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思考
2019-02-19徐昊
徐 昊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15400)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于民间的拜师传授技艺的形式,现代学徒制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使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实践性和专业性。
2014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国内高职院校兴起了一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热潮。不同于之前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与融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升。
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意义重大,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酒店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酒店专业设置与酒店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酒店的行业标准对接,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实习实训条件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和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脱节的问题,能切实提高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对于酒店而言,参与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有效地解决酒店用工难的问题,为酒店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现代学徒制不仅有利于学校,有利于酒店,也有利于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更能领悟酒店文化,更能理解职业规范,更能加强职业规范,更有利于学生在酒店行业的职业发展。
酒店行业延续多年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赋予了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得以广泛的开展,但是,在现代学徒制轰轰烈烈兴起的背景下,也确实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问题
现代学徒制中酒店、学校、学徒都是利益相关者,更多利益主体的出现导致更多的利益冲突,现代学徒制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益主体的诉求才能够顺利实施。总体而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由于多种原因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代学徒制无法满足酒店的用人需求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求酒店要全方位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酒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之前的行业专家进课堂,现代学徒制要求酒店不仅要参与到授课的环节,还要参与到学生管理与考核中。例如,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酒店需要安排学徒的食宿,这对酒店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需要对学徒在酒店的表现进行考核,并配合学校提交各类考核表格。酒店之所以愿意费心力地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主要还是从人才留任的角度进行考虑。酒店方希望能够通参与现代学徒制,让学徒能够更早地接触到酒店的文化,让酒店师父和学徒之间产生较深的感情,增强学徒对酒店的归属感,最终让学徒在实习期也留在酒店,甚至和酒店建立更为长久的关系。
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学徒制实际操作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酒店长期面临人手欠缺的困境,而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初到酒店时应该跟着师傅,由师傅带领着学习技能,不应该独立上岗,但是师傅且自顾不暇,更不用说用空闲时间带学徒。有的酒店师傅自身素质不高,在管理学生时方式方法不得当,导致师徒关系紧张。有的酒店并未给予带徒师傅经济上的补偿,师傅觉得带学徒是多出来的工作,没有带学徒的积极性。有的酒店人事对酒店营业部门的掌控不够,学校和人事沟通好的学徒制细则落实到部门时却遇到阻力,让学徒制的执行“变味”了。
正是因为现代学徒制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阻力,使得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体验感,导致了学徒制结束后酒店学徒存在较高的流失率。酒店花了大力气“播种”,却没有收获应有的“果实”,痛点不少。这也导致了部分酒店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瞻前顾后,甚至有个别酒店决定中途退出现代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现代学徒制学生”这样两个关键词,跳出来不少链接都是关于“现代学徒制累不累”、“现代学徒制可以不去吗”、“现代学徒制有用吗”这样相对消极的信息。这反映了学生对于学校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还缺乏了解和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第一,酒店专业的现代学徒制都是安排在餐饮、客房、前厅及康乐等营业部门,工作量比较大,学生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也没有吃苦的经历,心理上难免害怕和抗拒。第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住宿条件都比较优越,酒店的住宿和学校相比并没有优势,有的酒店因为宿舍紧张,还会安排学徒制的学生和酒店员工住在一起,这也导致了学生的不满。第三,酒店安排的培训时间有限,部分学生之前并没有酒店工作经验,加上培训的缺失,对客服务时难免紧张或者有工作失误,有时还会受到师傅或者领班的责怪,遭遇客人的刁难,学生心理上很难接受。第四,酒店行业的淡旺季差别明显,旺季时酒店师父少有时间顾及到学徒,学徒不仅不能接受指导,还需要独立上岗完成工作,心理会有一定落差。第五,现代学徒制是一个较新的名词,许多学生家长并不了解,学生与家长之间也确少足够的沟通,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家长并不能给予学生开导和鼓励,不能有效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三)现代学徒制缺乏有效地管理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纵观现在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往往都压在一线专业老师身上:从启动现代学徒制前的介绍和解释,到现代学徒制中的学生酒店安排、酒店沟通与走访、学生出现问题后的反馈与解决、学生评价方式和考核、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再到学徒制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专业教师在现代学徒制的管理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
反思原因,有以下三个:首先,少有专职的学徒制负责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除去学徒制负责工作,教师还需要承担授课、带认识实习、科研、带学生比赛,以及班主任工作。时间与精力有限,教师很想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徒制的管理中。其次,教师的话语权有限。尽管学生和酒店在遭遇问题时都会及时找到教师反映情况,但是由于没有被授权,教师只能上下沟通,反复解释,却仍然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的情况,处境非常尴尬。最后,酒店缺乏监管。就算拍了专职的学徒制教师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但是教师没有权限监管酒店。对于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酒店,教师也无可奈何。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思考
尽管在推行学徒制的过程中,有着不少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学徒制对于酒店、学校和学生而言,仍然不失为一个最优的选择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一)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实质是有机重组了传统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制度,将学校和企业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酒店和学校双方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明确学校和酒店的责任,落实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酒店和学校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在深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合作开发教学资源,通过酒店定期进校园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酒店文化,也让酒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终提高学徒的酒店留任率。
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进过程中,学校要竖立为酒店服务的意识,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时多听取酒店的意见,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重新建设课程体系,重新改进课程实施的标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酒店行业技术技能要求的人才。
(二)共建管理机构,加强学徒制管理
学校和酒店可以共同建立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现代学徒制的落实和管理,从组织上为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校企双方可以选派合适人员成立现代学徒制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和职责,让其在现代学徒制的进行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功能,解决学校、酒店、学徒三方在现代学徒制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矛盾,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和酒店及学生的沟通,了解酒店的需求和学生的心声,高效地解决好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让酒店、学校和学徒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保证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质量。
(三)建立导师制度,合理落实学徒制
考虑到酒店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稳定性,应该采取校内导师加酒店师傅的“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应选拔有酒店行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对酒店有充分的了解,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能够较为妥善地处理好酒店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好酒店、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特别是校内导师应参与到酒店选拔师傅的过程,协助酒店一起选拔适合的员工作为学徒的师傅,并与酒店师傅保持密切的联系,能配合酒店师傅一起做好学徒的思想工作。酒店师傅应早于学徒进酒店前确定,尽早和在校生“结对子”。酒店应选拔品德技能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做学徒的师傅。学校和酒店应定期安排师傅到学校进行技能指导、座谈、授课等,让师徒双方互相熟悉,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学徒制的陌生感和疑虑,一方面也增进了师徒感情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
不论是校内导师还是酒店师傅,学校和酒店一方面应该从制度上给予激励和保障,确保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导师的队伍中;一方面应该从经济上给予激励,通过奖励、津贴、讲课费等方式留住优秀的导师。
(四)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本着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抱着专业敬业的精神,对品质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本行业最优质的的产品和服务。虽然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但在敬业、精益求精、严谨、追求完美、用户至上的理念上,酒店业与制造业并无差别。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都较为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哪怕学生已经掌握了优秀的职业技能,但是如果对“服务至上”的理念理解不够,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学生是无法承受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入学教育时介绍酒店行业的工作内容及所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与职业要求,帮助学生竖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让学生形成工匠精神的意识;在专业理论课中渗透职业意识,在专业实践课中体验职业态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工匠精神。相信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现代学徒制,尊敬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酒店业。
四、结语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困难需要去一一克服,但是相信通过酒店、学校和学徒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与调整,酒店管理专业一定会在探索中找到符合专业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