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政治文化与党的形象的建构①

2019-02-19任彦

实事求是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党法规党员干部

任彦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科社部 北京100091)

从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来看,政党形象是影响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政党都希望拥有良好的政党形象,得到民众支持,获得或巩固执政地位。对中国共产党自身而言,党的形象建构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 9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P92)维护良好的政党形象,是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诉求,是提高政党认同的重要方式,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党内政治文化与党的形象的关系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政治系统的深层次结构,政党政治行为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外部表现。“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党建总格局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每一种建设的背后都蕴涵着党内政治文化的因素,都受到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2]因此,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的形象。

(一)党的形象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外部表达

政党形象(Party Image)这一概念是英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沃拉斯首先提出的,主要强调政党形象与政党选举、投票的联系。政党形象既是政党内在本质的传递,也是民众对政党理论与实践的主观认知和评价。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简称党的形象。党的形象“既指能够引起公众思想和情感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员、党组织的一切活动等客观情形,又指公众对上述客观性情形为基础形成的某种主观评价。”[3]

良好党的形象既是宝贵的政治资源,也是政党实力的独特彰显。党的形象的背后是党的影响力与凝聚力的外部展示。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标识,党的形象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外部表达。党内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历史积淀,体现了党的建设发展水平。既然党内政治文化是规范政党行为和塑造政党形象的基础,那么从党的形象可以观察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状况。从客观性方面看,党的形象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只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质,党的良好形象就能得到维护。事实证明,建党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依然保持光辉的形象。党的光辉形象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汗水铸造的,是由许许多多以李大钊、方志敏等为主要代表的革命先烈和以王进喜、焦裕禄为主要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共同塑造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外部的光辉形象可以反映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与健康。从主观性方面看,党的形象作为民众对党的主观认知和评价,是感性与理性、先进与落后多因素的混合。党的形象主要从党员整体与个体得以展现,作为拥有8 9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透过党员个体反映出来的党员形象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如一些党员干部背弃理想信念,在糖衣炮弹攻击下迷失了自我,触犯了党纪国法,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二)党内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党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4](P23)政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习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是党性宗旨的外在表现,反映党的整体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生态既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觉悟、作风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体现党的作风,反映党的形象。改进党的作风,维护党的形象,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5](P74)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阐明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关系。党内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串联党内政治文化与党的形象的重要纽带。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简称,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奉行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政治评价等基本政治取向,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子系统。从本质上看,党内政治文化是一整套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土壤,是政党政治行为的深层次结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是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是塑造政党形象的内在支撑。党内政治生活是展示党员干部形象的重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形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维护党的形象的重要途径。政治生态反映党的作风,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如果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党内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党的形象就好;反之,党内政治文化庸俗落后,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党内政治生态乌烟瘴气,党的事业发展就会受制约,党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党内政治文化作为灵魂,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深层次力量。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也是建构良好政党形象的基础。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建构良好政党形象的内部工程。

二、影响党的形象建构的深层次因素

党的形象是主观与客观、整体与个体、应然与实然、相对稳定与动态发展的内在统一。政党形象不仅反映政党的内在本质,也反映民众对党的整体性的主观认知。从客观与应然上讲,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内在本质是先进的,具有先天良好的形象优势;从主观与实然上讲,中国共产党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理想的形象与现实总会有些差距,而且民众的认知也不完全一致。建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努力,积累了良好的、稳定的政党形象。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执政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党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与考验,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通过党员的行为和形象反映出来,如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涣散,党性宗旨意识不强,不信马列信鬼神;思想有惰性,不思进取,习惯性地用老经验、老办法去解决新环境下的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问题,对群众诉求不管不问,或只做表面文章。一些党员干部生活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贪图享乐,生活奢靡。一些党员干部搞官僚主义,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往往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于一身。”[6](P162)这些党员干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损害了党长期树立的良好形象。

影响党的良好形象建构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比如西方社会多种思潮的影响、国内社会转型的冲击、党的建设薄弱环节、政党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民众素养等。但是,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政党主体内部。党内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完善。这需要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方面协同推进。而其中,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政治建设不到位,主导政治生活的灵魂出了问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7](P18)党的形象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共性。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和政治生态的土壤,党内政治文化是问题的根本。既然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问题,那么原因可以回到党内政治文化中寻找。而党内政治生态反映党的形象,党的形象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可以从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中去寻找。从根源上看,党内政治文化受到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腐朽落后政治文化的影响。所以,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助力良好政党形象的建构。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建构党的形象重要途径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深层次建设,影响和制约着党的形象建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建构良好政党形象的重要途径。

(一)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坚持,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天滋养,成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提升。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这是对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重要概括,也为共产党人树立了看齐的时代标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为了更好弘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应凝炼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与光荣传统,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精华,实现言简意赅的表达,便于共产党人内化于心。同时,要积极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加强党员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保持严格自律意识,树立优秀党员的时代典型,并辅以动态监督与引导,让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行为模式。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内核,为建构良好的政党形象提供精神支撑。

(二)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约束

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制度的支撑。建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围绕党章、法规、制度以及党内规范性文件等形成了较完整的系统。党内法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约束党员干部以及党组织的行为规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是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和建构良好政党形象的制度约束。随着时代发展和党建实际情况的变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巩固、清理和完善。党章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党内根本性的法规,是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依据。党内要营造尊崇党章、维护党章和贯彻党章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要熟悉党章,内化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章程。全面清理和完善党内法规,提升党内法规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协调党内法规与各项法律的关系,确保党内法规制度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教育和宣传,将正面普及宣传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党内法规制度的重要性。注重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增强党内法规制度的约束力,使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制度有所敬畏,以便更好地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从而更好推进党内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硬约束。

(三)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

领导干部是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党内政治文化状况的主体标识。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党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领导干部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起到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党的形象是通过无数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行体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党的形象。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对普通党员和群众产生强大的引领作用,如果领导干部素质好,作风清正廉洁,普通党员就会效仿,党内政治文化就会健康,党的形象也就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示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带头反对“四风”,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应该像党中央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依法依规行使权力,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为其他党员作出表率。同时,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自律,又要管好身边人;既要修身立德,又要勇于担当;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努力做良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维护者和党的形象模范践行者。

(四)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反映党的作风,反映党内政治生态,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保证。选人用人影响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形象建构。选择什么样的党员干部,既反映党内政治文化的状况,又直接制约着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方向,从而影响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导向正确,选人用人风气才会正,党风政风才会正,党内政治文化才会健康,党的形象才会好。因此,要严格选人用人制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突出政治标准,将理想信念坚定作为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考察干部的道德操守;坚持实干标准,注重做实事、能担当、出实绩的导向;坚持清正廉洁标准,注重干部作风与廉洁纪律。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政治坚定、品行端正、能力突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有实现理想的舞台,以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之风引领党风、政风,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政党法规党员干部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