得;三来,老师的范读为课文确定情感基调,为学生快速理解课文提供了方向。笔者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范读全文,刚一读完,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你读得真好听,好像听录音一样”。只有活生生的人的交流才会有美好情感的碰撞相通——冰冷的机器绝不会。

(二)课中潜心会文,理解意蕴

现在小学课本里的文章,虽然文质兼美,但不少文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文章中难免会有些艰涩难懂的语句,学生读起来拗口,也难于理解。但往往这类语句才是重点句子,在文中关键处,是“文眼”之所在。要理解课文,这些句子是绕不过去的,但教师的分析讲解却难让学生释然。文章贵乎自悟。既然如此,一读置之。让学生自己读当然行不通,此时教师的范读就尤为重要。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半文半白,学生读得相当“坎坷”,对于“凤辣子”的人物形象理解也表面化。如果还是一味分析讲解,学生只会越听越糊涂。所以教师先范读一遍,再带着学生抓住“凤辣子”的服饰、语言等句子反复地范读。只需几个来回,“凤辣子”的形象便悄然建立。

(三)课后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当学完课文,意犹未尽,学生正在“愤、悱”之际,只稍一点便水到渠成。教师此时再美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联想课堂所学,情之所至,理所当然。笔者在教《山雨》一课结课时并无多余的言语,因觉得文字太优美,又再通读一遍,直至铃声响起,师生浑然不觉,俨然在雨中漫步,聆听山上交响!

二、掌握范读的技巧,提高范读能力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喜欢使用音频资料代替自己的范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范读水平实在有限,当然不想在学生面前“献丑”。因而语文教师应当掌握以下几种范读技巧,并在平时加强练习,那么在范读时就可底气十足了。

(一)发音:字正腔圆、吐字如珠

字正就是读音要标准,腔圆是指圆润,饱满。范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这种声音我认为应该是“朗润”的。就是圆润,饱满。如:悄(qiao),韵母发音要饱满。吐字如珠就因应了字正腔圆的要求,吐字清晰,立字圆满。此外还要注意做到“金线串珠”,气如线声如珠,即字音连续或转换没有阻断,或者一断即连。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一般的停顿是2/2/3,但按此一词一顿地读,就会显得不自然,机械,更好的做法是声断气连地读,即停顿时声音停止而气息还连,其效果截然不同。

(二)语调: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中文是语音语义的结合,通过语音的变化,强弱的对比,不仅是行文表情达意的需要,更可以表达出语言的音乐美。但现在学生们大多不注意这一点,很多教师也忽略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所有的句子都是一个声调,没有强弱,没有轻重缓急,也没有变化,也就读不出句子乃至文章的韵味来。艺术是相通的,书法艺术也讲究行笔时的“抑扬顿挫”,继而造就视觉的美感,而在范读时能抑扬顿挫同样会产生无限美感。例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整首词要用绵力来读,读出悠远的意境,读到“聒碎乡心”时,“心”字上扬然后突然停顿,以造成强大的落差,引起听者的注意,再慢读“梦不成”,这样才能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节奏:合理停顿,富于变化

范读除了注意停顿外,还要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达情感。例如:《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开头的排比句不宜和其它的排比句那样读得气势磅礴,反而要收一收,到“但是”时加快语速,而到“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处收住,停顿,吸气再读后半句;反问句则要读出强调的语气,语调上扬。第二段声音下压,语调稍抑,读出无限的惋惜与茫然。

(四)情感:感情真实,自然流露

很多学生或者教师在读课文的时候总会投入很多感情,很用力读,殊不知,读得越用力,越让人听得别扭。原因就在于感情处理不当。中国人写文章是讲究含蓄美的,情感不外露。如果读的时候拿腔拿调的,不仅不能很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反而让听众听得不是滋味,更不能让学生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很煽情,自己也很投入,读书的时候用的是“哭腔”,同学们似乎也跟着“声泪俱下”。但事实上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带动下,在此情此境才“感动”一下,并非真的真情流露。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为了课堂气氛而罔顾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读这一节,声音下压,语调低沉,但情感不宜外露,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对周总理的感情都是真挚而深沉的,都是出自内心最炽热的情感。所以读这一段的时候只需要心里想着人们送别他们最敬爱的总理的情境,感情就会自然流露。【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小学生范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ZC201702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灵车范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窃贼偷灵车捎带上尸体
背课文
堵车了
古巴 悼念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陌路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