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晋中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9-02-19付晓鹏

山西财税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公用房晋中市乡镇

□付晓鹏

一、推进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的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晋中市财政局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的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安排资金,全面推进全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切实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一)深入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基本情况

晋中市市县两级安排专人对10个县、区(不含介休市、晋中开发区)108个乡镇(包括县政府所在地的乡镇,下同)现有办公用房情况进行系统的摸底和详实的调查。

各县(区)财政局在县(区)委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县(区)委“三基建设”办公室,提请同级政府研究安排落实填平补齐有关工作,协调住建、发改、编办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各个乡镇现有机关办公用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据实填报《晋中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基本情况表》,全面掌握乡镇基本情况、乡镇机关办公用房情况、项目准备情况等基本情况。从摸底情况看,晋中市108个乡镇现有机关办公用房情况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建设年代久远,办公用房建筑老旧

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乡镇办公用房达40个,占总个数的37.04%。建设年代最久远的乡镇机关为昔阳县赵壁乡乡政府,建于1958年,系砖木结构的平房。乡镇办公用房老龄化最严重的是昔阳县,全县12个乡镇,除皋落镇政府建于2000年以外,其余乡镇均建于1985年以前,占全市80年代建成总数的27.5%。

2.建筑结构落后,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部分乡镇办公用房因建筑结构落后、超期服役使用、缺乏维修维护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情况,安全隐患突出。据统计,3个县4个乡镇办公楼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为危房:寿阳县景尚乡办公楼被鉴定为Dsu级危房,榆社县郝北镇办公楼和附属用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榆次区东赵乡、张庆乡办公大楼为C级局部危房。实际上,其他未申请鉴定的乡镇办公楼也存在诸多安全问题。究其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建成的乡镇办公楼多为采用预制板或者现浇楼板的砖混结构,设计上存在众多先天性不足,仅抗震设防一项重大安全隐患就足以让整个建筑鉴定为危房。

3.设施设备老化、使用功能极不完善

各乡镇办公用房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设备老化、不能满足正常办公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办公用房内设施不完善,没有卫生间、自来水;办公住宿混为一体,不符合宿办分离的政策要求;没有外墙保温层,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房屋年久失修,屋顶及墙壁脱落霉变非常普遍。

4.产权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登记管理

因历史资料缺失、权属不清及其它原因,大部分乡镇机关办公用房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权存在产权不清晰、登记不完整等各种问题。调研中还发现有两个乡镇(昔阳县大寨镇、灵石县两渡镇)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用房,长期依靠占用、租用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房屋办公。

(二)开展科学评价,引入竞争性投入机制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省市资金竞争性投入方案》,设置乡镇基本情况、乡镇机关办公用房情况、项目计划情况等3大方面29项指标并赋予相应分值,构成一套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省市资金竞争性投入评价体系,对99个乡镇(不含县政府所在地的乡镇)进行统一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综合排名。

(三)分档差异补助,确保资金精准使用

研究制定《晋中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资金分配方案》,确定下达各县补助资金额度,确保将资金精准使用在最亟需改善办公用房条件的乡镇机关。一是遵循各县乡镇本项资金竞争性投入评分结果;二是考虑各县乡镇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县级自身财力水平、所辖乡镇数量等因素;三是按照每个县补助总乡镇个数(不含县政府所在地的乡镇)一半的总体原则确定给予补助的乡镇数量,每个县享受补助的乡镇不少于4个,从而保证各县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资金投入水平均等化;四是根据各县享受补助的乡镇数量,按照各乡镇竞争性投入评价得分由高到底进行分档,补助每个乡镇所在档次对应的金额,最终确定各县得到的补助资金总额。

(四)积极筹措财力,弥补上级资金不足

市财政在统筹调剂2200万元省级资金的基础上,安排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市级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弥补县级财力不足,支持各县做好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为通过选树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体现资金正向激励,对支出进度快、项目推进得力的昔阳、寿阳各给予资金奖励200万元,带动全市支出进度和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另外,根据各地、各乡镇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实际推进情况,将省级、市级补助资金在项目间进行调整,把资金集中使用在手续完善、推进迅速的乡镇机关。

(五)强化行业督导,督促加快支出进度

为确保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尽早发挥应有效果,根据“三基建设”联系点工作方案和财政调研制度,将各县(区、市)财政系统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纳入联系督查范围,经常性进行督导检查。

2018年,局党组书记、局长乔金国同志多次召集全市财政局长会议,对“三基建设”资金保障工作进行督促;7月份,陪同省财政厅第二调研组赴我市榆次区、太谷县开展调研,实地查看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乡镇干部周转房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并进行深入座谈,组织专人赴寿阳、昔阳、祁县、平遥、灵石5县13个乡镇就填平补齐项目推进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引入奖优罚劣机制,对支出进度快、项目推进得力的县,给予一定的奖励;对项目零支出、没有形成实物工作量的乡镇,年底将视情况扣减其所在县的一般转移支付。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不够

根据上级要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应当在年内完成。但由于项目审批迟缓、建设用地条件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制约,大部分新建、改扩建乡镇机关办公用房项目尚在建设中,预计到年底前难以竣工。

(二)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不足

上级政策规定,本次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主要由省财政补助安排。然而乡均20万元的补助标准偏低,我市各县拿到的补助资金在160—220万元之间。尽管市级拿出自有财力安排配套资金1000万元,并根据各乡镇办公用房保障水平、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将省市两级资金进行统筹调剂,各乡镇得到的财政补助资金仍显不足,获得补助最多的乡镇共得到资金340万元,仅够实施一个新建乡镇办公用房项目。

(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高

乡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高,艰苦边远地区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例如,不同县域之间、不同乡镇之间的乡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差异悬殊,干部周转房、办公用房填平补齐等工程受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还有一些尾巴工程,众多乡镇存在“五小设施”(食堂、厕所、澡堂、图书室和文体室)配置不全面、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三、下一步建议

(一)明确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

建议市政府按照《山西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参与,建立我市乡(镇)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审批机制,明确审批流程、权限和岗位,对各县亟需新建、改扩建的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进行集中审批,从根本上推进全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确保年内完成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针对我市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建议省级财政部门充分考虑我市各县财政收入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我市支持补助力度,提高对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标准,帮助基层解决目前乡镇机关办公用房填平补齐工作中瓶颈性困难和节点类问题。

(三)抓住突出问题,出台保障政策

建议省委、省政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乡镇、村级组织当前的薄弱环节和迫切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瞄准下一步“三基建设”投入保障的切入点,出台针对性强、易于执行落实的保障政策,从健全制度、推进改革入手,建立对基层组织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改善乡镇办公条件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晋中财政将坚决围绕省委市委“三基建设”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全省推进“三基建设”座谈会精神和我市“三基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做深做实,为推动全市各乡镇实现“五要五有五规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办公用房晋中市乡镇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办公用房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晋中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党纪条规摘录(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