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9-02-19朱凌云

社科纵横 2019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互联网+思政

朱凌云 张 元

(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智能网络时代的文化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深刻和久远的。一方面,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智能网络时代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取向,影响着内容与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教育文化是高等教育本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与灵魂塑造者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文化,应体现着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精神追求,应汇聚着大学教育求真、求善、求美和求圣的最高价值追求。随着智能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的技术应用走向“互联网+”教育的全面融合时代。知识爆炸、技术创新、思想交锋、文明冲突时时刻刻在大学生的虚拟和现实生活中演绎着。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威化轻内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已经显得苍白无力、黔驴技穷。因此,探析“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因需施教理念及其内在逻辑,对于整合高校思政课教育思想资源、创新教学文化、完善教学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问题:智能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不足。在教育供给侧方面,教育理念落后于智能网络时代发展,思政课教师提不起教育教学的兴趣和激情,体验到的不是教育的成功、智慧和幸福,而是无奈、艰辛和挫折。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显性灌输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只把自己当作单纯的“教书匠”,或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面对学生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对于信息化下的教育变革应对不力,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课堂设计缺乏活力与激情,师生互动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触动心灵与认知现实的需求,科技感缺乏,无法满足智能网络时代“数字土著”学生的求知偏好,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大打折扣的。

(二)大学生“数字原住民”需求侧无法满足。在教育需求侧方面,课堂教育教学文化没能及时调整适应信息化时代受教者的思想性智慧化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土著”特点的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趣味性和科技感发展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使学生尝到的不是求知的乐趣、心灵的鸡汤、成功的喜悦和关爱的情怀,而是学习的枯燥、无味、痛苦和失望。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沉浸日益深入,“数字土著”(指80、90、00 后及其以后出生的年青一代人)一代代成长起来,他们的学习风格、认知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模式与传统学生存在根本性区别。表现为:一是喜欢使用“度娘”等搜索引擎来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而缺乏刻苦记忆知识体系的兴趣;二是较关注微观局部具体问题,而缺乏宏观整体抽象的思维;三是崇尚自然主义自发倾向,不愿意进行理论和抽象思维;四是较关注具体事务解决,较少系统理论知识储备;五是更习惯双向互动,要求课堂参与和主动发表观点凸显个性化教育教学需求;六是更关注个体性活动,而对群体性活动兴趣较低;七是更依赖于新媒体所构建的境象环境教育教学,而厌恶于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数字土著”一代的崛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体验方式、以及价值需求的变化,才能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

(三)意识形态之争愈加复杂激烈。智能网络时代各国主流意识形态之争日趋激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承压中,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单一向多元综合要求提升、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移、从知识建构到价值引领、从教育教学质量到注重教育教学影响力、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从显性到隐性、从现实到虚拟、从体系到碎片、从学校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如何及时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新挑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如何实现在多元思潮中鲜明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可谓意义重大而影响长远。困则思变,变则恒通。因此,借鉴国内创新教育思想,探索建构“互联网+”智慧教育的理念与模式,适应新一轮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建设要求,实现以教师教育“教学为本”向学生“笃思为本”的实效转变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破解: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因需施教理念

中国古代有着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教育传统,《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古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追求受教者把所学的道业运用于生活中并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提升自身道德和生活的境界,这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学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智慧之花”绽放的过程。这种古来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法,依托着当今日益沉浸的互联网技术魅力,将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盛开出不可替代的智慧之花。

(一)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因需施教理念是尊重个性差异和需求的,它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厂式”批量化教化模式,在尊重个体的唯一性、差异性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教育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更加注重于多样性、包容性、交互性、和真理性;而学生得益于主体地位的提升,其学习的内生动力和求智慧的欲望也得以激发,教学相长尤为有益。

(二)回归本真,唤醒灵魂(思想)的意义。基于智慧教育的因需施教理念则更加尊重教育的真谛——唤醒灵魂(思想)的意义。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有个著名的观点: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需施教建构的智慧教育正是追求这种“在一定时空框架下利人利己的善益(Goodness)”[1],是一个不断用知识、技能唤醒灵魂“善因”以求“共善”的过程,也是古老中国教育思想所追求的至高目标,更是智慧教育的精神内核。

(三)共享智慧,提升交互体验。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因需施教理念,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建构智能化环境和平台,通过提升交互式体验,引导和发现各自的智慧,并共享智慧的和合之美,以此来满足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时代需求;满足师生由单边式向双向互动式、由注重理论习得式向知行合一养成式教育变革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建构: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反映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具体指导要求,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法则。来自于供给侧的因需施教理念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时代的思智慧教育教学需要,其原则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生本教育”。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提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教育教学艺术应遵循的最高准则。因此,应强化教师“导”者的职能,弱化其“演”者的角色,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因需施教并充分考虑课堂智慧学习的氛围和情境、方式与手段,构建出“生本教育”的课堂,在充满张力和平衡中呈现出课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另外,以学生为本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教育教学环节设计,要在政治思想魅力与社会实用取向两个维度上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建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锻炼创新能力,从而在心灵深处绽放智慧之花。

(二)自主交互式多元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需要通过教学环境的建构把间接知识转换为自身直接体验而获取的。然而,“教师权威主义盛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交互性受到阻碍。交互性要求师生双方要相互尊重,切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强加给对方,以实现一种致力于教化主客体相互理解、合作、和谐共生和共存,以及共同创造的交互意识和精神思想。”[2]因此,自主交互式多元化学习有两个基本特征:一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者是通过对自身体验到的价值意义来学习领悟知识的。二是学习不仅是个体的行为,也是一个与环境亦或与他人互动的过程,所以学习又是交互的、社会化的。因此,智慧教育教学原则尤其强调建立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上甚至是人机互动上的个性化学习、群智化学习、泛在学习和沉浸式情景体验学习等自主交互式多元化学习方式。通过类如对分课堂、情景体验等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与“行”的统一。

(三)健全优化激励包容性评价方法。思政课智慧教育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以思想激励为主,是基于参与度、热烈度、精彩度、达成度、专注度的多元性过程评价原则,更侧重于养成导向教育。因此多元化评价对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技能和课堂导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对思政课智慧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思政课智慧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现智慧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与学的交互智慧发展。

(四)促进认知体验与行为信仰的圆融统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从本质上就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价值观教化过程。国家在开设的意义制定中更注重于知识建构基础上价值观建构,因此它需要一个认知体验与行为信仰的圆融统整原则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因需施教理念下的互联网+智慧教育就是在“求知”与“求善”目标下,教师借用信息化媒介,高超的设计多样化的“导与演”的场域,在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情境体验中,在课内外提升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聚合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互联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