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转新闻”看主流媒体的伦理缺失
——以“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为例
2019-02-20□刘诺
□ 刘 诺
在大数据普遍应用于新媒体技术的时代背景之下,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角色也发生改变。在商业化与市场化的催促下,是否具有话题与讨论度成为评定新闻是否具有价值的主要标准,这就为新闻传播乱象的出现创造了可能。反转新闻近年来正以一种类型化特点进入大众的视野,不断引起舆论热议。反转新闻是指某一事件在传播场所中(一般指互联网报道的过程中)剧情发生反转,而这种转变一般呈颠覆性形式出现。随着新闻事件内容的转变,广大受众态度的转变也随之而来。
一、事件回顾及新闻反转路径剖析
(一)事件回顾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一公交车坠入江内,车上包括公交司机共15 人,无一幸免,全部落难。面对此重大伤亡事件,一些媒体报道称,事故系公交车避让一辆女性驾驶的逆行的红色轿车所致。事件一出,一时引得各路自媒体、大V 转发评论,对“女司机”群起而攻之。
(二)路径剖析
1.内心预设与固有成见不谋而同。在我国庞大的驾驶员群体中,对“女司机”带有一定标签性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近两年众多交通事故的曝光,不乏一些“有心人”对有关女司机的交通事故格外“关注”,并对其进行选择性的片面报道。在此次新闻事件中,许多网友在未调查清楚事情起因时或有意识地选择性忽略部分信息,将车祸的成因下意识地归结于女司机身上。
2.媒体的跟风报道。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过程中为了抢占第一手资料而罔顾新闻真实性的行为,无疑是在为反转新闻的产生提供温床。媒体在面对网友所提供的未经证实的言论时,未经调查研究和现场取证就直接转载发布。其中涉及的媒体不乏许多官方媒体。
3.大众紧随其后,争相讨伐。与传统传播模式不同,大众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对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有所反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加上“官方媒体”所提供的“事实”加持,使大众在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一时之间,“女司机”与“坠江案”登上微博的热搜,更有甚者,对司机邝女士进行“人肉搜索”,话题量与讨论度不言而喻。
4.事件发生戏剧性反转。就在众多网友要向司机邝女士替事故中逝去的15 条生命“讨回公道”时,重庆市公安局万州区分局发布的一条最新官方通知证实,该起事故是由于司机与乘客发生肢体冲突,导致惨案的发生。原本在事件中充当加害人角色的邝女士在一瞬间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成为受害者,公众态度也发生180°的转变。
二、主流媒体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一味地迎合与取悦受众
就近些年的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网民人数的爆炸式增长,抓住受众的眼球,就代表着掌握住了舆论的走向。在类似新浪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可评论转发的互动性极强的场所,每发表一次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正在引领事件的走向。受众所关心的新闻往往具有生活化、娱乐化、敏感化等特点,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根据受众的关注点,对事件的重点有所倾向。在此案件中,媒体的一系列误导舆论走向的行为,为的是迎合一部分受众的心理,从而获得话题与流量。这种一味以取悦观众为目的的报道,失去了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也没有向用户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被利益牵着鼻子走。
(二)新闻时效性大于真实性
在“公交坠江案”事件中,新京报在事件发生不久后就发布公告,并附上车祸发生的动画视频,来佐证这一“真相”。这一推文带动了观众的舆论热情,掀起社会热议。媒体在流量与话题的面前抛弃了本应坚持的新闻专业素养与追寻新闻真相的义务,致使大众对事件的受害者邝女士造成误解。媒体在此新闻事件中忽略了新闻报道最重要的真实性的本质,造成了新闻伦理的丧失。
三、主流媒体伦理缺失的原因
(一)短时间内媒体对于获取的信息核实不到位
意外的发生是瞬间的,而对事件的整个起因、结果及细节的核实相对来说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在如今视“首发”为生命的社会背景下,第一手消息就意味着关注度和流量;反之,就等于“炒冷饭”失去了热度与话题。该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相对于关系亲密、联系频繁的微信朋友圈的“强关系”而言,微博属于偏向开放性和公众性的社交媒体,包含在“弱关系”的范畴之内。主流媒体利用从微博网友处获得的碎片化和片面性的言论,进行大肆转载。其利用局限性极强的渠道造成了对新闻事件真相的罔顾,不仅对邝女士而且对在此场车祸中丧生的15 位乘客来说都是一种不尊重。
(二)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态度与立场的“偏向”
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都应是不带有感情色彩或某种程度舆论引导的。在此新闻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初期,媒体的言论明显带有“女司机就是造成车祸发生的罪魁祸首”的含义。这种为营造社会反响,引起关注,在报道过程中刻意有所偏向的行为,有失媒体的新闻专业素养。一些媒体将因司机与乘客发生肢体冲突造成车祸惨案的事实忽略,恶意将女司机“马路杀手”的不实形象进行放大,误导舆论走向。
(三)意在吸引眼球与观众的注意力
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中,利用“15 人死亡”“女司机”“高跟鞋”等具有讨论价值的词眼对事件进行报道,意在抓住大众眼球,从而获得某一层面的利益回报。主流媒体作为意见领袖,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言论对于受众进行是非判断的影响不容小觑。这种带有情感偏向且不实的新闻报道不排除其为了迎合一部分受众的心理,从而获得话题与流量的目的。这种一味以取悦观众为目的的报道,失去了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也没有向用户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媒体提升伦理操守的策略
(一)发挥法律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在我国,专门针对新闻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存在空白,而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依靠宪法相关规定作为裁定依据。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个案时,不免会有失精准性。新闻法规对于媒体来说是行为的准绳,对其行为有着极大的规范和限制作用。在面对此类问题时,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挖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与隐患,保证其公正性。对于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需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对此种现象进行遏制甚至根除,还大众一份清朗的舆论空间。
(二)作为媒体,专业主义精神不可抛
身为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的真实性是最本质也是坚决不可让步的坚守。反转新闻的频发不仅意味着新闻伦理的缺失,更代表着对专业性的无视。面对互联网时代媒体行业的变动与重构,主流媒体更应坚定自身的立场,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传播真实有效的新闻。要维护公众话语权与知情权,清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媒体更不应丢弃自身的专业性与客观性,要用正确的态度,引领社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影响受众;坚守对社会、对受众的忠诚。
(三)提升自身素养,理性发声
“后真相时代”造成了情绪在前、真相在后的现状。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事件的亲历者。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发挥好新闻从业者“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平衡,在每一次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专业性发挥到极致,避免“反转新闻”的发生,肩负起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身为媒体,应杜绝为达到某一利益性的目的,造成“报道在前,事实在后”现象的出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向受众如实地告知真实、有效的信息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结语
反转新闻因其独特的话题性与争议性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极易引起受众的大范围讨论。而在这个人人皆是“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成为大众狂欢的场所,每个人都可以以主人公身份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在这种时候,媒体应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大众言论。媒体身为舆论的主导者,应该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受众在参与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带领网络传播从伦理的困境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