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的史证及其意蕴

2019-02-19周志颖

社科纵横 2019年3期
关键词:之山共工颛顼

周志颖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天问》言“八柱何当,东南何亏”,自王逸以来,对此句的解释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此句又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传说相关,因此,通过对“八柱”“不周山”以及楚先祖颛顼帝活动地域进行考证,才能对此句有更为合理的理解。

一、“八柱”考

《天问》有“八柱何当,东南何亏”[1](P87)的记载,此句涉及先秦时期的宇宙地理观念,而对于“八柱”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八柱”为承载天的八根柱子,以王逸、王夫之为代表。王逸注此句:“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东南不足,谁亏缺之也?”[1](P87)王夫之《楚辞通释》中注解:“地有八山,当四方四隅,以上升其气,与天相通者当有所托。”[2](P48)地面上有八座大山,其作为天柱来支撑天地。但二人仅是对此句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均未罗列出依据。闻一多以《淮南子》“天地之间,九州八极”的记载作为地面上八柱的依据。[3](P6)另一种观点认为“八柱”实为地面之下的八根柱子,它们支撑着大地,以洪兴祖、丁晏、游国恩为代表。《河图》《淮南子》中有“地下有八柱”[4](P80087-80088)“地有九州八柱”①的记载,洪兴祖便以此为例证,说明“八柱”用以承地。陈本礼认为“地既有八柱,则八柱之下,必有生根之处,方能撑住”。[4](P39)在他看来,“东南何亏”的原因是东南之地的柱子断裂,才导致地面下陷。丁晏同样主张地下八柱之说,其引《拾遗记》与《博物志》为例。王嘉《拾遗记》记载员峤山以北有浣肠国,其人“绕八柱为一息,经四轴而暂寝”。[5](P229)此句的“八柱”实为地面上的八柱,丁晏有所误读。又《博物志》:“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6](P1)但作为神异小说,终究多有不实之处,且为魏晋时所作,无法作为《天问》时期的直接论证材料。游国恩认为此前一句“斡维焉系,天极焉加”[1](P86)是专对天而言的,此句则讲的是地之事,两句十分分明。“八柱何当,谓大地之下,于何假托足也?与上问天之维极于何系加,其意正同。”[4](P39)其所用例证与洪兴祖相同。可见,历代以来,对“八柱”的解释各执一词,难以定论。那么,“八柱”究竟为何物?

与“八柱”相关的文献记载,最早是《淮南子》。《淮南子·地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7](P311-312)按照王念孙所校,此处“极”为“柱”之误,“八极”应为“八柱”。《初学记》《太平御览》,以及洪兴祖《楚辞补注》,其中均引《淮南子》,如下:

《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4](P80087-80088)

《淮南子》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8](P440)

《淮南》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1](P87)

天地之间是有八根柱子支撑的,天地均有各自的结构与划分层次。那么,“八极”具体是哪八个?对此,《淮南子·地形训》有详细的记载。“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7](P335-336)“八极”即“八柱”,也就是地面上的八座大山,自东北方始,分别为方土山、东极山、波母山、南极山、编驹山、西极山、不周山、北极山。这段记载于《初学记》中亦可见。蒋骥注“八柱”:“余意即《淮南子》所谓八极也。”[9](P70)其后所列即为前文所述的八座大山。

因此,“八柱”实为天地间的八座大山,既承天也接地。王逸注《天问》:“言天有八山为柱。”[1](P87)包括其后的王夫之,其注解均是合理的。在先秦人的观念里,天与地之间是等距离的,地面上的八柱支撑在中间,上承于天,下接于地,如此才撑起整个天地。如果其中一根天柱断裂,整个天地布局就会发生变化,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

二、“不周山”考

《淮南子·天文训》:“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可见,不周山为八柱之一。“东南何亏”,东南之地为何亏损,为何下陷?这其实与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传说相关。而不周山具体在何处?其与楚文化又有何关系?以下从神话系统来探寻这些问题。

关于传说中“不周山”所处的位置,《山海经》有两处记载: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10](P35-37)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10](P327)

郭璞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帀处,因名云。西北不周风自此山出。”不周山是因山形有缺而得名的。山之缺则是共工氏与颛顼帝争夺天下,怒触此山所导致的。《大荒西经》中,在“不周”之后有“负子”一词,按照袁珂的说法,“负子”一词实为衍文。《文选》中《甘泉赋》《思玄赋》的注解,以及《太平御览》卷五十九所均引用此句,但其后并没有“负子”一词。因此,《山海经》中的两处“不周”记载,指的是同一座山,即共工所触不周山。不周山东南方向有崇吾山、长沙山,以北是诸毗山脉,同时与岳崇山相邻,向东可望到泑泽,在西北海之外。不周山有寒暑泉水,水西是湿山,水东是幕山。不周山还盛产一种似桃似枣的果实,黄花红萼。依据《山海经》中的描述,仅能得知不周山位于地面版图的西北,其余的诸毗、寒暑、湿山等位置不易断定。《淮南子》中的所载“西北方曰不周之山”,也是源于此处。

不周山位置有进一步的明确解释,要到东汉时期。《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1](P45-46)王逸注解:“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此处的“不周”即不周山。关于“西海”,《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10](P332),“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10](P344)可知,西海位于昆仑山的北面。因此,王逸所说是有依据的,传说中的八柱之一——不周山位于昆仑山的西北。

《晋书》中曾记载有一则不周山神话。《晋书·载记》:“刘聪,字玄明,一名载,元海第四子也”,“时聪子约死,一指犹喛,遂不殡殓。及苏,言见元海于不周山,经五日,遂复从至昆崘山,三日而复返于不周,见诸王公卿将相死者悉在,宫室甚壮丽,号曰蒙珠离国。”[11](P2673)刘聪的儿子刘约死后,手指还有余温,便一直没有下葬。不久以后,有人在不周山看到了刘聪的父亲元海。此人五天后到达昆仑山,三天后又重新返回到不周山。在那里,还看到了朝中早已经去世的公卿将相。按此所说,昆仑山与不周山相距不远。

上古时期所说的不周山、昆仑山,在古人看来,是归属于神话体系的。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以昆仑神话为中心,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昆仑是一个完整的、宽泛的区域,它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的想象世界。直至汉代,昆仑山才在地面上有了实体,这便是现实中的昆仑山。《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12](P3173)汉武帝将河水所出之山,以古书中的昆仑命名。但实际上,神话系统中的昆仑与史书系统中的昆仑是不一样的,两者的位置不同。如今的昆仑山仅是借用了神话昆仑之名。《天问》时期的不周山位于昆仑西北,天地间西北方向的天柱断裂,西北的天地间距便会变小,相应的东南地区地面就会下降,以维持整个天地的平衡,因此才有了“东南何亏”之问。而不周山所处的昆仑区域,另一方面实为楚文化的发源地。

三、与共工争帝之高阳氏发源于昆仑

(一)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

共工与谁争帝而触不周山?为何要去撞天柱?首先需要对这一神话传说进行简单溯源。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最初的完整记载是在《列子》中。《列子·汤问篇》:“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13](P150-151)昔日女娲氏以五色石补天,断大鳖之足以作天柱来承天地的四角。后来,共工氏在与颛顼争夺帝位时失败,发怒撞向了不周之山,导致承天的柱子折断。此后,天倾斜于西北方向,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转;地下陷于东南方向,江河湖海便汇集于东南。

其后,《淮南子》《论衡》将《列子》中的内容引用了过来,但有所差异:

《淮南子·原道训》:“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7](P44-45)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7](P167-169)

《论衡·谈天篇》:“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14](P469-470)

在《淮南子·原道训》里,与共工争帝的对象变成了高辛氏,按照高诱所注,其为黄帝曾孙。但在《天文训》以及《论衡》中,争帝的对象仍是颛顼。其后的刘昼也是主张颛顼一说的。《刘子·兵术章》:“黄帝战于涿鹿,颛顼争于不周。”[15](P384)到了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时,又将争帝的对象化为祝融。《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12](P4052)可见,与共工争帝的对象在后世流传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但综合观之,以颛顼一说为最早,且最多,其余各种说法,或为高辛氏,或为祝融,实际上都是这一神话在后世流传过程中的演变。因此,《天问》时期,与共工争帝的实为楚先祖颛顼。

(二)颛顼活动于昆仑

据前文所言,不周山位于昆仑西北,属于昆仑区域。而昆仑实际上是楚先祖颛顼的活动领地,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件事,对于共工来讲,其实是对颛顼权威的侵犯与挑衅。颛顼出生并活动于昆仑一带,是有文献作为依据的。以下从神话与历史两方面来进行论证。

首先,关于颛顼的出生,在《山海经》的神话系统中,记载了颛顼的身世。《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10](P372)黄帝之子昌意定居于若水,生下了韩流,韩流在此处生下了颛顼。

其次,在史书系统中,对颛顼的身世记载并没有多大差异。《竹书纪年》记载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16](P3820)颛顼之母为女枢,于若水之地生下了颛顼。又《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惪焉……是为帝颛顼也。”[12](P10)在《史记》系统里,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史记》所载虽与《山海经》《竹书纪年》有所出入,但颛顼都归属于黄帝一脉,且居于若水。因此,可以确定的是,颛顼是在若水一带出生的。又《山海经》中所记:

《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闲,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10](P376)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闲,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10](P353-368)

若水得名于若木。“若木”,郭璞对其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若木生长在昆仑山的西面。《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1](P28)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若水得名于若木,若木又位于昆仑山西,且颛顼葬于此。故而,颛顼出生之地若水亦属于昆仑区域。

最后,关于颛顼及其后代的活动,《山海经》中亦有记载,而这些活动都是在昆仑区域进行的。如: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10](P49)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10](P333)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10](P348)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食黍。”[10](P367)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欢头,欢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10](P368)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闲,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方圆三百里……丘西有沉渊,颛顼所浴。”[10](P357)

从以上所引可知:其一,颛顼浴于“沉渊”;其二,颛顼葬于“附禺之山”;其三,颛顼之子及后代——“老童”、“三面”人、“食黍”人、“苗民”等,其居于“日月之山”“流沙”“黑水”。而按照张崇琛先生所考,这些地点均属于昆仑区域。②

姜亮夫先生在谈及屈原在作品中为何要频繁前往昆仑时,曾说到:“从楚国的历史看,向南开拓是楚国的国策,所以到南方是要找一个安家的地方。到西方则是追念祖先、寄托感情的地方,因为楚国的发祥地在西方;对北方则没有什么感情,在作品中往往将北方写得很可怕。高阳氏来自西方,即今之新疆、青海、甘肃一带,也就是从昆仑山来的。我们说汉族发源于西方的昆仑,这说法是对的,也只有昆仑山才当得起高阳氏的发祥之地,所以他的作品一提到西方就神往。”[17](P46)而且,《楚辞》作品多言及昆仑、西方,对这些地域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因此,楚先祖颛顼出生并活动于昆仑一带,昆仑区域为楚文化的发源地。

(三)怒触不周山的深层意义

不周山天柱作为昆仑区域的代表之一,可视为颛顼统治的象征。而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撞断不周山天柱,实际上就是对颛顼权威的挑衅与不满。溯其根源,此神话实为炎帝与黄帝斗争的延续。

关于颛顼的身世,前文已经讨论过,按照《山海经·海内经》及《史记·五帝本纪》所记,颛顼为昌意之子,归属于黄帝一脉。而共工与炎帝的关系,在文献中亦有迹可循。《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10](P394)共工为祝融之子,为炎帝的后裔。又《国语·周语下》载:“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18]贾逵在其后注:“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亦传为炎帝之后。

《淮南子》中也将炎帝黄帝之战与共工颛顼之战并举。《淮南子·兵略训》:“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7](P1044-1045)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最终虽以黄帝一统中原结束这场战争,但因炎黄两脉一直未断,两部族间的战争实际一直在延续。《淮南子》将两件事并举,极有可能是因共工与颛顼之战实为炎黄之战的延续。

综上,《天问》时期的“八柱”实为地面上的八座大山,以山为柱,支撑起整个天地。作为西北天柱的不周山在断裂后,导致西北地区的天地间距变短,相应的东南之地下陷,以维持整个天地的平衡,这与先秦时期的宇宙观、天地观相系。不周山天柱位于昆仑区域,是楚先祖颛顼帝出生并活动的地方。而共工在与颛顼争帝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其实是对颛顼权威的不满与挑衅。追根溯源,此次战争为炎黄之战的延续。“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可释为天地间的八柱位于何处?东南之地为何会低于西北?此句实际上亦为关于楚先祖颛顼帝的神话传说。

注释:

①《淮南子》原文中并没有此句,洪兴祖依据的是《初学记·总载地》以及《太平御览·地部上》所收录的《淮南子》记载而来。

②张崇琛在《屈原神游西北的地理问题》一文中,考证出“西海”“流沙”“赤水”等地,均属于昆仑山范围。参见:张崇琛.楚辞文化探微[M].新华出版社,1993:129-138。

猜你喜欢

之山共工颛顼
共工触山
中华之山!(诗 歌)
黑色帝王颛顼
大禹治水
黄公窃刀
齐天石与共工氏——从西游到红楼:石头的脱胎换骨(一)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