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改革推向前进
——第十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综述

2019-02-19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潘 宁

2018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共同举办了“第十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家机关、中央重要媒体等单位人员、国家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等。与会者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能力的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案的提出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等重要论断,为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与会者围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韩庆祥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第一,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统一。第二,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守本质注重生成、推进社会革命和勇于自我革命的统一。第三,改革开放实践表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第四,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实践旨趣是基于历史方位确定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第五,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和道义性、人民性和人类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第六,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普惠性理论。第七,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冯俊教授认为,通过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形成了四点新认识:第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表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过去四十年,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等重要原则的认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有助于推动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周为民教授认为,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认识的深化。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含义是全面突破苏联模式,特别是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深化市场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全面突破苏联模式,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全面突破苏联模式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世界现代文明的主流,充分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华文明。第四,全面突破苏联模式,还意味着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教授从三个维度阐述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辅相成、同向共进”的关系。第一个维度,改革开放催生并不断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同向共进。第二个维度,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创新。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出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第三个维度,改革开放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品格。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是彰显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教授认为,应对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形成以下几点共识:第一,改革开放离不开理论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支撑理论并非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理论,也不是直接复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而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逻辑是总结出改革开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升至规律层面加以认识的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阐述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一,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开放是文化自信的历程,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自为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文化自觉阶段;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践阶段。第二,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文化自信历程,另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文化底蕴。第三,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保障。

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与会者围绕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教授认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最好的纪念方式是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出系统总结与理论概括。第一,从历史分析中得出结论,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整理出一条精细的逻辑线索。第二,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当中,提炼和揭示出最基本、最直接、最核心、最实质的内容,从而科学地再现这段历史。第三,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要凝练于、落实于客观规律的提炼和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大理论成果。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在全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贵州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袁惠民教授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第一,改革开放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合理性的现实转换,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科学性。第二,改革开放实践开创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第三,改革开放实践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许多西方政要的认可与称赞,为世界后发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能力的提升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会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办成了十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二件大事是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三件大事是形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思想的拨乱反正;第四件大事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三步走战略;第五件大事是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第六件大事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两个大局思想;第七件大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第八件大事是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九件大事是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件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秦刚教授认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断创新。第一,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更新了社会主义体制,创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二,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结合,拓展了国家发展空间,创造了学习与借鉴的充分条件,使中国经验为世界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理念。第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把国家和社会纳入了法治框架,拓展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法治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示范。第四,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社会主义有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打上了独特的文化标识,也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意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教授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轴心时代文明与西方科技工业文明,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在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在引领中华民族开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式有三层含义:第一,新型文明突破了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的建构体制。第二,新型文明的生成逻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倡议,凸显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多元性文明特点。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改革开放为动力、和平发展为特征的中国道路是开启新型文明的路径通达;以科技生产力为基础、人民利益为导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制度是开启新型文明的现实基础;以民族精神为根底、时代精神为支柱、世界精神为高瓴的中国精神是开启新型文明的精神动力。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案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与会者围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教授认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八个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第一,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三,赋予科研成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充分激发其创新潜力。第四,深化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制度性改革,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五,推进环境监管制度的改革,有效应对污染排放峰值期的挑战。第六,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第七,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第八,完善干部激励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教授认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到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党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道路和方向。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党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保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明确了党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底线思维和工作方法。

山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联辉教授认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准确把握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使命。党在新时代的政治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党在新时代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第三,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在新时代,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头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塑造党员政治意识。第四,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要求。第五,以零容忍的态度,清除党内政治隐患。在新时代,要以坚决的态度查处党内腐败现象,以科学的方式处理党内思想认识分歧,以零容忍的态度清除党内政治变节分子。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书教授认为,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故事,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叙事方式,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故事。第二,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讲好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故事。第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讲好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格局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地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平衡发展。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乡格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以及由它衍生出的一系列变化。人口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推动工农业产品市场交换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地区覆盖、强农惠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联系显著增强。第二,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养老保险等领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使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要坚定不移地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切实解决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农村家庭空巢化、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城乡关系观、促进公共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及推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雨同行,取得辉煌成就。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共创美好新时代。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