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研究

2019-02-19健,熊焰,陈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校高水平后备

张 健,熊 焰,陈 立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研究

张 健1,熊 焰2,陈 立3

1.江南大学体育部,江苏 无锡,214122;2.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3.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无锡,214072。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推动了各级各类体校的规范化建设,促进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实践意义以及当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发挥科研科技在训练参赛中的作用,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力度。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国家基地;基地认定;规范化建设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中国代表团在近5届夏季奥运会上稳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3名,并且在2008年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跃居金牌榜首位,在2012年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在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在近20年的国际大赛中,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运动员获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毋庸置疑,我国“三级训练网”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取得了好成效,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已有研究中指出,在“举国体制”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国家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着“重训练,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成绩,轻长远发展”等问题[1-4]。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5],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创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局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6]。在这个背景下,进一步强调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重要性,指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国家基地建设的发展对策,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以及国家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借鉴。

1 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实践意义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通知[7],以夏季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校中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工作。鉴于奥委会有关奥林匹克专有名称权,于2006年改称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8]。目前,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已经开展了4轮,前3轮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总数分别为211个(2004周期)、310个(2008周期)、335个(2012周期),2016年分别有119个和251个单位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对全国范围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和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认为国家基地评估和认定工作促进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规范,提高了各基层单位创建国家基地的积极性,一些学校因此成为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优秀示范[9,10](例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福建省、上海市等省直辖市的体校)。随着新周期国家基地认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各级各类体校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建设、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新发展。

1.1 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改善

国家基地创建工作是学校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办学层次、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开展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十几年来,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对创建国家基地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把国家基地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机遇。在国家基地认定细则中,规定了办学规模、项目设置、人员结构、仪器设施等条件,对国家基地体校的管理工作给出了明确指导,促进了各校在学校的规模、项目、人员以及硬件条件上不断完善,并根据各自的办学规模和发展要求,对教学、训练、科研和医学设备等进行了合理化、科学化的删减或增加。

另外,在地方政府拨款和社会力量的资助下,大部分体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根据专款专用制度,购置了训练器材、配备了科研仪器、更新了教学设备的同时,加强了图书资料室的建设,逐年增加藏书数量,及时做好书籍更新,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好的物质和服务保障。

1.2 基地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4轮的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提高了申报创建国家基地的积极性,各基地体校规范化管理意识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各项考核资料和技术档案常态化管理。各申报单位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库建设,面向全省或直辖市或自治区建设了统一的人才库互联网平台,项目设置全面,专人录入数据,及时统计分析,随时上网查阅,推动了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参赛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运动员的文化教学被纳入国家基地认定细则中,进一步提高了各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规范了训练和教学的常规管理,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协调发展。各级各类体校为达到国家基地创建的认定条件,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练员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

国家基地创建工作中的整改阶段是巩固和发挥创建成果长效作用的重要阶段。一些国家基地体校在国家体育总局统评专家组对学校创建国家基地工作进行认定后,做到了客观分析、认真研究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订整改措施。这些学校常年做到不断加强对国家基地认定文件的学习,加深对认定条目内涵的理解,坚决贯彻“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原则,积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规范运动员技术数据统计和训练大纲测试等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训练管理部门和体育科研部门共同做好运动员每年两次的形态机能测试,切实把国家基地创建及其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求得实效。但在专家访谈中得知,有一些学校对待教练员的培训工作还处于被动的状态,缺少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规划和培训计划,教练员参加培训、会议和业务学习等材料不完整、不规范,教练员业务档案、运动员技术档案过于简单,甚至出现两人以上的笔迹,存在为了迎接检查和评估而临时后补的情况。

1.3 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关注

建国以来,为了提升我国体育竞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举国家之力发展竞技体育,以大力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为主要目标,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思想教育、人格完善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被弱化。近30年来,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招生困难、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困难备受诟病。在新一轮(2017-2020)奥运周期的国家基地认定细则中,增加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专项工作,同时继续强化训练过程、教育教学、人才效益,体现了国家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德育教育,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后备人才的长远目标,引起了各级各类体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共同关注。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部分体校为提升体育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培养效益,对取得好成绩的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了他们训练参赛的积极性。其中,一些学校邀请心理学、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来校开设旨在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团队精神、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

2 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突出问题

在“金字塔式”的“三级训练网”体制下,我国各级各类体校向省级运动队和国家集训队输送了大量的各年龄组的优秀运动员。长期以来,这种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体制为我国体育走向世界体育之巅、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作出重大贡献。十几年来,我国运动员在近4届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直接体现出国家基地认定工作对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发展和体育环境的改变,亟待建立适合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和国家基地体校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2.1 科研介入选材训练和科技服务比赛的意识不强

部分国家基地体校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对科研介入训练、科技服务比赛的指导意义的认识不足,以及体育科研医务人员主动服务选材、训练和参赛的意识不强,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监控方法的积极性不够,在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参赛等方面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教练员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理解不透彻,制定训练计划、赛前训练和赛后恢复的安排不科学。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为了政绩和成绩的需要,仍然有不顾青少年生长成长发展规律而拔苗助长的行为,甚至在重要比赛中铤而走险(例如采取聘请外援、服用禁药、恶意犯规等手段),把体育精神、人才培养和国家利益置之不顾,以致本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畸形发展和区域整体竞技水平的严重下滑。高水平体育科研人员在运动员的训练参赛监控等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力学、生理生化、心理控制、视频分析等相关竞技体育领域,为青少年选材、训练和参赛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全面,或者说起到的作用还不明显。

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业余体校因国家基地认定条目要求,添置了科研仪器设备和专项训练设施,但是使用率较低,成为创建国家基地的“摆设”。十几年来,我国西部受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等所限,多数体育学校在教学、训练、科研等硬件设备上的建设虽有所改善,但个别体育学校的场地、器材和宿舍等区域仍存在安全隐患,在科研、医疗、后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效介入科学训练与成功参赛的系统保障机制。例如训练理论和方法手段的采纳、新技术的应用、场地器材的改进,规则的修改和对手的技战术情况的掌握,以及赛前竞技能力的准备、参赛方案的制定,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导和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赛间专门性的调节训练和适度的心理干预,实现竞技参赛过程的优化等[11]。

2.2 运动员训练比赛与其全面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

我国地域辽阔,大江南北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同,国家对各地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同。研究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对竞技体育工作的财政投入不够,市县级业余体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训练,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我国业余体校数量从2008年以前的近四千所锐减至只有近两千所,全国在籍在册在校在训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另外,受几十年来近乎根深蒂固的“金牌至上”观念的影响,在各级各类体校中仍然存在“重金牌,轻培养”“重视青少年早出成绩,忽视运动员长远发展”等现象,以及缺少运动员的选材进队资料和跟踪测试记录等技术档案,对运动员训练监控和科研监测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从事竞技体育的青少年用于训练比赛的时间远大于文化学习和职业教育的时间,这些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训练形式,都面临着继续读书和退役就业等问题,因没有较高的学历学位和较好的职业技能致其转型难度加大。青少年运动员较低的成才率和输送率,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输送渠道和就业前景,造成家长不让有天赋有发展潜力的孩子从事竞技体育,以致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变窄,基层体校向更高的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受到极大影响。为此,新时代体育工作应有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后备人才培养和国家基地建设的系统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2.3 没有充分发挥规章制度指导与约束的双重作用

“建章立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规章制度既有激励性的指导作用,又有限制性的约束作用。只有国家基地体校系统内部全员做到自觉遵守和有效执行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发挥规章制度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起到其约束作用。

调查发现,各基地体校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虽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未能做到及时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体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各自发展的实际工作需要,修改完善且重新制定出适用的、科学的、规范的规章制度;有的即便制定出台了新的规章制度,但未能及时利用各种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对教职员工和运动员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其熟悉和掌握各项内容,以使规章制度成为系统内部所有成员的行动指南;还有的教练员业务档案填写不齐全,管理人员对教练员训练计划、训练总结的检查没有达到监督训练的实效,各种材料未能妥善保留,导致其在国家基地认定工作中后补材料,这种应付检查和认定工作的情况表现出管理上的不严格、不规范。另外,在有关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事故问责等制度上,普遍存在着强调了在岗在编干部员工的担责,却忽略了对续聘和外聘等教职人员的追责,没有形成完善的奖惩机制和严格的考核机制,造成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成为了一种“摆设”。

3 国家基地规范化建设发展对策

十多年来,国家基地认定工作的有序开展,得益于各级各类体校系统内部全体人员、系统外部社会力量,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施行,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干部、文化教师、科研医疗和后勤保障等人员是国家基地建设工作的关键人物因素,体校系统内部成员的集体绩效决定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效益;社会力量是政府主导力量以外有效的补充力量,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章制度则是国家基地创建工作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基地规范化建设系统工程的行动指南。各级各类体校通过国家基地的创建和建设,进一步发挥了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成长环境。

3.1 发挥科研科技在训练参赛中的作用

现代科研科技的合理运用对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应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提高教练员撰写训练计划的水平,端正其按照计划施训的认识,并主动寻求和借助体育院校、科研单位和医学院所(例如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科技支持与医疗保障,发挥体育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以保证重点运动员科学训练参赛、创造优异成绩,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率。确保国家基地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把科研硬件设施设备应用到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参赛和运动伤病监测中,避免仅凭经验和比赛成绩选材,或仅仅做一些简单的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的测试,甚至因为招生困难对基本的骨龄、骨密度都不进行测试的情况发生。积极运用先进的科研手段,采取观察法、追溯法和经验法并结合客观测定数据的选材方法,通过科学的选材最大程度地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才率,同时减少失去有发展潜力的苗子的可能性。

过早抓比赛能力而忽视技术基础,将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空间受限[12]。在重点项目的重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务必明确教练员、队医、训练管理、后勤保障和体育科研等人员各自的责任,做到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安排适度的运动负荷来减少青少年运动员伤病风险,做好日常训练监控,及时对其小的伤病进行诊治和恢复。建立健全降低优秀后备人才运动员的伤病风险机制,坚决杜绝违背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发展规律的不科学的训练参赛手段,以及采取不正常服药和非诚信参赛来主观故意干涉运动员的不人道的训练参赛行为。

3.2 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后备人才的培养

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社会力量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5]。社会力量应根据市场需求与资源,通过多方融资、高效运作等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推进与政府的深度合作[13]。同时,政府也应主动转变职能,调整治理方式,从行政命令走向服务行政,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14]。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举国体制运行的优势,激励和发挥市场机制运行的长处,建立健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系统功能互补的运行机制。

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资体育产业,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经营活动,依托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产业的优势资源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体育产业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训练竞赛安排,实行场馆企业化管理,兼顾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企业竞争力提升,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体育相关产业经营活动,实现体育产业收入反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开发体育人才市场,完善运动员注册和转会制度,支持各级各类体校和俱乐部运用市场化手段有偿培养和输出优秀运动员,促进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发展。积极探索体制内人才引进,体制外聘请退役运动员以及返聘退休教练员,充分利用国家的和本地区的优秀人才资源。通过建立文化学习与训练比赛相结合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15],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共同建设完善多种形式、多元投入的联合培养体系,更好地促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力度

规章制度是系统内部全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的行为准则。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务必做到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16],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17],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和有效实施考核措施应当双管齐下,做到规章制度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并举;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激励标准,形成激励机制并在基层训练中发挥导向作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章立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宣传,切实做到把遵守规章制度变成基地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使其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基地建设工作,由以往被动遵守的消极态度转变为主动规范的积极执行,形成一以贯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建立整个学校全覆盖的网络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对基地各处室各部门进行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管控、监督和考核;适时研究制定和完善各块工作考核机制,实施岗位责任制,使基地全员行为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接受实时监督和综合考评。

重点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参赛等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管理,建立运动员周期训练和各级比赛成绩档案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开发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体校间体育后备人才信息共享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网络宣传体系,端正教练员制定和实施各种类型训练计划的思想认识,促使教练员注重运动员的成长,始终把科学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竞技水平放在首要位置;以有力措施做到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参赛的有效监控,坚决杜绝在各项工作和重要赛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确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6修正)》[18]等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面前做到一视同仁,从而实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 语

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目的是推动各级各类体校规范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四个奥运周期的实践证明,国家基地评估和认定工作起到了“以评促建”的作用,各地各体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在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尝试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结合实践研究探讨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举国体制运行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优势互补,努力构建体育和教育携手与社会力量联合培养后备人才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教育、文化、医学等领域的人力资源、科技支撑、医疗保障的作用,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强化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方能本固枝荣、行以致远。

[1] 张 健,江海林,熊 焰,等.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39~144.

[2] 张 健,熊 焰,陈 立.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1):14~17.

[3] 张 健,江海林,熊 焰,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09):41~44.

[4] 张 健,陈 立,熊 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长效机制运行对策研究[J].运动,2013,(21):1~3.

[5] 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体青字〔2017〕99号)[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2017.

[6] 钟秉枢. 开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局面[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7/1213/c412458-29703685.html,2017~12~13.

[7] 关于开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通知(体竞字﹝2004﹞2号)[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4.

[8] 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通知(体竞字﹝2006﹞7号)[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6.

[9] 张 健,熊 焰,陈 立.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国家基地的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2):9~12,36.

[10] 张 亮,吴南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个案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6(01):11~14.

[11] 田麦久.高水平竞技选手的科学训练与成功参赛[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189~196.

[12] 徐炳生.从第十三届全运会周期看江苏羽毛球振兴之路[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6):76~80.

[13] 刘仁盛,庞立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53(04):42~47.

[14] 杨国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6):17~22.

[15] 鲍明晓.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新机制[J].体育科学,2018,38(10):1~11.

[16]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的通知(体青字〔2014〕94号)[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4.

[17]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的通知(体青字〔2014〕75号)[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4.

[18]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6修正)》[EB/OL]. http://www.npc.gov.cn/ wxzl/gongbao/2017-02/21/ content_2007622. htm,2017~2~21.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and Bas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level Sports Reserve Talents

ZHANG Jian1, XIONG Yan2, CHEN li3

1.Sports department,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2.P.E. Colleg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3.Sports school of Wuxi, Wuxi Jiangsu, 214072, China.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level sports reserve talents base has promoted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the sports schools at all levels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combine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scie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nalyzes systemicall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of sport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national system of mai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reference to the reform an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of the high level sports reserve talents in China: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romoting all par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of reserve talents, and strengthen th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High-level; Sports talented reserve personnel; Systems science; Management science; The national base; Base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2019-01-31

2019-02-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系统科学视域下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系列成果(三),项目编号:14YJA890019。

G808.192

A

1007―6891(2019)03―000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3.01

猜你喜欢

体校高水平后备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