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特色,冲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2019-02-19谢冠华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水平一流办学

谢冠华,詹 勇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共十九大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描绘了新蓝图,开启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征程。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双一流”战略的引领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办学特色、以贡献求发展,同时也要抓住机遇,提高办学实力,向“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迈进。因此,“强特色,冲一流”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审视内外部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发展定位,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现状

高水平大学主要是指那些科研能力较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影响突出、发展潜力较大,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有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或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学。我国目前共有221所高水平大学,其中117所为地方高水平大学。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实力与水平,名副其实排列在地方高校的“第一方阵”,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建设什么样的高水平大学、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已然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关键词检索,对2015—2019年的知网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主要从政策环境、内部关系、目标路径、国际比较、省域个案等方面进行研究。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地方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有学者深入分析建设高水平大学所具有的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从国际比较来看,建设高水平大学是世界高教强国的成功经验;从国内现状来看,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是高教强省的核心内容。[1]同时,随着国家“双一流”的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又迎来了崭新的政策空间,力争成为“双一流”高校或学科建设高校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和目标方向,但目前仍存在结构性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2]建设高水平大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牵涉面广。有学者认为需要处理高水平和有特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结构与培养质量、平台建设与团队聚合、队伍建设内培与外引、区域定位与国际战略、文化传承与创新、内部治理与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与效益提升、事业发展与师生发展等十大关系。[3]也有学者认为,要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术与行政关系。[4]还有学者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组织的复杂性,从认知、关系、结构三个维度分析,提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框架和路径。[5]

从现有出台高等教育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的省份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先行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种典型建设路径,即北京市的平台建设模式、上海市的学科建设模式和广东省的“双重点”建设模式。[6]其他省份如江苏省面向全省所有本科高校,采用“专项”加“综合”的框架方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7]汪霞为江苏省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指出了路径,分别是推进高教强省,重点扶持,协同稳进;优化学科结构,抓重点、做亮点、创特色;拓展谋才聚才思路,广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8]有学者认为,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存在发展定位偏差,应聚焦比较特色优势;存在功能定位偏差,应聚焦人才培养;存在自我优势认知偏差,应聚焦地域特色,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基于多元性评价机制的资源配置作为手段、办学特色发展作为引领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路径。[9]高水平大学建设还需要有国际办学的视野,借鉴和利用国际高等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如英国卓越教学框架、美国ACI和综合国家战略、德国“卓越计划”的做法和经验,这能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10]

二、“强特色,冲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需求

总体来看,地方高水平大学对地方一般性大学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与国家一流大学不同的是,更加强化地方特色,偏重地方重大需求,偏重应用创新研究。建设什么样的高水平大学,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1]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破解“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2]这无疑给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必将进一步激发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强化办学特色的同时,向“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奋斗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因此,“强特色,冲一流”,二者本质一致、一脉相承,整体统一于其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实践,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 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重要的国际经验表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离不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有力支撑。许多国家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振兴经济,提升国家实力的战略举措。如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2007—2012年战略规划》《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规划》规划了未来10—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绩效,在科技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英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高等教育白皮书》《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英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举措,力争成为全球教育的“领头羊”;加强大学支援地方经济的工作。日本出台《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大学结构改革方针》《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法》《教育振兴计划》,计划在10年内建成30所“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卓越中心”COE,创造大学竞争性环境。[13]面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贡献力量”。[1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来支撑。国家启动的“双一流”战略,必将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责无旁贷,要以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强特色、冲一流”,提高办学质量,提供更多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

(二) 地方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需求

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眼高质量发展,提力加码,出台政策举措,推动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广东省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台《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冲一流”建设高校以“冲一流”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扎实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设高校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服务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等重大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1—2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前列,若干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增1—3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75个以上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8个以上学科进入前1‰;新增国家级奖励8—12项。”[14]广东工业大学入选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对照一流学科建设指标要求,加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5个“冲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1—2个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学科水平,从而带动全校其他学科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加速发展。①

(三)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各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更加紧迫更为繁重。广东工业大学自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全校上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以非常规手段实现了非常规发展。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重大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主要办学指标均实现倍数增长,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但是对照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指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学科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还不多,特别是截至目前还没有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平衡,高层次人才数量还不充足,高水平/颠覆性成果还不多,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都是制约学校“强特色、冲一流”的瓶颈和短板。因此,要实现一个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发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才能产生出更具显示度的办学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有跻身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的可能。

三、“强特色,冲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挑战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艰巨工程。得益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驱动,经过各方努力,广东工业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研经费、平台建设、科研创新、专利申请、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等方面,自己纵向比较,已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果成效,但要达到“强特色,冲一流”的办学目标,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关隘要夺、不少险滩要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高层次人才、高端平台总量仍不足

一流大学的一个基本评价指标就是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平台的数量。高层次人才,一般指顶尖学者,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省市特级专家、教学名师等;高端平台主要指国家级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以及省部级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工程中心等。[15]“强特色,冲一流”,学校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平台;与一流大学相比,必须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建设高端平台。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后,广东工业大学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理念,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成效明显。全职院士团队引进实现零突破,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引进增长3倍多,达127人,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引育增长近4倍。省级以上创新团队新增6个,获首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高端平台建设方面,新增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零突破。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长3倍,达到75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1个。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②虽然广东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和重大团队、高端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数与建设一流大学的指标要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因此必须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加强建设。

(二) 学科“大兵团作战”体制机制建设较为滞后

学科水平的高低事关办学实力的强弱。“强特色,冲一流”至关重要的是加强学科建设。“这里的学科建设是基于国家、省部重点学科为龙头为依托的学科、学科群建设,更关注和重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和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15]广东工业大学经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现拥有全省4个攀峰一级重点学科、6个优势一级重点学科、5个特色二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学科先后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B档以上的学科有6个,其中控制学科获A-,居全国前10%;机械学科获B+,居全国前20%。③但从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来看,广东工业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组织行为模式,与学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根据学科建设的新规律新特点,按照“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原则,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推进学科“大兵团作战”,实现学科大团队大协作。学校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模式和路径依赖,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责权体系、绩效评价、制度规定等方面入手,破除学科壁垒,在促进团队作战的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加强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力争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

(三) 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强特色,冲一流”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重大需求,深化科研体制创新和管理机制改革,汇聚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进一步提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能力,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工业大学发挥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围绕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学校在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物联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学校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发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办学优势,坚持“一体双责三延伸”④的创新理念与机制,搭建更多具有“造血”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努力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近些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近4亿元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元,孵化企业百余家,服务企业千余家,累计已与100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人才合作,带动产业增加值超20亿元。[16]但是与国家“双一流”大学相比,学校还缺乏一批具有国家和区域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只有从政策、机制、人才、平台等方面全方位高标准推进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支撑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指数。

四、“强特色,冲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路径

高校应以“强特色,冲一流”作为发展战略定位,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成果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任务,以更超前的意识、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动办学实力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能力同频共振,实现互促共赢。

(一) 坚持学科龙头地位,加强高水平学科建设

高校要以“强特色,冲一流”为指向,面向产业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术前沿,做强做优传统学科,着力建设一批高峰学科;同时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需求,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使学科建设结构更优、水平更高。广东工业大学应进一步实施“重点建设、错位突破、分类实施、统筹协调”战略,推进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扶持学科分类分层发展,提升学校学科发展整体水平;围绕“大兵团作战”方式,构建学科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创新机制,建立交叉融合的学科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着力在先进制造、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方向建设一批目标任务明确、领军人物突出、人才梯度合理、团队分工有序、流动机制完善的跨学科、跨学院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在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着力加强新工科建设,推进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智慧能源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新工科平台建设;加强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和科研条件建设,打造学科建设新增长极。⑤

(二)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特色、冲一流”的关键因素。高校要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机制和举措,加强精准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强现代人事制度管理,释放人才活力,激发人才创造力。广东工业大学应围绕学校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和汇聚顶尖人才,提高青年拔尖人才在引进人才中的比重;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加强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保障,完善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薪酬体系,优化凝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调动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完善中青年人才队伍发展支撑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富有学术潜质的中青年人才,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

(三) 坚持质量和贡献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校应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扎实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促进学科、人才、科研、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广东工业大学应进一步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和核心技术的重大需求,完善以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以团队为单元的资源配置与考核评价机制,树立“大学科、大合作、大项目、大交叉”的观念,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生长的科研组织形式,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链式协同机制,打造一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本全过程参与学校应用型科技研发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考核制度,探索教师技术入股参与创办科技企业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引导和帮助教师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对接资本、实现产业化。⑥

(四) 坚持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供给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供给能力。广东工业大学应继续坚持以“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多专业融合模式创新,培养新工科人才。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就是典型模式,从全校6个理工类专业中选拔学生,组建成班,面向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称之为机器人界的“黄埔军校”。广东工业大学还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依托优势学科、科技龙头企业、协同平台,开设创新班、科技金融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培养多样性创新人才;深化一个专业多套培养方案改革,处理好培养目标统一和个性化培养的关系,着力解决大规模本科教育同质化问题。

(五) 坚持高水平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合作深度和广度

高校应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利用更多国际高端的教育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真正把国际化转化为提升办学质量的新优势新动力。因此,广东工业大学应继续推进以“学科为主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促进学科和团队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打造更广阔的国际化平台;支持优势学科及基础好、国际化建设内生动力较强的学科,持续与世界一流学科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长效的国际科研合作机制,组建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对接国际一流技术,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同时推动学科、专业开展国际等效的评估和认证,扩大学生交换、联合培养和学位联授规模,完善和拓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注释

①⑤⑥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整体建设方案。②③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校第六届“双代会”第一次会议学校工作报告》,报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

④“一体”是指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指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高水平一流办学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