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的传扬策略研究
2019-02-19廖佚
廖 佚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带一部”是指湖南具有“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湖南制定了“一带一部”战略,是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方向。在“一带一部”背景下,将湘商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能增强广大新湘商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湘商群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湘商文化在进行传承与弘扬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破解难题,让湘商文化能够顺利在传扬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扬,成为了亟须面对与解决的现实需求。
一、“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传扬面临的问题
课题组前往湖南省商科院校、湘商企业、各地湖南商会、湘商遗址、湘商研究机构等开展大范围调研,归纳整理后得知,湘商文化传承弘扬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缺乏理性聚焦
从2007年首届湘商大会至今,仅12年时间,湘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未实现聚焦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发式的多,有组织的少,虽然有湘商大会定期开办、各地湖南商会开展活动,但是,相对于全国湘商,乃至全球湘商这个庞大的群体,有组织性的传承活动毕竟属于少数,大多数还是无意识的自发式的进行。二是崇尚实际的多,理论研究的少,湘商文化研究无论是专著、课题还是论文等,相比晋商、浙商等著名商帮的研究,都属于少数,可以说处于起步阶段。三是着眼当前的较多,有深远视野的少,缺少湘商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怀。
(二)缺乏深入传扬
无论是湘商文化的民间传扬、学校传扬、文化场馆传扬,还是开发利用传扬、数字技术传扬等,都缺少深入的推进,没有深入,就没有深层次的渗透,况且,以上的传扬方式是现代进行文化的人际间传播的必要方式与手段,如文化场馆传扬如果不深入,那么在社会的传播上只能是蜻蜓点水,或者只有少部分人愿意接收;比如学校传扬如果不深入,那么培养的是时代的新湘商缺少了湘商文化的滋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心性究竟会如何,就不得而知。
(三)缺乏文化品牌
湘军、湘政、湘学、湘影等都在全国影响较大,形成了特色品牌,但是湘商文化却没有形成品牌。首先是缺少创新,湘商文化产品需要对湘商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进行深入挖掘,再结合消费者的习性进行创造。然后是缺少融合,现代社会,单一元素的产品已经很难再有市场,湘商文化产业若是与湖南旅游、湖湘艺术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会有发展壮大的希望。再者是缺少培育,文化经典需经过长期的培育方可形成,而在湖南高校中,对湘商文化品牌进行精心培育的,除了湖南商务职院,少之又少,并未有大面积和长时间的培育。
二、“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的传扬策略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当前实际,要推动湘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须要针对问题,做好哲学与人文的聚焦,做好各种场地和方式的深入传扬。同时,还要打造湘商文化品牌,增强湘商文化影响力。
(一)做好聚焦
1.聚焦于哲学
从“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的传扬系统可以看出,从传者到受者,湘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做好一名新时代湘商,即从商做人的问题。在以前的湘商文化传承与湘商人才培养中,比较注重根据市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崇尚有实际效果的行动,容易停滞于事实和技术层面,更容易零散和琐碎,表现出两个严重的不足,一方面忽视理论提升,另方面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而通过哲学的智慧和思维方法参与其中的综合和理论提升,有利于抵消或平衡这种不良倾向。“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奠定了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发展愿景的理论基础,成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现实依据。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除了在发掘湘商产业文化、企业文化、技能文化精髓时应具有相应的哲学视野与涵养外,在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理想的养成上也要依赖哲学培养的价值观念、判断力和沉思的能力。同时,湘商文化的传扬中,也只有加强对各专业应用知识和专门技术的理论提升,培养哲学思维方法和智慧,才能使其走出技术操作层面的简单重复和经验层面的肤浅,从而适应一带一部的发展。
2.聚焦于人文
“一带一部”战略背景下的湘商人才培养,应该是培养湘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典型人格特征是高度的人文关怀。知识分子以知识武装头脑,更多的讲求精神层面,而并非仅仅局限于职业性局限于商业经济,也就是意味着超越,要超越职业性和经济型,即并非只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而是通过独立批判指向更广阔更深远的社会关怀。而纯商业技术人才的兴趣基本上是“技术性”的,他们一般仅仅注重专业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但容易为经验所闭,为物欲所昏,走向物化。只有胸怀人文精神的商业知识分子,才能成为社会的良知,成为真正的新时代湘商人才。湘商知识分子的品质与人格,主要是文化气质和人文修养,与技能体系不是一个层面,必须有一个灵魂向上攀登的过程,只有培养深厚的文化涵养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方可对抗、抵消、平衡其商业技能实用性、功利性等的天然不足。
(二)做好深入
1.深入推进民间传扬
包括湘商商业组织师徒传扬、行业传扬、家庭家族传扬、节日传扬等方式在内的民间传承与弘扬,是湘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形式。不同时期,民间传扬在保护和传承湘商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岁月更替,湘商文化民间传扬的各类机构,有的逐渐消亡,有的渐渐失去活力,面对这类情况,我们必须全面认识湘商文化民间传扬的价值,保护并加强民间传扬文化生态的建设,积极推动湘商文化的民间传扬活动能够持续发展。
2.深入推进学校传扬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扬中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完整性等特点,但湖南地区从本科到高职再到中专的各商科院校在传扬湘商文化方面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在“一带一部”背景下,我们既要强化商科院校教育在传扬湘商文化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又要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商科院校中确立不同的传承任务,选择合适的传扬方式和传扬内容,并使传扬内容与时俱进。
3.深入推进开发利用传扬
近年来,包括长沙太平街、靖港古镇、怀化洪江古商城等旅游业的开发,以及湘商投洽会、邵商大会等商业文化活动等都是开发利用湘商文化资源、传扬湘商文化的有效形式。在“一带一部”背景下,湖南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项目筛选服务等,建立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使湘商文化资源向湘商文化资本转变,同时加强其监督评估体系建设,以确保湘商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4.深入推进文化场馆传扬
文化馆、艺术馆以及博物馆等这类公共文化场馆,是传扬湘商文化的重要地点,受众面广、传承内容精准、传承场域高雅。新时期,我们不仅要推进政府、民间组织、私人建设文化场馆,增加场馆数量;还要注重文化场馆的类型多元化,分成文化类、民俗类、艺术类等多类型建设,以适应不同人的文化需求。
5.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传扬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数字技术是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乐意接受的重要方式,但在湘商文化的传扬上,数字技术运用得并不广泛。所以,我们要不断探寻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扬湘商文化的新方法,在推进湘商文化典籍的数字化工作同时,也要推动其非遗的数字化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扬文化的先进经验。
(三)做好品牌
1.立足创造
文化产品与其他类型的产品有所不同,要影响人的精神、塑造灵魂。在“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产品应当具有一种力量,能够引导人们从一次又一次的产品体验和产品鉴赏中获得一次比一次深厚的文化素养。要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就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积极发掘湘商文化资源,及时捕捉人们文化消费的心理、习惯等,创造更多的融合新时代特色和“一带一部”背景的优秀文化作品,推进文化产业和湘商文化的良性互动,使其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入受众的头脑和心灵。同时推动湘商文化产品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使其成为激励全体湘商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立足融合
当代,新媒体层出不穷,市场经济的供给方式和消费需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互联网、金融、艺术、旅游等元素融合。“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必然要顺应这一趋势,往多媒体融合、多业态整合方向发展。因此,亟需“湘商文化+互联网”、“湘商文化+教育”、“湘商文化+金融”、“湘商文化+旅游”、“湘商文化+科技”、“湘商文化+资本”等等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依靠业态之间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更加深入地传承与发扬湘商文化,从而满足湘商群体获得更好发展的新期待。
3.立足培育
湖南区域内商科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商科专业,应紧紧扭住文化育人的核心宗旨和湘商文化的精髓,结合学校的传统,精心雕琢和反复打磨一些湘商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品牌。根据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和长期浸润的特性,文化经典总是经过长期的大浪淘沙才会得到,所以具有湘商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只有持续不断地积淀方才能够成长为精品,铸造出品牌。同时,湘商文化经典课程与教学、精品校园文化和品牌社团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持久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学业有终结,但湘商事业、湘商人生没有终点,因此,湘商文化育人的品牌效应若能够成为湖南商科院校代代传颂的优良传统,则有无法计量的文化教育力量。
三、结论与分析
相对于中国著名商帮,湘商属于后起之秀,湘商文化在“一带一部”背景下的传承与弘扬,才刚起步,虽然通过上述湘商文化的传扬策略能够破解当前难题,但是,在湘商文化传扬的体制机制、监督体系、保障制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