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的“植入”及其“释放”
——关于在嘉定职工中厚植工匠精神实践的调研

2019-02-19张莉

上海工运 2019年7期
关键词:嘉定嘉定区训练营

张莉

一、在嘉定职工中“植入”工匠精神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嘉定区总工会在工匠精神“植入”上采取了以下主要形式:

1.开展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从2013年开始,嘉定区总工会每年向区财政申请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194.5万元,开展了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在内的教育培训。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共计培训了122972名企业职工;2016年,向区财政申请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198.8万元,专门开展了岗位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到目前为止,已培训职工4万名。

2.开展工匠精神进企业巡回演讲。自2016年开始,嘉定区总工会与区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了“匠心共筑中国梦”工匠事迹进企业巡讲活动,每次近20场,受众2000人左右。2018年,在评选“嘉定工匠”前后,挖掘工匠成长故事,展示工匠事迹风采,诠释工匠品质内涵,完成工匠纪录片、书册及工匠巡讲项目,着力以工匠精神引领时代风尚,激励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工匠、争当工匠。

3.利用“五一”表彰大会开展宣传。连续几年,嘉定区总工会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以“五一”为契机,讲嘉定工匠的故事,深入企业、群团服务站播放工匠人物宣传片。特别在2018年,专门举办了以“匠心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嘉定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国家技能人才激励试点工作推进会,隆重表彰了“嘉定工匠”终身成就奖、嘉定工匠、嘉定技能标兵、嘉定技术能手及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并为23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示范单位授牌。

4.以劳模风采馆和职工创新馆为阵地开展宣传。作为工会的宣传阵地,嘉定区工人文化宫以“弘扬劳模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宗旨,于2014年开始筹建规划嘉定劳模风采馆,自2015年5月试运营起,截止至2018年10月,累计接待社会各界来访参观团队近410批次,参观人数达22108人次。职工创新馆自2016年11月开馆运营,截止至2018年10月,累计接待社会各界来访参观团队近130批次,参观人数达7680人次。

5.举办工匠训练营。嘉定区总工会自2017年起举办工匠训练营,至今已举办两期,近80名学员参加。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直观、互动的方式讲授创新方法,激发中青年职工创新激情、掌握创新方法、思考创新理念;组织学员深入优秀创新企业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学习企业创新的先进经验,感受创新潮流的最新动态;并邀请嘉定区优秀工匠分享创新感悟、展示创意产品,让创新走出人们印象中的小众范围,普及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的意识。

6.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和便捷。嘉定区总工会利用工会的微信公众号、区政府的门户网站,不仅及时发布上海以及嘉定为培育工匠精神而出台的相关政策,而且大力宣传了在职工身边的嘉定工匠的相关事迹。

二、嘉定职工“释放”工匠精神实践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从职工层面来说,广大职工不仅开始自觉认为“工匠离我不远”,觉得“我努力一下也能成为工匠”,而且明白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其实也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从企业层面来说,众多企业领导层开始致力于围绕企业实际,及时更新观念、积极采取措施、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去思考、去实践。在各个领域里追求专业和极致,成了职工和企业的基本共识。

2.素质工程全面推进。近年来,嘉定区总工会积极开展以班组长培训、职工岗位成才、合理化建议、职工安全意识等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培训工作,已完成职工教育培训9000人次 ,办班35个;着力实施2018年“工匠训练营”计划,以全区一线职工为主要培训对象,围绕“职工素养”“岗位创新”“工匠精神”“班组长培训”“综合能力提升”五大板块,开设综合类课程培训。在区第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有388名选手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广泛组织基层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申报项目获评“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奖”1项、“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项目创新奖”5项、“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4项。

3.嘉定工匠脱颖而出。自2012年下发《关于培育选树嘉定区职工群众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实施意见》以来,嘉定区总工会重点开展了“职工科技创新基地”、“职工科技创新团队”、区级“工人发明家”、区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等培育、评选工作。目前,已有基地20家、团队60个、区级英才50名、区级工人发明家50名,其中李凤娟、王梅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特别在2018年“嘉定工匠”选树中,经区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授予李建钢“嘉定工匠”终身成就奖,授予毛伊荣等5人“嘉定工匠”荣誉称号。

三、工匠精神由“植入”到“释放”的对策建议

1.由浅入深,充分认识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嘉定工会责无旁贷地要将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到战略高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形成一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代表产业实力、适应产业能级提升的人才梯队。一要建议在领导干部学习报告会和党校的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中设立弘扬工匠精神的内容,提升领导干部对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认识。二要在各类工会干部的培训中,设立如何弘扬工匠精神的内容,注重提升工会干部弘扬工匠精神的能力与水平。

2.由点及面,扩大宣传信息的到达率。要用好新媒体。“职工在哪儿,职工在网上”,网络是最直接、最容易为职工所接受的宣传媒介。尽管工会公众微信号等工会新媒体在职工中已有几万受众,但相对50多万会员来讲还是小众,工会新媒体的运用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深入研究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对宣传信息接受的特点和喜好,建设一个更开放、更时尚的让职工乐于接受的新媒体载体,如网上工匠课堂等,由点及面,扩大宣传信息的到达率,扩大宣传信息的覆盖面。

3.由表及里,扩大宣传信息接受的有效率。工匠精神的“植入”到“释放”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要搭建一个让职工践行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帮助职工完成工匠精神由“表”及“里”从“信”到“行”的过程,自觉地成为工匠精神的信仰者和践行者。一是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当好主力军,建设新时代”等一系列岗位建功的主题活动,让广大职工进一步感悟践行工匠精神。二是加强“工匠工作室”等团队建议,通过“上海工匠”“嘉定工匠”的引领示范、言传身教,弘扬工匠精神。三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这次调研在2018年“工匠训练营”核心课程40多位学员中做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学员们一致认为,核心课程训练营围绕理论学习,创新实践和成果培育板块,开设专题讲座、游学考察、实践训练、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工匠讲坛、路演答辩等七大板块课程,从宏观方针政策到中观创新思维方法论的介绍,再到微观层面的项目实训,为学员们完整构建了知、信、行一体的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课堂和践行基地。同时,学员们也建议,单单总工会举办的一年一期的只有40多位学员参加的核心“工匠训练营”,不能满足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希望上下联动,可以把好的课程送到企业中去,同时在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培训和实训基地,让弘扬工匠精神与培育工匠相结合,真正做到宣传落地,精神入脑入心。

4.由短及长,建立宣传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在调研中,有部分职工反映,工匠精神的宣传主要集中在“五一”前后,而且主要是搞表彰活动,平时宣传的力度不够。存在宣传“临时”“短时”的现象,希望在宣传的长效机制上再下些功夫。一要健全大宣传的格局。工匠宣传要形成政府主导、工会主办、各方配合、企业支持、职工主角、社会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形成崇尚劳动,敬重工匠的良好氛围。二要以“五一”为契机,以评选表彰“嘉定工匠”为抓手,形成宣传工匠的集聚效应,唱响劳动者之歌,唱响工匠之歌。三要打造一批嘉定工匠的品牌工作,进一步做强“工匠训练营”,探索“网上工匠课堂”等,打造“嘉定工匠”的宣传品牌。

猜你喜欢

嘉定嘉定区训练营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让“大拇指”为少先队点赞——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赏识教育理念下的少先队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重要引擎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