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服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2019-02-20任连军衡若冰

关键词:汉服中华培育

任连军 衡若冰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上讲话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培育缺乏根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很多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而将其“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2]的实践尝试探讨较少。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具有传承时间长、覆盖地域广、受认同感强等特点。将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探索其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困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物质生产的巨大丰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也蕴含其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在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的学术范式,即“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4]“立足中国”既要有近现代革命红色文化,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在文化自信培育的视域下,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但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关注的重点之一。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还面临诸多困境。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待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类思想组成,在历史进程中它们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发现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近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思潮影响至今。在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爱国救亡的运动和思潮中,传统文化未被区分对待,而是作为腐朽的糟粕而受到各种抨击与抵制。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带有偏见,认为传统文化只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缺乏甄别能力和意识。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习成长,受多种价值观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影响减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5和00后,他们出生和成长在网络信息时代,受到多种价值观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弱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吸引力减弱的同时,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通过各类平台如电影、网站、微博等多种方式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西方意识形态也随之输入,这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构成了严重的挑战。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倡力度还不够。虽从小学至高中课本里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文”等内容,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之美。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礼仪规范、道德教化上的力度依然不够。大学生可能会背得出较多的诗文经典,但部分大学生在行为规范、道德品行上与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谓还有距离。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二)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缺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可以分为在“文学、哲学、历史”三个角度上的认知,在实践层面可以理解为对民俗、服饰、家风等的践行。当代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对地方风俗延续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虽然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过多篇优秀传统诗文、学习过部分中国古代历史,但是大学生依然存在对传统文化认知比较缺乏的状态。以下两方面尤为突出: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学的思想认知不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由“儒、释、道”三种思想组成,在各个朝代虽有所侧重,但三类哲学思想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贯通,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这些哲学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衣食住行,其中部分哲学思想在新时代仍有生命力。2.对中国传统礼仪、风俗认知不够。礼仪和风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上的具体表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礼仪和风俗对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道德指导和行为规范作用,作为礼仪之邦,对“礼”的重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近代面临西方文明,传统文化中腐朽的部分被爱国志士所诟病,但如此同时,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也一同被西方文明掩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外化的礼仪与风俗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时至今日,影响仍在。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礼仪及风俗认知较为缺乏,有较大比例大学生不知中国成人礼“及冠、及笄”,不知古人社交“作揖”、拜见长辈之礼等。对于风俗节日,大学生们关注度不够,了解较少,缺乏仪式感。对传统礼仪与风俗认知的缺失,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

(三)大学生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平台

文化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关键之一在于文化具有指导实践的属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创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修齐治平”“仁义礼智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在过去一直被传承和践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缺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相关平台建设滞后。虽然目前较多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并且也在通过各类型活动开展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就规模和效果来讲,影响力较弱。主要原因是相关平台的建设未能引起重视,大学生没有践行传统文化的平台,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没有持续性和深度。2.社会及家庭对传统礼仪、风俗的淡化。传统礼仪和风俗在近现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城市化的进程对传统文化产生的解构作用,传统礼仪和风俗逐年淡化情况突出。大学生无论面临社会或家庭,很难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相关实践。这一点在各类传统文化节日中体现明显,大部分大学生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但是在传统节日的践行上参与度不高。这些礼仪、风俗的淡化,使得大学生践行传统文化上的平台更为缺乏。

二、汉服作为文化符号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符号是表征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以及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5]服饰作为文化符号中的一类,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殷周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期,形成以“天子冕服”的章服制度,汉服逐渐形成。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朝代,在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学习,汉服也随之具有不同的特征,直到明末一直是中国主流的服饰。服饰是礼仪的表象,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明,纵观目前世界各民族对其传统服饰都进行了保护和继承。近年来,汉服热有逐渐兴起之势,某些高校在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庆典环节加入了汉服服饰,在社会上,也偶见年轻人身着汉服出入街市。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站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思考汉服的特殊作用。

(一)增加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载体

文化认同主要指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一种理性认知、肯定性评价以及一种强烈的归属。文化认同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关键,缺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无从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属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体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的特点。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用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这个认同问题,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6]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相对于其他载体,它具备独特的影响力和实践性,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1.“汉服热”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从2003兴起的“汉服热”至今方兴未艾,在青年一代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生活高速发展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一代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优质传统文化的需求。“汉服复兴运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不少在校大学生也参与其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因势利导,积极利用汉服作为文化符号对大学生所独有的影响力,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

2.汉服在高校有实践基础。相对于中小学,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独立,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多,在大学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形成和固定,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育的关键时期。在为社会主义培育合格的建设中和接班人的育人要求下,高校多种类的活动形式也为汉服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通过汉服参与大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各类思潮和价值观影响的大学生能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

(二)提供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如果一种文化只存在书本、理论中,没有具体的实践途径,该种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肯定将失去人们对它的认同,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纵观目前出现的“国学热”,一方面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这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国学热”良莠不齐现象特别严重,一些传统文化中糟粕部分也顺势兴起,而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大都停留在知识传授上,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少之又少。因此,如何顺应时代要求,通过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关注,而汉服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不仅仅是衣着御寒作用,“衣冠”代表了中华“礼乐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中得到了传承。因此,汉服不仅仅起到文化符号的象征作用,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引导大学生参与汉服具体实践,本身就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汉服所体现出的“和谐、修、齐、治、平、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会直接传递给大学生,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从书本来到现实,从实践层面上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促进传统文化创新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这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的“双创”是响应时代要求,是传统文化延续的关键,将汉服作为载体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具体实践,也是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重要举措。

在历史的进程中,没有一种伟大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如一种文化失去了创新和发展,意味着该文化即将进入了历史的坟墓,被人们所抛弃。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各类载体,如:文字、书籍、风俗、服饰等,也离不开各类具体实践活动,如:典礼、节日、戏曲、教育等,文化的繁荣需通过这些载体来开展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拥有文化自信心,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与此同时,文化能够满足该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能够做到“美美与共”,而不是“自惭形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但在文化建设上相对滞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响应时代要求,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就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只是纸上谈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完成创新和发展。

大学生通过汉服载体进行具体的文化活动实践,如:成人礼、毕业典礼、诗会等。一方面可以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古人在道德、礼仪、伦理上的规范,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具体要求。相对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该类实践活动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对目前社会不诚信、物质化、功利化的不良思潮有很好的抵制作用;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所特有的品质,在通过汉服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于互联网时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成长,受到外面文化的诸多影响,其中有好人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补充,另外,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都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接受了红色文化教育,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拥有更加开放和灵活思维的大学生,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启示,从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三、汉服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点

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拥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依然起着主阵地的作用。怎样利用汉服的具体文化实践,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来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汉服的兴起,其力量主要是来之于民间,有部分高校将汉服纳入学校相关庆典活动中,但为数较少。汉服通过什么具体的路径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目前相关政策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学界探讨甚少,政府相关部门对汉服目前没有做出相关的释义与指导文件。因此,高校在借用汉服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

对待传统文化,目前国内存在多种思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向西看”,宣扬传统文化无用论,认为汉服和汉服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应该完全被清除。这类彻底的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思潮,明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相违背,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当着重关注的问题;二是“向后看”,“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走尊孔读经、以儒治国的老路”。[7]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政治、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类思潮未能将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甄别,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进行扬弃,依然沉迷于封建时代的意识形态中,提“儒教兴国”实质是开历史的倒车。三是“向前看”,这种“向前看”并不是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对立面,而是坚持学界大都赞同的“马魂、中体、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

高校在利用汉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前进方向,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扬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指导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二)要防止狭隘的民粹主义

汉服从兴起至明朝末年,在各朝代虽有一定的变化,但大体结构较为稳定,一直是汉族的主要服饰,是汉族文化的符号。在历史进程中,朝代更替,掌权者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但文化依然是以汉族所产生的儒家文化为主流,这也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兼并的特性。时至今日,在国家级各类会议、庆典中,全国56个民族同时出现时,唯独缺少汉族的传统服饰,让汉族大学生产生族裔身份认同困惑,汉服复兴运动的出现也可以看作是部分青年对民族身份追寻的具体社会实践,在这过程中可能产生狭隘的民粹主义。

高校在利用汉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需要警惕民粹主义的出现,避免影响校内环境的和谐与稳定。费孝通先生曾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为高校利用汉服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借鉴意义。一方面不能否认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警惕民粹主义思想的出现,不要“扬己抑彼”,破坏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安定局面。

(三)要正确引导和搭建相应的平台

汉服在高校大学生中逐渐引起了关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性,是引导和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如果对其缺乏相应的引导,“汉服热”产生的影响可能带来负面的作用,如果大学生对汉服的热情没有相应的平台来展示和规范,其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正确的引导有利于汉服实践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如前文所述,传统文化的良莠不齐,需要进行科学地扬弃。正确的引导可以规范汉服具体实践。高校相对于其他社会机构,具有知识储备方面的优势,在汉服的各类实践活动中,高校可以发挥知识资源优势,规范汉服的正确组成、穿戴方式、礼仪要点等,避免出现失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负面的效果。高校通过搭建汉服展示平台,可以提升其影响力,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上做到以点带面。高校可以通过共青团或其他大学生社团,在传统节日或学校大型庆典上为汉服提供舞台,将汉服实践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觉性,同时也提升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最后,感谢本文为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弟子规》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编号: CSZ18021) 的资助。

猜你喜欢

汉服中华培育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