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研究
2019-02-19张丽娜
张丽娜
摘 要:为了解阳光体育的实施程度,部分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中生对于阳光体育概念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彻。这说明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学校的大力宣传,也缺少相关的体育政策。虽然不少学校在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方面态度较为积极,但是由于其活动形式不够有趣新颖,再加上高中课业的繁重,导致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并不买账。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学活动;高中体育
部分学校由于还未对阳光体育活动的教育方式进行内容的丰富,导致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落实完善阳光体育的相关制度,加强社团或学生组织协会的建设。教师设计开发符合高中生特色的体育课程,使得阳光体育活动能够落到实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高中体育课程的现状
由于高中学业繁重,部分主要学科的课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经常被主科教学占用,极大地减少了学生的体育课课时。由于体育课长时间被占用,这就导致学生未能学习到体育的一些技能,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开展阳光体育实践活动,从课程时间上就没有跟上体育教学的步伐。因此,学生对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没有特别地注意,在教师的影响下,可能认为学习主课更加重要,反而会忽略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益处与必要,对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影响。
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必要措施
1.扭转教育理念
为了使阳光体育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就需要学校师生首先认识到阳光体育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采取保证阳光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措施。其次,需要在高中校园内创设良好的运动氛围以及运动环境,通过各种宣传,弘扬阳光体育的精神,传播阳光体育活动的健康理念,使得学生重视体育运动,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教育理念,掌握一些体育技能[1]。
2.规范教学课时
要保障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制定的相关课时规定,不以任何理由缩减体育课时。通过体育教学,使得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保证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除此以外,年级之间也可以举办多样化的体育竞赛,由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团队凝聚力。
3.具体教学方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学会锻炼的方法,培养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例如: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课,如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拔河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也应该配合教师积极地开展大课间的阳光体育活动。例如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预留不少于20分钟的时间,全校师生进行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将一些集体舞或者武术健身操等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2]。
4.完善阳光体育活动的相关制度
为使阳光体育活动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学校应该制定具体措施及制度,就开展活动的具体时间以及活动项目、安全防范措施等作出详细的规划与安排。每一个学期学校都应该制订相关的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并对活动做相关要求并做好记录检查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工作能够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并且保证高效率的实施成果。除此以外,教师也应当针对学生增设考评制度,将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对学生体育成绩的测评以及学生综合素質评价,将其作为考评内容。并且,学校也应该将教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完成度作为工作的考评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作为体育老师的考核要求,以此来推进学校阳光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长久发展。
开展高效的阳光体育活动应坚持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团体凝聚力和合作精神。阳光体育活动要遵循创新教育发展理念和体育精神,学校要创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阳光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寓学于乐,寓练于乐”。高中学校要全面落实教育部的相关指导方针,正确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操场,参与体育锻炼,走到阳光下,能够积极地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特色和个人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水平,努力构建活力校园。
参考文献:
[1]颜宏伟.简论健身操在高中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开展[J].运动,2016(1):125-126.
[2]许玉叶,黄黎敏.莆田市高中学校阳光体育的实施现状研究[J].运动,2014(7):61-62,51.
[3]张洁.郑州市示范性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58-159.
[4]庄宏远.广州市高中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2(4):52-53.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