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调查报告

2019-02-19芳/

市场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被访者结果显示农产品

王 芳/ 文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解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群众角度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办法,我们于2018 年12 月对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周口、信阳、驻马店等省辖市开展随机电话访问,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000个,访问对象既有农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也有农资经营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还包括终端消费者,各类样本均衡分配,涵盖对农产品生产、投入、加工、销售、消费等各环节比较了解的人群。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最终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评价

1. 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强烈期盼

当问及“您对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否满意”时,有62.9%的被访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24.9%表示“基本满意”,12.2%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在近两年当地农业、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查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工作力度方面,认为“力度很大”或“力度较大”的比例为51.9%,认为“力度一般”或“力度较小”的比例合计为48.1%,可见群众对相关部门加大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工作有较大的期盼。

2. 超过八成的群众感受到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有31.11%的被访者认为2018 年以来,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往年相比“明显改善”;49.24%的被访者认为“有所改善”;认为“有所变差”和“明显变差”的比例分别只有0.78%和0.82%。说明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充满信心。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 农药残留和激素、保鲜剂、防腐剂的非法添加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85.2%的被访者对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肯定态度,有14.8%对该项工作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与此同时,当问及群众“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表现”时,有25.58%的群众认为“农药残留超标”,24.89%的群众认为“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激素等添加物”,21.63%的群众认为“农畜禽产品贮存、运输过程中非法添加保鲜剂、防腐剂等添加物”,9.29%的群众认为“重金属污染”。从群众满意度及群众关切方面来看,对“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整治工作”应当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问及“当前当地哪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时”,30.64%的被访者认为“猪、牛、羊、鸡、鸭等肉类”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蔬菜”(16.11%)和“花生、杂粮等粮油作物”(12.04%)的提及率紧随其后,再次是“瓜果”(9.42%)和“鸡蛋”(5.33%),提及比例均在5%以上。

2. 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较高,配套“宣传工作”满意率为83.3%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访者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相关的新闻或常识“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体现出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其中选择“非常关注”的比例为26.7%,选择“比较关注”的比例为43.5%,合计有29.8%的被访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关注或不了解。

从群众对“宣传工作”的评价来看,62.1%的被访者选择“非常满意”或“满意”,21.3%选择“基本满意”,合计有83.3%的被访者肯定该项工作,16.7%的被访者对该项工作不满意。由此可见,宣传力度与宣传覆盖范围仍需进一步加大加强。

3. 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诉渠道知晓率低,且有投诉经历的被访者对投诉处理结果满意率低

当遭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应是群众正确的维权方式。但调查结果显示,有46.50%的被访者不了解应该向哪个部门进行投诉。在被访者选择的投诉渠道中,被访者选择最多的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部门和农业部门。

调查中有1.63%的被访者有过投诉经历,其对投诉受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评价较低,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被访者比例合计为52.94%,表示“非常满意”的被访者比例仅为7.35%。

三、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安全,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关键一环。同时,农产品监管还是连接企业、消费者、社会维权组织以及政府机关四大利益主体的桥梁,在这一体系中,政府的作用和影响力最大。当被问及“如果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需要投诉,您是否知道该向哪个部门投诉?”时,有46.50%的被访者选择“不了解”,这说明四成多的被访者并不清楚具体应由哪个政府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行政执法和监管主体地位。

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撑,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前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表现?”时,有25.6%的被访者提到农药残留超标,24.9%的被访者提到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激素等添加物,21.6%的被访者提到农畜禽产品贮存、运输过程中非法添加保鲜剂、防腐剂等添加物。可见应当在更广大范围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逐步形成产地环境可查询、生产记录可储存、产品流向可跟踪、出现问题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每天食用的食物多是直接来源农业的初级农产品,或者是将这些农业初级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食用。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访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相关的新闻或常识“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但问及“您是否了解当地政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或者维护活动”时,只有42.8%的被访者表示了解。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短板,应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还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传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能等方式,向老百姓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消费常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是对突出问题实行专项整治。调查结果显示,在询问当地哪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时,群众对“猪、牛、羊、鸡、鸭等肉类”的反映最为集中。有关部门应当在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抓住群众关切的问题,强化执法查处,集中整治一批突出问题和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群众对农产品的满意度。

五是快速受理,妥善处理投诉。调查结果显示,有过投诉经历,其对投诉受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评价较低。本次调查有71位被访者在被问及“您是否因为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向当地或上级相关职能部门投诉过?”时,回答“投诉过”,但是对于投诉受理过程及处理结果是否满意的回答中,有33 位表示“不满意”,还有3 位表示“不太满意”,因此需要有关部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快速应对、妥善处理、依法处置,坚决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避免引起群众恐慌。

猜你喜欢

被访者结果显示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农产品争奇斗艳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