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探析
2019-02-20韩晓娟刘碧峰
韩晓娟 刘碧峰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21世纪以来,中国抗震救灾行动取得有目共睹的进展,抗震救灾思想逐步完善成熟,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随之迸发并在之后的灾后重建和抗震救灾行动中逐步完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伟大精神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以自身强大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辐射到当代中国防灾减灾的重要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历史启示。抗震救灾精神充分体现、彰显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国家认同和四个自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全新的角度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新时代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将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 抗震救灾精神的意蕴
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每一位伟大而平凡斗争参与者的优秀品格,是当代激励当代和后代子孙进步的红色精神之一。它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主要内涵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面对困难、面对艰难险阻百折不饶、愈挫愈勇的优秀品格和历史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得以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而且灾难愈大,愈加团结奋战、自强不息。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就越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本色就越发彰显。历次大地震发生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团结起来,战胜磨难”“四川雄起,中国加油”“大地无情人有情,我们都是汶川人”“九寨,今夜我们与你同在”即刻成为13亿中国人救援的时代主题和最强音。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人也多次批示,“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汶川特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给中国带来的伤痛是巨大的。汶川大地震时,祖国10万平方公里的道路被严重摧毁,电力通讯设施也被极大毁坏,绵阳、北川和汶川等地多处乡镇彻底化为废墟,我们的骨肉同胞被困。在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统一安排下,子弟兵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无数的志愿者投入到救灾的洪流中、无数的无名英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成功打通了主要干道,恢复了部分电力,营救了困在重灾区和废墟下的灾民无数,并积极进行灾后安置。对于重伤病员及时通过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转移救治,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我们13亿人心连心,手挽手,打造了一条铁的长征。当地震灾害袭来,13亿中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
(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全体人民不畏艰险与地震灾害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大搏斗,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广大官兵把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褒奖和厚爱,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轻伤不下火线,争分夺秒地战斗;显示了不怕艰险、排除万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无数灾区干部群众,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继续投入工作。在5·12汶川地震救灾中,在救灾前线奋战至死的警察,在灾区有义务母乳喂养孤儿的绵阳警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孩子们生存的希望的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和老师,还有笑对困境努力救助灾民的勇敢坚强的可爱女孩们。这些人都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的精神感天动地,他们的精神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最强、最新的元素,他们的行动谱写下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最美的生命篇章,为我们最终战胜汶川地震灾害提供了力量源泉。在历次救灾中,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都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的超人勇气和决心。
(三)“以人为本”的精神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民群众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没有人类出现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思想贯穿于抗震救灾精神形成过程的始终,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价值理性”。[2]这次抗震救灾,党和国家始终把捍卫和珍爱每一个生命放在第一位,救人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温家宝同志立即赶往灾区,他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早一秒到达受灾地区,就可能早抢救更多的生命。”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成为首要共识和重中之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感召力,是全体公民最核心的认同力,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和谐力。人民利益重于泰山,地震发生后,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当地政府更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次抗震救灾,动员了全国全社会的力量,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自古以来,民众都是最铜墙铁壁的力量,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具有强大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去战胜来自外界的侵犯和自然灾害的困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抗震救灾中,中国的人本精神在与世界的沟通中又一次彰显。
(四)“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
从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抗震救灾到之后的灾后重建,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贯穿始终。首先面对特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组织都秉承科学精神,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救援、科学安置、科学重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救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任务。“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无论是解放军同志、还是志愿者同志都积极投身于搜救工作,以不丢下一个人为内心信念,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救助。之后一方面救助伤者,同时还要防止地震伴随的次生灾害的发生,加强对灾区的疫情处理,积极组织和调派医疗队伍覆盖所有灾区,保证大灾后没有大的疫情。对于灾区就地安置和搬迁安置的灾民,从生活起居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科学安排和部署。同时,心里慰藉工作也一直在跟进,面对特大地震丧失亲人的灾民,如何进行有效心理安抚,对于不愿撤离故土的灾民,如何做好思想工作等,都是救灾减灾的科学课题。地震过去后半个月,党中央对于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及时的部署,成立专门机构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总之,从震后开展救援、震中进行安置、心理辅导、震后重建工作,各项工作部署有条不紊,统筹兼顾,科学推进,不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二、 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马克思主义是灵魂。基础、精髓、主题和灵魂,这是一个渐次升华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境界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抗震救灾精神立足于中国国情,形成于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行动之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全方位和多角度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群众观点,最重要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指导思想尊重科学,坚持以人为本,为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生指明了正确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便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种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为党的路线和政策方针的制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为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思想沃土。抗震救灾精神从行动上真正诠释和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年前,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机制,对于后续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科学、有序的布置和安排,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灾后重建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基石,倡导助人自助、团结友爱、积极参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使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着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尊重生命,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救人为第一要务,保证尽全力抢救灾区民众,尽全力安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灾区民众的生活。而在地震后,国家第一次设立全国哀悼日,举国哀悼,这既是对于逝去生命的无比尊重,更是对生者的鼓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意识形态,它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特定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社会的共同理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下,中国13亿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13亿中国人共同认定和选择的,并共同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和愿景。这种愿景和目标最能激起社会成员的激情和为之奉献的愿望,完美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锻造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坚韧性格,为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生凝聚了社会力量。邓小平很早就提出我们的青年一定要有理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脱离了实际情况,忽略了群众的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团结和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它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民族的利益整合凝聚起来,有利于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共同理想不仅整合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救援力量,而且坚定了党和人民取得抗震救灾工作胜利的信念。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救援队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积极抢救受灾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最终顺利完成了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
(三)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所倡导的百折不饶、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科学务实等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导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了人民群众百折不挠、共克时艰的优良品质,为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生注入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4]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其精神支撑便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石和核心要素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又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优良作风融入到了民族精神之中。这些精神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之中,滋养着人民群众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各专业救援力量及志愿者迅速奔赴灾区,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全国人民情系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社会媒体及时发布灾区情况,保证灾区信息透明。同时,接受国际社会的援助,允许外国记者进入灾区进行采访报道等等,这些都展现出了开放时代的精神活力。
(四)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蕴涵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对社会成员道德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奠定了良好社会风气,为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生奠定了主流价值引领。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价值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它能引导人们辨别是非、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显露出层次化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社会认同的道德标准,规范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倾向,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境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所在,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何为假丑恶、何为真善美,为社会成员坚守高尚的道德规范及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了一根标杆。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滋养下,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感人事迹。重灾区民众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更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时刻上演,无数的人民子弟兵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灾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无数的老师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学生,无数的白衣天使累倒在了手术台上,他们不怕牺牲、严守职责,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最高价值,书写了人生的篇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抗震救灾精神深入发展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以及战略任务。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了社会救援力量,指明了救灾工作的正确方向,为社会力量注入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坚定了主流价值引领,为抗震救灾精神构筑了坚实的后盾,同时也将抗震救灾精神引向深入发展。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抗震救灾精神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奉献精神。它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在外部价值和社会效能上是一致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包括抗震救灾精神在内的各类精神文化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它的一些核心理念如伟大的爱国思想、深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团结互助的精神等“也都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升华,使得抗震救灾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归理论,为抗震救灾精神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5]面对特大灾难,如何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能最快最好最有效地落实灾区安置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了方向,把握航向,使中国抗震救灾工作和抗震救灾精神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以丰富饱满的姿态引领我们前进。
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6]要让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要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巩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千百万社会成员的主导价值,升华为全民族和全社会的精神力量。抗震救灾精神从实践层面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因此,弘扬新时期抗震救灾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可行的。
(一)树立以人为本,广泛参与,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理念,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云南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13年甘肃地震、2014年新疆地震、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每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对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的全方位检验,也是对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程度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检验。[7]在历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实践中,全民广泛参与、团结协作、共同抗震救灾,党和各级领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参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而灾后重建中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理念也让灾区在短短三年恢复,涅槃重生,这些都通过实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广泛参与,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理念,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
(二)注重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狠抓“两个重点群体”,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自觉遵循和把握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必须注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同时要狠抓两个重点群体:一是党员干部群体,是群众的领头羊;二是广大青少年群体。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8]以高校大学生为例,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自觉地运用抗震救灾中党的领导与组织、救灾的理念与方法、救灾中的英勇事迹等,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来解读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同时,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有关抗震救灾精神学习的视频,积极鼓励学生观看,系统了解抗震救灾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理论层面为主,统领理想、精神、道德各个层面的完整的科学体系,[9]而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抗震救灾精神从本质上也属于这一体系。抗震救灾精神是全方位彰显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时代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将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最后,感谢2019年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地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及案例整理”(19JDSZK093);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一般项目“地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LB18-B23)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