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事迹 发扬优秀品质
——论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事教官罗焕荣的革命品质及其现实意义
2019-02-19袁晓磊
袁晓磊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广州 510055)
罗焕荣(1900-1927),广东博罗县埔前乡下村(现属河源市)人,中共党员,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军事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中国革命,时任平山农军教官的罗焕荣领导农民起义,最终因起义失败被捕,英勇就义。
罗焕荣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也正是因为我们共产党有着传承优良革命品质的光荣传统,罗焕荣才会有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勇气和改天换地的志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今天,我们重温罗焕荣的英勇红色事迹,发扬这种优良的革命品质,以鼓舞和激励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当中,本文主要浅析罗焕荣优良的革命品质以及其现实意义。
一、罗焕荣优良的革命品质内涵
(一)立志革命、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罗焕荣出生于农民家庭,1907年在河源县乐育高小学就读,1919年受五四运动革命潮流的影响,罗焕荣开始阅读一些进步书报,萌发了追求革命的念头。1920年在紫金乐育师范就读,1922年入读广州市立示范学校第二部。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在中共中央驻粤委员、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谭平山的推荐下,向往革命的罗焕荣舍弃安逸的家庭生活,告别新婚妻子,毅然奔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
罗焕荣参加革命后,当地土豪恶霸对他的家人横加迫害,村中恶棍勾结土匪抢走他的妻子周新姐和弟媳朱新娣,祖父被当地官府陷以抗缴田赋的罪名入狱,后被折磨致死,祖母悲愤交加,找官员论理,不幸被捅一刀,不久含冤而死;父亲无法立足,只好背井离乡,到南洋谋生。一连串的家祸对罗焕荣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但他毫不畏惧,立志为革命奋斗终生的信念更加坚定,最终作出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果断地选择信仰共产主义。
(二)坚强不屈、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
罗焕荣就读黄埔军校期间,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革命运动日益高涨。“1924年11月到12月,黄埔军校第一期结业。遂以本期学生为基干,成立黄埔军校教导团。”教导团分为第一、第二团。罗焕荣被派往教导第二团(团长王柏龄,党代表张静愚)担任连队基层干部。此间,他曾到虎门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地反动地主豪绅逮捕,后经交涉后获释。
为讨伐军阀陈炯明,以便统一广东,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军校教导第一、第二团,第二期学生总队,第三期入伍生总队第一营共约三千多人,在校长兼粤军总参谋长蒋介石率领下,加入了右翼粤军的战斗序列。”罗焕荣随军校教导第二团参加第一次东征。2月4日,罗焕荣所在的第二团首战获胜,轻取东莞。随后,罗焕荣参加淡水、白花、平山及揭阳棉湖等战役。他作战英勇,立下战功,在实战中不断锻炼成长。6月初,桂系军阀刘震寰、滇系军阀杨希闵趁广州空虚发动叛乱。12日,罗焕荣随东征军回师广州,参加平定杨、刘的叛乱。
陈炯明乘东征军回师广州之机,重占东江地区。10月,国民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罗焕荣随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被编入第一纵队第一军第一师。13日,罗焕荣参加了东征军第一个战役——攻打惠州城,奋勇冲杀,不幸中弹受伤。伤愈后,与徐向前、王逸常等留在黄埔军校当教官,培养革命干部。
1926年5月-9月,毛泽东在广州番禺学宫主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罗焕荣为军训教员,负责对学员进行正规训练。农讲所学员被列为1个总队,赵自选为总队长,下分2支队,罗焕荣等为队长,每支队分6个区队。罗焕荣等对农讲所学员实行了长达10周的正规军事训练,“使学生学成之后,能进行农民武装自卫的组织领导工作。”罗焕荣为培养农运干部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罗焕荣被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聘为军事教官。1926年春,受广东区委军事部长周恩来派遣,罗焕荣到惠阳县平山区(现惠东县)分别担任平山农民联防办事处军事教官、平山联防办事处和平山联防义勇军军事总指挥。期间,罗焕荣根据当时广东省颁布的农民自卫军组织大纲的要求,吸取自己在黄埔军校和农讲所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地农民武装的实际情况,对农军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使平山区的百名农军战士逐渐成长为一支具有一定政治和军事素养的农民革命武装。这支革命武装后成为领导和组织两次平山起义的重要依托。罗焕荣为惠阳平山的农民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罗汉荣不畏强暴,坚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立场,勇敢地投入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洪流中。1927年四军撤往青龙潭。4月30日,罗焕荣与中共惠州地委委员、惠州农协办事处主任何友逖、和平山区农会长朱观喜等率农军300余人举行起义,进攻平山,起义总指挥部设在百丘田。因起义事宜泄露,农军当即撤退,平山第一次起义失败。6月16日,为策应海陆农军打击敌人,切断敌人刘炳粹团的补给线,罗焕荣联络土匪一起攻城,起义总指挥仍设在百丘田。当晚何友逖、罗焕荣和朱观喜率农军400余人分三路进攻平山。战至天亮,受强敌反击,农军败退。由于土匪的出卖,翌日,罗焕荣在青龙潭农军大部队被捕,不久,被押回国民党军的监狱,敌人对他进行威迫、利诱、严刑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1星期后英勇就义,年仅27岁。
从1924年底军校毕业到1927年6月英勇就义,这短短两年多的革命生涯,罗焕荣经历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任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军事部支队长、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军事教官、平山联防办事处军事教官、平山联防义勇军军事总指挥等职,参与领导了平山两次起义等等。一次次革命斗争,磨练了罗焕荣坚强不屈、淬火成钢的革命品质,革命性锻造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为革命事业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风范。正如李大钊所说“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罗焕荣正是靠坚强不屈、淬火成钢的革命精神,跨越了种种艰难险阻。坚强不屈、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和为革命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风范也展现了他优良的革命品质。
(三)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
1926年春,罗焕荣被派往惠阳平山农民联防办事处担任军事教官,出发前,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等职的蒋介石许以营长之职,企图拉拢罗焕荣,但他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断然拒绝了蒋介石,表现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事后谈起此事,罗焕荣打趣说:“一个营长能带多少兵,惠阳的农民军有三千人之多,比当营长阔气得多。”
1927年秋,在领导平山农民武装暴动中,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以恢复自由和重赏为条件,引诱他劝农军交出武器,他不仅不为所动,反而暗中托人带出纸条,叮嘱农军要及时转移枪枝,千万不能落在敌人手里。敌人无计可施,只好对他施以酷刑,罗焕荣昏迷过去仍不屈服。最后,敌军只好将其秘密杀害于平山石公爷墩场坑。
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蒋介石的高官利诱,还是被捕后敌人的软硬兼施、威迫利诱,罗焕荣都毫不动摇,始终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人生信条,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宁可“用头颅守护信仰”;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磨砺,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从而谱写了视死如归的英雄壮歌,这无不体现了他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理想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罗焕荣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正是他优良革命品质的体现。
二、罗焕荣优良革命品质的现实意义
优良的革命品质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动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克难奋进、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能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竞争力,激发人民热爱党、热爱民族与国家,最终增强党的战斗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竞争力。
罗焕荣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留给我们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等优良的革命品质是永恒而宝贵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学习和弘扬罗焕荣优良的革命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和继承罗焕荣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时,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以百折不挠的坚强精神,挺起脊梁、奋起抗争,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史诗。
百折不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近百年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千难万险、历尽艰辛,是由罗焕荣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人凭着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国民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凭着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时期,也是我们党,充分发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新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党的成长之路充满着艰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成功的背后熔铸着百折不挠的精神。
今天,我们必须坚守初心,学习和传承罗焕荣等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以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时刻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学习和传承罗焕荣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
钢铁在锻造中才能更加坚硬,政党在锻造中才能更加顽强。自1921年7月诞生以来的98年历程中,我们党历经了革命性锻造而浴火重生,历尽苦难而练就了淬火成钢的品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改革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证明,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在革命性锻造锤炼而成的淬火成钢精神品质,正逐步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利器”,逐步成为国家强大的“武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错综复杂,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因素千头万绪,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尖锐而严峻等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在历史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充分发扬坚强不屈、淬火成钢的革命精神,传承我们党在革命中所锻造的坚强意志,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学习和传承罗焕荣坚如磐石的革命理想信仰
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革命理想信仰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挑战,凝聚民心群力,找到正确道路,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政治优势。坚定的革命信念激励共产党人有着更高的境界、觉悟和担当,能承受和乐于承受一般群众所不愿也不能承受的艰苦工作、艰苦环境。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坚强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
革命时期共产党员面临了生与死的考验,和平建设时期经历了顺境与逆境的考验,改革开放时期面对着各种利益冲突的考验,当前面临的考验更大,更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越要具备有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坚定不动摇的革命信念,才能在各种艰苦环境下战胜困难,不断取得胜利。
“信念从哪里来?来自于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新时代的辉煌序章证明,唯有激活红色基因,鼓起信仰风帆,我们才能在繁重任务面前挺起脊梁、敢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坚定前行。”既然我们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选择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那么,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我们既不会改名换姓,也不会放弃信仰;既不会改旗易帜,也不会走歪路邪道,而是要时刻学习和继承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优良的革命品质和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三、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新的历史征途中,让罗焕荣等先烈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和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等优良的革命品质融入我们的血脉,转化为我们的红色营养,代代相传,成为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