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密市红柳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9-02-20李卫东邹振林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5期
关键词:苦水角砾含金

李卫东 邹振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哈密 839000)

1 矿区地质

红柳沟金矿位于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雅满苏岛弧带(Ⅰ2)的东段,北以苦水断裂与康古尔弧间盆地相邻,成矿带属东天山著名的阿奇山—雅满苏铁铜金成矿带的东段,是铜金成矿带内重点成矿区段。

1.1 地层

红柳沟金矿位于北天山地向斜觉罗塔格复斜苦水向斜束,南邻雅满苏断裂。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石炭统梧桐窝子组(C2w)第一亚组第一岩性段及第二段。

石炭系梧桐窝子组(C2w):在矿区苦水断裂以北,是矿区最主要的岩性,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该地层中。南以苦水断裂为界与苦水混杂岩构造接触,北部整合覆盖在下石炭统干墩组三段之上,出露面积近100km2。该组岩性较单一,以灰绿色、紫红色枕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其中夹有凝灰岩。横向上向西玄武岩层有变宽的趋势,延伸较稳定,向东玄武岩层变窄,延伸不稳定,呈透镜状。在山口站以西南黑山崖一带,玄武岩与角斑质凝灰岩互层,且夹有灰岩透镜体,表现为溢流相的玄武岩与喷发相的角斑质凝灰岩组成的喷发韵律重复出现。玄武岩枕状构造发育,枕状体大小相差较大,边部有冷凝边,从枕状体边部到中心,杏仁体或气孔从大到小,从多到少,从不规则状、云朵状、管状到圆状、椭圆状,杏仁体的充填物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和少量长石。枕体边部杏仁体直径约1-2mm,个别3mm左右,近中部杏仁体的直径约0.5mm左右。区内梧桐窝子组可划分出2个喷发韵律,以喷溢相+爆发相为特征,从早到晚火山活动表现为强—较弱—较强的变化规律。

1.2 构造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主要为苦水大断裂,该断裂地貌上形成一系列线状负地形,可见断层三角面,航卫片影像特征较为清晰。断裂为一复合性断裂构造,早期为挤压性韧性断层,断层带宽110m左右,以发育长英质糜棱岩为特征,局部可见S-C组构,根据其运动学指向标志,判断其为挤压型韧性断层;晚期受造山期后张弛作用影响,转化为一张性正断层,断层破碎带宽80m,破碎带内发育张性断层角砾岩,局部见断层泥。

1.3 岩浆岩

出露岩浆岩为华力西期中期片麻状闪长岩和华力西晚期的钾长石花岗岩、花岗斑岩。侵入岩浆岩体形态呈不规则状、椭圆状,侵入到干墩组、苦水混杂岩、梧桐窝子组、阿齐克布拉克组及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中,接触边界清晰、不规则。在侵入岩内侧有少量呈棱角状—熔蚀圆状的阳起石捕虏体,常形成细粒冷凝边。

2 成矿控制因素

中-上石炭统第二亚组地层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矿区含金石英脉就产在安山质凝灰岩、钠长斑岩与变质砂岩夹千枚岩的接触部位,容矿岩石除石英脉外,还有褐红色的次生石英岩、含铁碧玉岩、硅化钠长斑岩等,另有一部分矿化则产在硅化、黄铁矿化安山质凝灰岩中,矿区构造简单,地层呈单斜状排列,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0°~80°。矿区地层由于受苦水大断裂影响,多发生顺层压扭性破裂,其间多充填石英脉(含金),红柳沟金矿就产于其间。

矿区内共圈定出大小含金石英脉2条,呈串珠状、脉状、透镜状以及扁豆状沿断层破碎带分布,石英脉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倾向东南,倾角68°-80°,含金品位0.2-6.87克/吨,金品位最高为6.87克/吨。从采坑观察,金赋集部位通常是以石英脉与围岩接触面的两侧,尤以石英脉边部较富,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楚。

3 成矿地质特征

(1)矿体的地表分布及其形态严格受同一个近北东向的断层控制,并处于同一个矿带内,矿脉都发育于凝灰质粉砂岩中。

(2)岩石蚀变愈强烈,矿化愈好,表现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组合,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与岩石的含金性关系不大。

(3)矿区内石英脉的含矿性较好,其次为石英细脉与蚀变岩脉,蚀变岩的含矿性最低。

(4)石英脉构造带连续性较好。可见,这些石英脉受构造的控制性十分的明显,部分地段还会重熔形成角砾岩,成为矿化带的一部分,其内蕴的金也随之在浓度、温度差的作用下不均匀地扩散至蚀变岩带的裂隙和岩石角砾的裂隙中,从而形成了低品位矿床。

综上所述,控矿的张性断裂为该矿提供了矿液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构造角砾在热液作用下发生矿化蚀变和吸附作用,此后为热液冷凝后所胶结,共同组成矿石。

4 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属石英脉型,其成因类型为浅成热液类型,以热液为主。

金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火山活动等综合因素控制,其中以区域性构造之次级构造破碎带的因素最为直接,具体表现为:

(1)控矿的张性断裂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矿液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构造角砾在热液作用下发生矿化蚀变和吸附作用,此后为热液冷凝后所胶结,共同组成矿石。

(2)含金石英脉受构造的控制性十分的明显,部分地段还会重熔形成角砾岩,成为矿化带的一部分,其内蕴的金也随之在浓度、温度差的作用下不均匀地扩散至蚀变岩带的裂隙和岩石角砾的裂隙中,从而形成了低品位矿床。

(3)矿区内的石英脉的含矿性较好,其次为石英细脉与蚀变岩脉,蚀变岩的含矿性最低。

(4)岩石蚀变愈强烈,矿化愈好,表现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组合,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与岩石的含金性关系不大。反映在金矿成矿过程中,不排除有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的因素。

5 找矿标志

(1)断裂构造,尤其是与主断裂形成锐角的次一级雁行排列的断裂构造是本区找矿的一个宏观标志。

(2)石英脉、碳酸盐脉的存在是金找矿的一个较为直观的标志,在本区及周边数个金矿(化)点内均可见较为发育的石英脉、碳酸盐脉。此类脉岩的发育说明找矿靶区有矿源的通道存在和成矿物质来源。

(3)黄(褐)铁矿、硅化的发育是本区金找矿的另一直观标志。

(4)石英、方解石角砾为一个重要的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苦水角砾含金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准层状岩溶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
兴隆太平村钼矿区隐爆角砾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降低铂钯精矿含金的生产实践
土压平衡盾构改良渣土屈服应力分析
把苦水倒给大海
山东某含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杨晓东摄影作品赏析
——苦水“二月二”社火组照
蜈蚣井的传说
牡丹江地区侏罗纪砾岩型金矿特征浅析
苦水街高高跷:从700年前走来的古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