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02-20
在临床上,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所致[1]。直肠癌高危因素主要为直肠息肉,而其他公认的高危因素还包括食物纤维摄入不足、蛋白质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等[2]。此类患者早期多数缺乏显著特异性症状、体征,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和治疗,则其预后和生存率均会受到严重影响[3]。因此本文即对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36~74岁,平均年龄为(56.34±2.17)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0.4)年。肿瘤直径2.1~3.5(2.75±0.31)cm;Ducks分期:A期16例、B期24例、C期1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5.68±3.0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3±0.2)年。肿瘤直径2.2~3.7(2.78±0.22)cm;Ducks分期:A期20例、B期21例、C期9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截石体位,行气管插管麻醉,根据肿瘤探查原则,对远隔脏器是否转移、肿瘤情况等进行探查,术中注意保护切口[4-5]。将肿瘤近端肠管结扎,术中防止挤压瘤体,将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后,并切断其结扎部位,然后根据TME原则切除全直肠系膜。Dixon术者(43例)向肿瘤远端3~5 cm处游离闭合离断,经肛门在远端闭合后对远端肠管采用稀碘伏冲洗,并行端端吻合;Miles术者(7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近端肠管造瘘,远端常规挖除。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患者采取改良截石位,行气管插管麻醉,根据肿瘤探查原则,对远隔脏器是否转移、肿瘤情况等进行探查,并于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开始通过超声刀分离出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利用可吸收夹铗闭并离断,根据TME原则切除全直肠系膜,Dixon术者(41例)(腹腔镜下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继续向肿瘤下方3~5 cm处游离,然后采用腔内切割闭合器将裸化肠管闭合,将手术切口作于左下腹,长约3~5 cm,将肿瘤拉出并切除标本,期间注意保护切口,其余肠管行端端吻合;Miles术者(9例)向盆底尽可能低的分离后,行近端肠管造瘘和肛门挖除。手术结束后再次建立气腹,对肠管有无扭曲、创面有无出血、吻合口是否渗漏等进行检查[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肠鸣音恢复、住院、下床活动等时间、术中输血率、止痛药使用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以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术中输血率6.0%(3/50)、止痛药使用率4.0%(2/50)较对照组24.0%(12/50)、22.0%(11/50)均显著较少(χ2=6.3529,7.1618,P<0.05)。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住院、下床活动等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临床上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其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对患者的生存率存在严重威胁[7]。针对此类患者,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方法加以治疗,尽可能地将肿瘤组织根治切除是最主要的目标,其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8-9]。而由于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医院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手术过程中,与开腹手术一样需严格遵循无瘤原则和肿瘤根治原则。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术式同开腹手术疗效一致,但其预后恢复以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开腹手术[10]。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过程中,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因而安全性和预后均明显较好。该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其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因而能避免术中盲区,而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时,其可良好辨认解剖结构,防止术中各种副损伤,且能将病变组织准确快速的识别,因而可确保一次性准确切除肿瘤[11-12]。因此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而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n=50)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n=50)
观察组 168.33±17.56 4.23±1.15 126.24±20.33 11.35±2.17对照组 216.25±20.11 12.34±5.14 157.61±21.67 12.03±2.54 t值 10.4815 8.9782 6.1560 1.1868 P值 0.000 0.000 0.000 0.239
表2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n=50)
表2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n=50)
肠鸣音恢复时间(min)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38.12±10.24 3.04±0.14 7.29±2.14对照组 56.17±11.32 5.67±3.87 11.35±3.87 t值 6.8950 3.9600 5.3532 P值 0.000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