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回顾性研究
2019-02-19蔡雨阳谭天宇施莉莉
蔡雨阳,谭天宇,施莉莉,黄 红
转化医学的概念在2003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Zerhouni全面阐述后[1],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关注,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一个新起步点和着力点。我国转化医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转化医学研究发展迅速,早在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召开首次“转化医学国际会议”,探讨转化医学在各学科领域中如何开展;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纷纷建立起转化医学研究院,召开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传播其理念[2]。政府也将转化医学纳入了《健康中国2020》科技支撑战略,增加了政策引导和对生物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科技部在《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全国建立若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转化医学学科发展[3]。尽管如此,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要促进转化医学的全面发展,必须培养出我国转化医学尖端人才,所以建立起转化医学背景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作者以文献研究的方式,检索了我国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医学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为我国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建议。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库及检索策略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进行文献检索,辅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补充检索。首先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献资料,采取高级检索策略,选取“主题”作为检索字段,检索词为“转化医学”和“人才”,逻辑关系为“并含”,选择精确匹配,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7月24日。共搜索到文献201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然后采取同样的检索策略对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字段为“主题”,搜索到文献269篇。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将国内研究转化医学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法、出现的问题、模式的探讨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排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排除消息、会议报道,根据文献探讨的内容进行分类。从文献发表的年限、单位、地域分布、文献主题内容及具体的培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
1.3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首先对检索到的文献题目进行初筛,然后对筛选后文献的摘要进行阅读,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再对可能纳入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以确定是否纳入。
1.4 纳入文献 根据纳入标准并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共纳入109篇文献,其中91篇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篇来自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 结果
2.1 文献时间分布 从文章发表的年度看(表1),在中国转化医学背景下,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起步较晚,文献较少,最早发表于2010年。虽然转化医学的概念早已经进入中国,但国内对人才培养的研究全部集中于近9年。平均每年发文12篇,2012年达到最多的27篇,占总数的24.8%。
表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2 文献主题内容分析 按照文献主题内容进行分类归纳(表2),概述在转化医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现状文献50篇,从国家、经济、具体领域等角度阐述了转化医学下人才需求、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献32篇,其中17篇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转化医学下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27篇,其中13篇针对转化医学学科建设而提出。
表2 文献主题内容分析
2.3 学科领域分析 在纳入的109篇文献中,43篇是在具体的学科中提出的人才培养,分别在20个不同的学科中,其中中医药学8篇(18.6%),病理学6篇(14.0%);另有在各个学科领域背景下的文献,具体有皮肤科、精神科、儿科、妇科、肿瘤科、口腔科、检验科、肝胆外科、介入超声科、康复医学、针灸学、神经学、分子生物学、法医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诊断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学科领域。
3 讨论
3.1 目前转化医学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1 转化医学平台发展不均衡 目前各地已经建立起多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或基地,但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相对缺乏。部分医院内部医学人才缺乏开展转化医学的相关知识,转化医学内部团队构建少,与外部医药健康相关企业联系少,只是简单地将转化医学团队建设等同于普通团队建设[4]。同时,由于国家缺乏统一的转化医学平台建设规划,各层次的转化医学中心缺乏,国内研究各自为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同时也缺乏医学信息库平台的建立,这些平台的建立可以快速推动人才培养,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1.2 转化医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在传统的培养方法中,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学生缺乏整体的概念,很难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注重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大多将基础医学的学习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实施转化医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而往往忽略一些非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医学统计学、医学信息学等。这些课程虽然在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基本不会用到,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在如今的转化医学背景下,结合网络翻转课堂等的教学,激发创新思维[6],注重科研与临床的相互融合转化,这些工具课程的设置也显得尤为重要。
3.1.3 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脱节 目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往往将基础和临床隔离开。临床上,临床医师具有临床专业医学知识以及实际诊疗操作技能,但缺乏对于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4];而医学院校中经过长时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才可以进入临床实践的同学们,接受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导致基础与临床教学相对独立,同学们已经不能将临床中涉及的问题纵向连接。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八年制培养计划,前5年学习基础知识,在这个时间段中可以自愿申请科研项目,第六年开始通科轮转,最后两年完成专科临床实践及毕业论文。这种“5+3”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忽略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认为基础课程繁重而不再去申请科研项目,最终出现临床与基础科研脱节[7]。
3.1.4 缺乏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有着莫大的联系,因为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符合转化医学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患者的感受利于从中发现问题;同时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符合转化医学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善于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目前基础医学教学工作者,大多都是科研型专家,没有和患者近距离的接触,缺乏实际的临床经验,在讲授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医务工作者又往往注重诊断治疗,忽视了患者的感受,同样的缺少人文关怀[8]。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医学生往往也不具备深刻的人文精神,虽然在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有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但是单靠一两门课无法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3.2 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转化医学是一种强调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9],不仅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基础科研能力,因此传统的临床医学院专科型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转化医学的人才需求。因此,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the Doctorate of Medicine and of Philosophy,MD-PhD)联合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同时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医学科学家。在美国的医学院校中,目前至少有118所提供了MD-PhD培养方法[10]。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国内著名院校都相继实行了MD-PhD培养方式,但就算是在这些方案中,更多的是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为目的,也很少专门提出转化医学的理念。尖端的转化医学人才并不是仅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转化医学的理念运用其中,所以在教学培养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从而将所学临床和科研知识综合运用,相互交融。综上所述,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将是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的MD-PhD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7]。
3.3 建议
3.3.1 构建转化医学平台 各级转化医学中心。截至目前,紧紧围绕着“十二五”科技规划发展中提出的推进转化医学平台建设,国内至少建立了60个转化医学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作为“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首个国家级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开始建立,将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众多科研院所资源,并且联合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推进转化医学发展,标志着各级转化医学平台开始建立。但纵观国内各中心建立情况,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平台依旧缺乏。西部地区应提升对医学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向沿海地区看齐,共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转化医学中心是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建好各级各区域的转化医学中心对人才培养具有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各个转化医学平台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避免出现转化医学研究的“孤岛”,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医学信息库。转化医学平台不仅仅是各个研究中心的建设,还包括了各个信息库的建立,如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医疗、生物制药市场需求、医疗器械需求信息库等[11]。科研学者需要结合临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医生需要运用科研的成果解决病患,所以信息的互通尤其重要,做到中西联动,南北互通。各级转化医学中心的建立和信息资源库的完善,形成一个以患者市场为导向,整合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全面发展转化医学的格局,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3.3.2 构建转化医学师资队伍 形成转化医学思维。就目前情况,许多教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而不知临床,也缺乏转化医学的思想,要让学生学会转化医学的思想,首先要让教师形成转化医学的理念[12]。可以通过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会议引入转化医学理念,开展转化医学论坛上跨学科、跨基础与临床的深入交流,对一部分教师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让每个教师都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重视转化医学理念的培养工作。
以研究课题为中心构建转化型团队。这些研究课题大多是重大疾病相关,团队中需要团聚与疾病直接接触的临床医生,反馈患者的情况;也有进行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疾病诊断治疗中涉及的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课题组的形式,打破各个学科,各个院所,基础与临床的间隔,针对具体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团队中各个成员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促进相互的交融转化,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医学转化的过程。
增加人文教育。在基础学习的早期应建立与临床的联系,增加学生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同时,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与临床老师都应增加人文关怀教育部分[8],通过实例演练与以问题为基础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而不是单纯通过增加一门人文关怀课程片面的解决。
3.3.3 基础与临床、临床与科研的早期复合渗透培养 进行早期的科研训练。通过参观实验室,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参加学术讲座,完成基础的实验项目,打下科研基础;进行小组式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在具体的研究项目中学会科研的思路、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早期科研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科研思维,便于日后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反之也能更好的将临床问题反馈到科研中。
整合培养课程。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以器官、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将各个学科的知识集结在一条线上,便于学生对各个学科的融会贯通,提高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传达出转化医学的内涵。同时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基础等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将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系列基础知识与临床操作进行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具有基础与临床的双向意识,达到培养转化医学理念的目的[13]。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性和片面性的人才评价体系,强调能力的考核和综合素养的评估。不同于传统人才评价模式注重考核知识点的掌握,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科知识的运用和融合能力。对不同课程,如理论课、实验课,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新型考核体系可以激励和改进正在探索中的教学实践,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反馈性评价[14]。
3.3.4 贯穿转化医学思想的MD-PhD培养模式 MD-PhD培养模式来自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医学科学家培训计划,主要是为一些在科研学术上具有浓厚兴趣的医学生提供整合科研和临床的教育。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迈阿密大学等高校分别对该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多方面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科研、临床或者管理工作,其职业发展情况均优于普通的医学生[15]。所以,我国完全可以借鉴美国院校的成功经验,实行MD-PhD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必须融入转化医学的思想。目前国内仅几所院校实行了MD-PhD培养模式,科研和临床交叉进行,虽然对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两者的联系依然不够紧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为例,2011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签署了双博士培养协议,遴选临床八年制学生第7年到对方学校完成科学博士训练,获得双博士学位。许多学生经过完整的科研训练后又对临床感到生疏,或者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已经失去对科研的兴趣。在转化医学尖端人才的培养中,应无时无刻贯穿着转化医学的思想,临床和科研尽量做到不分离开来。可以提倡学生在早期的临床实践中去发现有价值科研的内容,形成从患者处发现问题、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再运用到患者的思维习惯,而不是简单的根据以往的文献确立科研题目,而脱离了实际问题。
3.4 小结 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更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继《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全国建立若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转化医学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推力。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大的转化医学平台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优秀的师资团队,并且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的培养出转化医学高端人才(图1)。
图1 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图
综上所述,本文献回顾性研究以“转化医学”、“人才”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最终纳入文献109篇,其中研究人才培养现状50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2篇,人才培养教学改革27篇。文献分析表明,我国转化医学虽已全面展开,但对专门的人才培养研究不足。目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转化医学平台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临床与基础研究脱节、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等;提出了构建转化医学师资队伍、搭建转化医学平台,提倡基础-科研-临床早期复合渗透培养,实行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的MD-PhD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但细节的培养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