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9-03-06石云勇刘松竹
石云勇 刘松竹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给广西部署了“三大定位”新使命,因此广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需承担起衔接西部内陆与东盟的重要职责。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广西为重要节点对接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2017年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区市签署“南向通道”(“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框架协议下正式运行,是中央高度重视的区域发展战略工程,也是广西打造联通东盟的重要门户的关键环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联通区域与区域,国与国,区域与国之间的重要桥梁的背景下,同时对广西联通区域资源的物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要求,广西是否能依托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推动广西新一轮经济发展,则需要针对广西物流产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广西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西部唯一出海口,在陆、海相邻东盟的突出区位优势下,广西物流产业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广西已形成了以铁路为核心、港口为龙头、陆海设施共同建设的局面。2018年铁路、公路、内航里程总量达到134272公里,相比于2013年的121000公里增加了10.97%。2018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40公里,相比于2013年的3982公里增加了29.08%,公路线路里程2018年达到123259公里,相比于2013年111384公里增加了10.66%,2018年内航河道里程5873公里,相比与2013年的5634公里增加了2.46%。
表1 广西2013~2017年铁路、公路、内航里程
(二)广西物流信息技术方面
广西已建立了以东盟信息港为核心,连接西南各省,联通东盟各国的信息交流平台,在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上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在2019年广西自治区部署的82个重点项目中,广西14个设区市均参与到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信息交流平台不断的被完善。在广西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下,物流信息的交流、管理与利用更加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内外物流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物流信息利用率普遍提高。
(三)广西物流人才培养方面
截至2018年,广西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共14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主要高校有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部分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物流专业,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二、广西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欠重视
虽然广西近年来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与相邻省份仍有差距,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重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建设省份重庆、贵州相比,广西从2014年至2017年的交通财政预算支出最低,平均值为226亿元,与重庆交通财政预算支出差距51.74亿元,与贵州地方性财政交通运输支出差距更是达到137亿元,差距明显。并且重庆和贵州两省地方性财政运输支出在2014、2015年达到高位,此时广西的地方性财政交通运输支出仍处于平稳水平,说明此时重庆、贵州政府对物流产业已十分重视,发展物流产业的意识先于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建设省份的发展物流产业意识先于广西的情况下,导致广西公路、铁路、港口运输网的建设落后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沿线省份,达不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要求,与其他省份运输网络的衔接力度不够的问题凸显。而物流基础投入的不足也导致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存在港口多但疏运系统不够完善、高铁物流里程长但速度慢的问题,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陆海联通交通网络的要求不相适应。
表2 广西、重庆、贵州2014~2017年交通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平均值
(二)区内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及区域物流信息管理分割
广西存在着物流商务单据信息化程度较低以及通关监管和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各相关查验管理部门数据尚未真正实现共享,同时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运输部门、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业务要求和数据标准不一致、不协调,导致企业不能享受到联网监管带来的通关便利。而在区域物流信息管理上,虽然东盟信息港的搭建完善了广西区内物流信息管理,但是在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各省份的物流信息流通、利用、管理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合作信息管理利用模式,各省份物流信息管理上仍处于各顾各的状态,这种区域分割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满足不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不利于广西物流产业发展。
(三)物流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不足
广西物流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缺乏系统化。以人才吸引来说,国内许多一、二线城市掀起了“抢人大战”,如西安、武汉、成都、杭州、海南等地区人才引进新政不断升级。而广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5元/人,低于全国25974元/人,低工资不足以吸引高素质的物流产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虽然出台了一些新政,但新政力度有限,人才吸引力度仍不够大,难以吸引外来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四)物流人才培养缺乏系统化,难以实现技术革新
在物流人才培养上,虽然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研究所和产业园,无法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给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管理需求。在物流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缺乏专门的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存在,从管理到技术人才的培育上缺乏系统性。在引进人才较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重视人才培养,对广西物流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有一定约束作用,实现不了物流相关技术的革新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发展。
三、西部陆海新通道给广西物流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给广西物流产业带来了挑战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目标实质是:西部内陆地区通过打通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物流运输枢纽,提高物流组织效率,解决西南地区对外发展、对外联通途中面临的通道问题。在此过程中,物流产业作为集聚运输、储存、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产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也给广西物流产业带来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人才质量提升的三大挑战。
1.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
西部陆海通道在打通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需围绕大能力主通道和衔接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为重点,才能沟通起西南内陆地区与国际之间的桥梁。而加强通道建设的基础在于加强干线运输能力和海港口能力,因而对广西的港口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相应挑战。
2.对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挑战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覆盖9个省份的国际级通道,在形成物流运输枢纽中,如何提升通道物流组织效率是重要问题,物流信息化水平作为评价区域物流信息沟通管理的标准,提升通道物流组织效率需要在物流信息化水平上下功夫,因而对广西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出了相应挑战。
3.对物流人才质量的挑战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国际级的贸易新通道,在联通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建设上对物流产业有着高要求。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产业更高,面对通道建设的高要求、产业本身的高要求,广西只有提升物流人才质量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二)西部陆海新通道给广西物流产业带来了机遇
1.西部陆海新通道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
西部陆海新通道具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以“渝黔桂新”班列为主的铁海联运通道,利用铁路途经广西北部湾港,海运至新加坡等东盟各港口,班列全长约1450公里,全程时长约48小时;二是依托跨境公路实现连通,分别从东线、中线、西线至越南、老挝、泰国等国;三是国际铁路联运,利用中国西南地区铁路网络,通过广西、云南口岸,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建设的泛亚铁路网络衔接。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式步入落地实施阶段以来,开展了包括“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投运、“渝新欧”至越南国际班列开通、成都“蓉欧+”东盟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北部湾港加密海运航线等,构成了国际陆海新通道项目框架,并规划实现西南各省开往北部湾的海铁联通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这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项目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广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给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通道的物流枢纽规划给广西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带来机遇
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形成以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两端物流枢纽为主,具备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多种物流枢纽功能的战略通道。而在这样具备多功能、多枢纽为特色的通道建设中,对公共信息平台、市场信息平台、拓展平台的建设更加具体,提升程度更明显。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上,要求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份进行行政、公共管理信息的整合共享。在市场信息平台建设上,规划提高铁海运企业物流信息协同能力,鼓励铁海运企业互助互享物流信息。在拓展平台建设上,积极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数据分析能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公共信息平台、市场信息平台、拓展平台的规划建设下,给广西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机遇。
3.国家政策保障带来的机遇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国家发布的《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列入国家今年推进的70个重大工程中列入第三位,中央对其制定了完善的支持政策,在政策的保障下,广西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大大提升,有利于推动广西物流人才质量的提升,给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四、西部陆海新通道下广西物流产业发展策略
(一)多种途径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针对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需要的现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专项资金投资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发行运输专属债券的方式吸收资金。还可以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寻求融资支持,并在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契机下,吸引更多的投资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铁海联运为主体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在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广西应积极吸取东部发达地区经验,建设有机衔接以铁海联运为主体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口岸交通基础设施上,积极推进北部湾港、钦州港、防城港港区和集装箱泊位建设,在大型码头、深水航道上下功夫,整合三港资源,在行政调度管理上实现统一,形成港口与港口的联通;在道路交通建设上,实现渝桂、蓉桂、滇桂兰桂、中欧班列等陆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下,增加与东盟国家之间通往航线和班次,以南宁、新加坡为中线点,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与东盟各国物流交通网络建设,把北部湾港口搭建成铁海联运的核心枢纽,形成港口与铁路干线的联通。
(三)建设新平台并利用好现有平台,形成高质量区域物流信息网络
针对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和服务水平效率低的问题,可通过国际区域信息窗口的设立解决,并且整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区域内码头、港航等管理作业信息,力求简化服务,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针对区域信息管理分割的情况,应该依托现有信息平台并加大发展力度。大力发展东盟信息港建设,在广西区内信息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扩大东盟信息港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范围,寻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共同建设东盟信息港。在此基础上,寻求具备先进大数据技术省份的信息数据资源支持,寻求具备高科技产业省份的技术支持,寻求经济大省的资金支持,利用东盟信息港的平台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信息数据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整合到一个篮子,齐心办大事。最终通过合作建设新平台、扩大现有平台服务范围的方式,形成高质量区域物流信息网络,提高广西物流产业信息技术水平。
(四)细化物流人才引进计划
在提高物流人才素质上,广西须在人才吸引上下功夫,解决物流人才紧缺的实际问题。出台与物流人才才干相匹配的人才引进计划,提出细化至与科研成果、学位证书、等级资格证书相关的人才奖励制度。尤其是要针对性地引进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的高层、强创新能力的物流产业科研带头人,推动人才质量的不断上升。
(五)注重物流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流人才培养是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物流人才培养上须注重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区内各高校成立物流产业相关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践平台,推动与区外知名物流专业高校合作,举办物流产业学术论坛,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在高职、成人教育培养上须引起重视,建立专门针对物流产业为主的职业院校,并通过“企业家走进高校,学生走进企业”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提高物流产业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务实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最终推动物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