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

2019-02-20汤振彬

新农民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户技术推广农户

汤振彬

(辽阳市弓长岭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1 前言

辽宁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加上本地土质肥沃,玉米在本地的种植面积是逐年扩大。但是,近些年,受制耕地面积缩小,优化耕种技术,从技术要产量成为突破高产量的利刃。

2 玉米种植关键技术

2.1 科学整地,确保土质疏松

玉米喜光、喜水,不同时期对水分、光照需求不同。为此,栽种土地要肥沃,排灌能力要好。1整地能隔年1次,选在开春晴朗天,有利于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实现玉米高产。

2.2 合理播种期,调整播种时间

播种充分考虑地方时令、气候,要综合水分、气温等情况,并能据此调整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地温在10~12℃上。地膜覆盖播种,可酌情退后1周。

2.3 合理密植,及时查苗、补苗

合理密植,要考虑气候特点、肥力状况、栽培方式、用种特点等等。密植的原则,优化群体结构,发挥群体优势,切勿过分密植,影响后期产量和质量。

通常情况下,中熟品种,适宜栽植密度范围:3000~3200株。

中早熟品种,适宜栽植密度范围:4000~4500株。中熟品种,适宜栽植密度范围:4200~4500株。

栽植后,检查有无缺苗、少苗的情况。要选在3叶前,注意补苗,及时灌溉,确保亩产总产量。

2.4 科学合理施肥,高效利用肥料

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能满足株体生长营养需求。基本用肥原则,注意有机肥、化肥的合理调控。化学肥料的施用,硫酸钾用30kg/667m2,尿素用30kg/667m2,磷酸二铵用20kg/667m2,有机肥用2~3t/667m2。具体用肥情况,根据实际而定。

施用基肥,有机肥为主,适量用化肥。用肥方法,有条施、穴施、撒施。基肥在种子侧面,至少要有5cm的距离间隔。注意:全部的钾肥、磷肥和三分之一的氮肥,可用作种肥和基肥。

施用追肥,根据地势、土壤肥力而定。注意:追肥不过量,避免晚熟。追肥不要少,避免早衰。一般,氮肥的三分之一,要用作追肥。

用肥期间,不能忽视灌溉的作用。

玉米抗旱性强,不建议过量浇灌。但是,浇灌要及时,选在抽雄或吐丝时最佳。而在玉米其他生长期,尤其在正午没有叶子打卷的情况,则没有必要浇灌。

2.5 严格病虫害防治,增强抗病虫害性能

病虫害对玉米各期影响较大,为此,在选栽适栽品种时,要选择有较强抗药性的品种。同时,更应优化田间管理,提前做好药物预控。当前,虫害威胁较大为玉米螟,选用2~3颗辛硫磷,将其放置在叶芯处。或者,尝试人工捕捉,效果更好些。而病害威胁最大的,是大小斑病、灰斑病等等,药物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后喷施效果不错。

2.6 适时安排收获,确保籽粒成熟饱满

当田间90%以上的玉米植株、茎叶等泛黄,同时,果穗苞叶松散,籽粒坚硬,色泽较好,则正是该玉米成熟期,可以安排收获。此外,为充分发挥玉米晚熟效益,最好能适当晚收。

3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3.1 做好推广示范,消除农户顾虑

对农户而言,传统耕作技术既安全又稳定,而实用的新农作技术往往不容易被农户所青睐。为消除农户内心的疑虑,在新技术推广期间,最好能借用实打实的试验田示范。建议在某区域内划拨试验田,安排种粮大户借助现代化技术种植,靠每年实打实的种植收益消除农户心中的疑虑,以全面了解最新玉米种植技术的优势。

3.2 推广掌控要点,做好重点把握

在进行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时,应当体现种植大户的重要性,发挥其带头作用。玉米种植大户一般都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较大,因此尝试各种新技术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且其余的农户对这些大户的种植经验也比较信任。但是,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推广时,必须高度重视,最好去田间地头亲自指导。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及利益,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对于种植产量较高的农户可给予相应奖励。采用这样的技术推广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获得农户的信任和认可,能够对其他地区农户产生非常积极的带动作用。

3.3 政府给予扶持,确保推广通畅

适宜的新技术推广,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有利于增加民众收益。为此,在新技术推广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引导,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做好农技技术培训。同时,鼓励农技推广人员,走向田间地头,做好手把手指导,以确保新技术的落实到位。

4 体会总结

做好玉米栽种新技术推广,是提升玉米产量的关键。但是,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无必要切合时宜,要结合实际情况,要让我们的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掌握住。

猜你喜欢

大户技术推广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船祸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