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初中数学分层辅导教学应用探索
2019-02-19石磊
石 磊
(哈尔滨市第一二四中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学生在思维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单方面传授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多是针对多数学生,没有体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出现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辅导教学是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就是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因此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数学课程内容学习之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能够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传统教育理念教师的权威高高在上,在单一式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压抑,更谈不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根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从单纯的学知识变成自觉主动的掌握知识,这不仅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这就决定了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体现出初中数学的育人价值,而这种育人价值不仅单单表现为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够对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思索和解答,同时还需要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就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那么学生的个性可能就会被压制,学生就很难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初中数学在践行以人教育理念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特别是随着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单方面的知识传输层面,还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制定更符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气氛和氛围,以多层辅导教学应用来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初中数学分层辅导教学应用探索路径
诚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较深,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从学生数学需求的实际出发,构建分层辅导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体现层次性
以人为本教学思想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提升问题解答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将以人为本数学教学理念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以及根据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层次的数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承载主体,是教学目标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内容设置上应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分类,明确不同基础的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统而不分,让学生在目标层次分明的教学体制下寻找到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体现层次性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人性化教学的引入能够使教师和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平衡二者之间关系,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理解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在数学教学之前设置一些数学游戏,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能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加以形象化,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教师在对学生数学辅导过程中应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这样既能够实现数学教学的宏观目标,也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有的放矢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指导和讲解。同时教师要将数学辅导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之中,以多种有效辅导方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地实现现“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的最终目标。
(三)数学教学要凸显人文关怀,要将分层辅导教学应用贯彻数学教学始终
传统数学教学理念更加重视高分学生的教育,导致班级出现很多差生,而且有的学校非常注重数学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抛弃每一名学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凸显人文关怀,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沟通和交流,在数学课堂上要多鼓励后进生,要通过多种引导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取分层次辅导教学模式,针对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帮助后进学生对数学树立起学习信心,让能力滞后的学生能够在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有所收获,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要对数学学习理念进行重新认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而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和服务生活这一根本理念,只有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教学的意义才能够真正的凸显出来[2]。初中数学的人性化教学应该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现实世界,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社会的发展动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经验。同时还应该将分层辅导教学应用贯彻到数学教学始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的人文关怀与分层辅导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对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学习过程评价要体现层次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考查相对较少,而这种唯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不仅很难激发起后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而且会导致整个数学教学的目标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融入学生评价方式之中,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更加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避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分散和迷失。在具体教学评价时,将教师、学生、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小组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在具体目标设定上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情感、品格等多重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评价方式的选择也应该坚持层次性,由于其在数学理解、数学知识、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不同的学习群体体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群体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不能按照成绩来评价所有学生,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既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建议针对中下等学生学习成绩制定适宜的评价方式,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等多维度。评价方式要兼具互动性、多样性、分层性的特征,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状况。当然,同时也要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纳入到初中数学课改和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初中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人性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的个体需求,开展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将分层辅导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之中,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层次教学策略中实现整体进步,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