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社会科学》创刊一周年暨主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02-20本刊编辑部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深圳

2019年11月12日,《深圳社会科学》创刊一周年暨“新中国70年与深圳40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会议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承办。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等领导出席。来自京沪穂深等全国各地学术界和期刊界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上,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为《深圳社会科学》杂志学术顾问颁发聘书。开幕式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主持,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深圳社会科学》主编吴定海致欢迎辞。吴定海致辞表示,《深圳社会科学》的创办,弥补了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短板,填补了长期以来没有公开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刊的空白,受到了全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支持,在学术界的认可度与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创刊以来已出版7期,刊发论文110篇。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高质量论文总占比超80%。目前,深圳正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社会科学》将继续响应中央文件精神和深圳发展战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总结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彰显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4位学术顾问代表就《深圳社会科学》和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主题发言。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李凤亮认为,文化创新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创新文化更是持续推动深圳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应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新引擎作用,提升城市发展的文化支点,坚定深圳特色文化自信,持续塑造全口径文化平台。深圳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彭立勋教授认为,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探索实践,就是紧紧围绕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并创造性地、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相互统一、如何实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有机结合以及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三大难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剑涛认为,《深圳社会科学》的创办不止是深圳文化自觉的体现,更是这座城市自觉提升城市精神生活品质的标志,展示了这座城市所折射的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作出深刻的精神反思。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冯达文认为,深圳在科技发展走在前列,而人文学术的发展如何与之相呼应,从而共同携手解决人类与世界的问题,这是深圳人文学界需要努力的方向。《深圳社会科学》的成功创办正是因为对时代变革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希望《深圳社会科学》用更开阔的视野回应世界未来将要发生以及将会产生的变化。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两场学术研讨会。一场以“深圳建市40年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为主题,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志岿研究员主持,安徽工业大学汪五一教授点评。学者们就深圳哲学社会学科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的差异与合作、近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思想理论动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另一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方映灵研究员主持,集美大学肖仕平教授评议。学者们围绕着精准扶贫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国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深圳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辽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