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碰撞与融合—徐州内华南北朝陶俑赏析

2019-02-20刘蕾

收藏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陶俑

□ 刘蕾

图1

古时,人们相信死亡不是终点,灵魂会继续存在。为了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乃至享受生活,产生了“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之风。明器是专为死者制作和使用的随葬器物,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其中俑是较为常见的品类。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西周晚期墓葬中已有以俑随葬的现象。

俑的使用是丧葬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科学乃至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在经历了秦汉第一个高峰期后,因东汉末年的割据与征战,随厚葬而生的俑也走向了衰落。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迭,加速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俑也逐渐形成新的风格和特色。

徐州古称彭城,有“南国藩屏”“北门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上世纪90年代,徐州北部的茅村镇内化村发现了一批陶俑(现藏于徐州博物馆,文物介绍中所列编号为藏品登记号),有的胡服鲜明,有的是典型的南朝风格,正是南北朝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融合的缩影。

这批陶俑共19件,出于一座规模较大的砖室墓中,其中人物俑11件,动物俑8件。

人物俑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体型较为高大,有7件,近胡人装束。

图2

红袍男立俑,头戴小冠,面部清秀,细眉长眼,高鼻朱唇,口上部及颌下有须,略带微笑。脑后绘黑发,面部及颈施白色。着红色右衽长袍,袍下部较肥大,呈喇叭形,短袖,袖口外敞,腰间系白色绶带,前部打结,带头下垂至膝部。穿双层白色内衣,内层交领,外层圆领。足穿黑色平头履,内施红彩。双手合置于胸前,拇指微翘。高55、宽16厘米(图1)。

黑衣男立俑,戴小冠,眉、目均以墨线绘出,脑后绘黑发,口上下有须。颈细长。上穿较瘦小紧身的短衣,右衽,袖口略敞开。内衣双重,里层交领,外层为圆领。下身着裤,裤管肥大呈圆筒形。足穿圆头履,双手前伸叠压放置身前。面、颈、手臂等施白彩。高50、宽13厘米(图2)。

图3

双髻女立俑,头发向两侧分梳为双髻,额顶两侧及发髻前饰红点。面部丰满,细眉上挑,长眼微睁,高鼻朱唇。面带微笑,唇角外点红,颊下部及唇上下饰黑色点靥。眉、眼、发髻均施黑色。上身着黑色右衽短衣,袖口略敞,露出手臂。领口、袖口、衣下缘均刻一道划痕以示镶边。着双层内衣,外层圆领涂朱,内为白色交领。显露的皮肤涂施粉白色。下着长裤,裤管肥大,履露于裤外。双手相合,拥笏于胸前。从其面部特征看,此陶俑应是胡人少女的形象,“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舞媚娘》南北朝·庾信),白皙的肌肤、可人的妆靥、迷人的笑容,将少女的天真烂漫表达的淋漓尽致。高42、宽12厘米(图3)。

图4

图5

西晋以后少数民族上衣下裤逐渐流行,较之汉族服制更为轻便。传统来讲,衣襟左掩还是右掩是区分中原地区及周边民族的一种方式,甚至在《南齐书.魏虏传》中仍记载“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而实际情况并非典籍记载那样,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左衽或右衽已经不是区分胡服的主要标志,上述几件陶俑均是右衽即可说明此问题。

第二组陶俑个体相对矮小,身穿长衣或者筒形裙,更多体现东晋至南朝早期的风格。

戴帽男立俑,头戴帽,脸较瘦长,细眉,长眼,高鼻,朱唇,口上部及领下有须,略带微笑。脑后绘黑发,眉、眼、须均由墨线绘成,面部及颈施白色。着右衽长衣,衣上身略瘦小,窄袖,下部较宽大,前后两侧各有一竖向凹槽。内着圆领衫。足蹬尖头履半露于衣外。右臂半屈,左臂下垂,手半握作执物状。俑体中空,头、体、足分别制作后,安装烧制而成。高34.5厘米(图4)。

戴冠男立俑,戴小冠,面部丰满,施白色,细眉,长目,朱唇。眉、目以墨色绘制,口上部及领下有须,脑后有黑发。上身穿右衽短衣,窄袖束口。内着圆领内衣。下着曳地筒形裙。足穿尖头履,半露于裙外。双手半握举于胸前。体中空。高31.5厘米(图5)。

戴冠男立俑,戴小冠,面部较长,尖鼻上翘,眉、目均以墨线绘出,朱唇,口部上下有须。上身穿红色右社窄袖衣,衣襟以白色系带系于右侧腰部,内衬绿色圆领衣。下着裙,裙摆及地,足蹬圆头履。双手拢于身前。高28.2厘米(图6)。

带帽女立俑,细眉高鼻,嘴角上翘笑,容可人,眉、眼用墨线绘成,脑后黑发外露。细颈,削肩,束腰。外着绿色右衽长衣,内衬圆领内衣。双手拢于袖中,拥于身前。下身轮制,中空。高28、宽10厘米(图7)。

与人物俑相比,出土的8件动物俑,多了些稚拙和意趣。

图6

图7

象奴训象俑,象立姿,大耳直立,长鼻下垂,圆眼,背部较平,腿呈柱状,短尾。象身体两侧及腹下有小孔。一人骑于象背,高鼻深目,戴尖顶小帽,左腿蜷曲,右腿前伸,可惜双臂已经残缺。大象及象奴只粗具形象,造型简单粗犷,不事细部刻画,长41.5、通高36.5厘米(图8)。

彩绘鞍马俑,内化出土的三件陶马中,此件较精。马首微昂,竖耳环睛,鼻孔张开。两耳间有一撮鬃毛,呈三角形。颈较粗,体躯强健,四足着地,尾为扁圆柱状。马首束颊带、鼻带,额带为“Y”形,口后部有一圆孔贯穿,应为置衔镖所用。马背有鞍,鞍桥较高,前后鞍桥中部均有一孔。马身两侧有障泥,施红色彩绘,为仿织锦图案,以米字形纹饰为主体,其内施平行线纹。鞍前部与攀胸相连,后部有靴。攀胸、靴、辔等均以泥条粘贴而成。马首顶部、颈上部、鞍前、尾等部位以红褐色绘出鬃毛。长34.5、高29.2厘米(图9)。

彩绘陶牛,牛首微昂,双目平视,锥状角前伸,角后有耳。牛身躯健壮,四足着地。长尾呈圆柱形。施红褐色彩绘,大多已脱落。身体中空,腹下部有一圆孔。长31、高19.5厘米(图10)。

图10

图8

图9

就陶俑而言,西晋以后南方与北方走出了不同的路径。东晋及刘宋之后四朝偏安江南,服制仍维持着汉族的传统,上衣下裳、长衣广袖,俑的使用数量不大和品类也不够丰富,而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工艺下降、随葬数量也大为减少,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化,冲突的减弱,俑的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并产生了新的样式和品类。

这批陶俑一改西晋十六国时期的粗糙,塑型工艺、衣着修饰、面部刻画、色彩描绘都着力颇多,表情生动、姿态各异,或恬静自然,或天真烂漫,或憨厚朴实,特别是胡人形象的双髻女立俑最为生动。第一组陶俑中黑衣男立俑和双髻女立俑均穿紧身上衣及肥大的筒形裤,体现了“胡服”的特点,却也不同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流行的袴褶之服。第二组俑个体较小,有的穿长衣,有的上着紧身短衣下着裙,其风格与南京周围地区的发现颇为相似,带帽女立俑与南京雨花台油坊桥2号墓、西善桥刘宋墓等所出陶俑几无二致。徐州是南北对峙要冲,又是文化交流的前沿,内华出土的这批陶俑时代应在东晋晚期至北魏占领彭城时期,虽然数量不大,品类也不够丰富,因为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猜你喜欢

陶俑
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发现20余件陶俑
东魏北齐时期河北女子服饰探析
晋阳出土北齐墓葬中军人武士形象陶俑的服饰及其研究
浅析陶俑文化研究与鉴赏
中国传统彩塑纵横谈
陶俑
牛车与奚车关系初论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哭泣的汉俑
哭泣的汉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