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与质量提升

2019-02-19◆泰安/

上海质量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采购商产品质量贫困地区

◆泰 安/ 文

世界银行曾在乌干达开展过一个项目。当地企业将竹子、木头加工成样式新颖、色彩丰富的手机外壳,但迟迟打不开市场。而当企业在项目帮助下取得了ISO 9001认证证书后,各国采购商蜂拥而至,销量大涨,从而形成了特色加工产业,成功帮助当地脱离了贫困之境。

无独有偶,在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根据世界银行的报道,当地一家名叫玛科奥的皮革厂导入质量管理体系,采用高标准,生产优质的个人手持设备皮制外套,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积极运用质量方法、提高产品质量,进入大市场大流通,是减贫脱贫的有效措施。

我国正在开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运动,采用综合治理,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等多种办法,精准对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发展产业是核心举措、关键一招。习总书记讲过,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发展产业必须讲求质量,没有质量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笔者走过许多农业基地,也和许多县乡领导交流过产业发展的想法。我们发现,很多好的农业扶贫项目都开展了质量方面的工作,包括区域品牌建设、“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种植养殖等。而一些乡镇和村办企业,也开始积极运用技术提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员工质量培训等方式提高质量水平。我们曾经考察过贵州铜陵一个冷水鱼养殖基地,他们自己搞出了水温监控、杂质处理、饵料投放等好几项标准,并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购商过来一看,立马放心签单,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直接帮助当地几十户农民就业,且技术不断扩散输出,在当地形成了冷水鱼养殖产业链。

我们也见过一些反例。有的项目,产品质量不过硬、不达标,不得不从很多供应体系中被清退出来。给我们的教训是,通过帮扶仅仅解决了项目的有无问题,而不重视项目的优劣问题,在当前的竞争下是难以持续的。

因此,开展公益性的质量帮扶活动、帮助贫困地区进行质量培训和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检测认证进入大市场体系、真正发展起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是一条有效的脱贫道路,这方面每个质量人责无旁贷。

让我们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采购商产品质量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流通供应链管理绩效:来自对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研究
流通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中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