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019-02-19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左 燕

人类社会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从和谐走向不和谐的状态,因为工业文明打破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框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全面危机。为了避免人与自然一损俱损的悲剧,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长远大计,对人类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

按照生态学观点,地球上没有一种生物可以脱离周围的生物圈完全独立生存,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直到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地球上才出现了最早的猿类,斗转星移,直到距今3万年左右,完全的现代人已经分散在整个世界,他们从自然界中获取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维持人口的繁衍生息,距今1万年左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以农耕和畜牧业为主要社会活动的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共生状态。公元前3000年,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和玛雅文明等文明圈,这期间,人与自然的矛盾相对缓和,尽管有局部地方出现生态危机,例如巴比伦文明,但是总体来讲,自然界承受能力没有受到整体性的破坏,人类社会依然在创造着自身文明,直到进入18世纪——工业文明时代,这是科技进步和理性飞扬的时代,自然的神性被摧毁,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指导下,人类创造了所向披靡的科学技术和空前的物质繁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尔和牛顿,尽管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容否认,他们凸显了科技的优越性,以为凭借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就可以控制和开发自然,并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和掠夺,完全不用担心这个“客体”的资源会枯竭,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全面爆发。

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中,已经忽视了对待自然应具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忽视了生态系统的生命价值,忽视了历史的深刻教训,似乎也忘记了恩格斯的警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①。他们不知道,自然本身存在着“生态阀限”,人类一旦忽视了自然之限,自然将会异化,并会狠狠地惩罚人类的无知和傲慢。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工业文明的狂欢成为工业文明的警钟——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核辐射扩散、江河湖海污染、物种灭绝、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资源枯竭、森林锐减、酸雨和大气污染、土壤沙化、有毒物质泛滥……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已然升级。我国生态系统也不容乐观,之前由于传统工业化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弊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据统计,我国的雾霾天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仅限于个别地区,其后雾霾开始增多,2011年中东部出现12次较大范围雾霾,接着扩展到长三角洲地区,随后京津冀、长三角雾霾重污染区连成片,截至2014年,全国约143万平方公里、近1/7的国土都有雾霾。有专家称,我国已进入雾霾高发期,将会持续10—20年,防治雾霾任重道远②,而这仅仅是生态危机的冰山一角。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人类可以主宰自然的错误观念,把自然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用一切万物皆平等的新观念去追问人类的道德和良心,同时还要借鉴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与“天人合一”

生态危机现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民习惯于用经济参数(GNP和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但是这个尺度有其片面性,以牺牲生态环境的高昂代价去换取社会的“发展”,它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实践证明,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往往会导致人、社会和自然的异化,即生态平衡被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1948年,美国科学家威廉·福格特(William Forgter)在对英国、印度、中国等国家生态状况考察的基础上,发表了《生存之路》,文中作者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发出警示,提出“必须放弃‘只顾今天’的哲学”。1962年,美国专业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写了一部名叫《寂静的春天》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卡逊详细描述了一个可怕的春天,她在书中写到:

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田地和小河上。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这本书就像是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运动的呐喊。此后,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队伍中。美国的鲍尔丁(Boulding)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主张人类社会走“循环式经济”发展道路。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扩张必须有极限,无限扩张的结果势必引起灾难。此书揭示出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困境,影响极大,甚至引发了70年代西方的生态学运动,同时,绿色政治运动也日益兴起,各国普遍成立了绿党,旨在推动联合国和各国政府保护环境的一系列绿色实践活动,例如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历史上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负责指导和协调联合国系统的环境规划合作。1987年,联合国决定建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不仅指出了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还说明人类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为人类社会已经觉悟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必须转向生态文明。

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建设美好的家园,我们不得不重提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它是一种有机整体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众所周知,中国农耕社会历史悠久,基于农业基础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天人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伦理精神,为我们今天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同时,对现代价值理性的建构,对“纠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偏差和“解救”人类的生存困境都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如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以及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等道家思想都体现了尊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平等思想;管仲“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 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荀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佛教的“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梵网经》),“如来世尊怜愍众生,平等无二犹如一子”(《大正藏》)……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智慧是中国先人留给我们的民族瑰宝,我们应该积极传承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心善待自然、顺应自然,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三、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中国正走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是西方道路的简单重复,中国由于过去对发展经济的盲目追求,以及过多的人口,加上对生态环境缺乏必要的保护,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甚至已经阻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开始对环境污染进行反思,例如1992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并且已经开始理性思考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目前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的模式,必须迅速地扭转这种局面。”这既是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现实发展的要求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丧失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资源优势与环境容量,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③。此后中国政府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体系,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理念。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于当前环境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他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中国秉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生态文明之路指明了方向。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努力还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高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与成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然选择的道路。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霾:心肺之患》,《生活日报》2014年3月9日。

③ 魏晓迪:《生态危机与对策》,济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