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9-02-18汤怡婷杜文岭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有效途径幼儿教育

汤怡婷 杜文岭

摘 要:在幼儿园中开展红色教育,对于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中需要红色文化教育。但是,目前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普及程度仍较低。本文主要围绕红色教育,分析了红色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红色教育;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期教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关键时期。红色教育的实施要从幼儿期抓起,贯穿人的一生,而非只是中小学阶段,更应注重幼儿期的奠基作用,与小学红色教育密切联系,注重两个阶段教育的互相衔接。

1 幼儿园红色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实施红色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红色文化中贯穿了共产党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了文化自信,要从小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红色文化继承人,让红色基因融入时代新人血液。

2)继承与发展红色精神是幼儿园德育实施的重要方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园德育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是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幼儿园德育的实施必定离不开对红色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红色教育能开发红色资源,培养幼儿爱集体、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开展红色教育对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幼儿距离红色革命年代太过久远,无法感知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在当代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自私,不愿意帮助他人、不理解或尊敬长辈;心理素质较低,承受挫折能力较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生活习惯,十分娇气,怕脏怕累;攀比心理强烈,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因此,开展红色教育,让幼儿体会到在艰苦环境下革命英雄们的坚强品质和伟大精神,能够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心帮助他人、勤俭节约、爱劳动等正确观念,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常规。

2 幼儿园红色教育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1)红色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无法吸引幼儿。幼儿的知识获得具有直接经验性,是要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而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太过深远,不太贴近幼儿生活,导致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无从下手,甚至为了达成教育目的,选择过于枯燥、幼儿无法进行内化的知识内容。其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为主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因此,红色教育的开展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2)幼儿园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有偏差。教师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知识传播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权威的存在,但是当前许多老师自身对于红色教育、革命历史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完善,或者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就无法准确地传播红色文化,就不能达成红色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

3)红色精神必须与时俱进。红色精神在当代也需要继承与发展,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时代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革故鼎新,不断推陈出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挖掘其中的精髓,融入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去。继承发扬红色精神,需要教师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红色文化与幼儿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3 幼儿园红色教育的改进措施

1)围绕“红色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单元主题教育活动,遵循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本土红色资源,加以创新,将红色文化渗透入五大领域中。在健康领域,需注重发展幼儿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如从军体拳中提炼出一套简单而完整的动作教育幼儿,辅以音乐,一方面益于增强幼儿的体质,另一方面利于幼儿感受军人坚毅勇敢的精神;在社会领域,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进行认识国旗、认识国徽、介绍红色基地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幼儿感受祖国山川的广袤,使之萌发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艺术领域,进行画国旗、学唱国歌、红歌等活动,深化幼儿对红色的理解;在语言领域,讲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特别注重故事的趣味性、教育性,教师的语言需生动形象,增强故事感染力;在科学领域,设计科学的实验,尽最大可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究,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创设良好的红色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走进区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环境的隐性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如班级内布置红色主题墙,创设红色文化艺术长廊,搭建红色文化宣传栏,张贴革命先烈的照片等。另外,区角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让红色文化走进区角,不仅需要创设区角环境,还必须注重区角材料的投放,如此,幼儿才能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积累起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3)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园教师,进行红色文化的深入学习、认识,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将红色精神的文化底蕴真正融入教学中,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更好地实施教學。

4)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单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为幼儿增加更多学习的渠道,利用本地资源切实加强对幼儿的红色文化教育,如邀请社区中的“老红军”和小朋友们讲讲革命故事。幼儿园积极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经常去红色基地参观,给幼儿讲革命英雄故事,实现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

5)结合重大节日和活动,深化红色教育思想。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红色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红色教育内容,以幼儿园文艺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为红色教育的契机,结合本地红色资源,运用参观活动、户外实践活动、情景表演、谈话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体验和感受,让幼儿从多方面感受红色文化,如举办幼儿园文艺节,发挥家园合作的优势,为小朋友准备军装等道具,排练小品,或清明节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教师带领幼儿去烈士陵园扫墓、献花,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之情等。

6)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幼儿生活在一个大信息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因此,在进行红色教育、发扬红色文化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这一资源,发挥其优势,搜寻各种资源,搭建红色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正能量,对幼儿进行红色文化的熏陶。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网络普及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导幼儿正确识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用红色文化坚决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诱惑。

总之,幼儿园红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不仅仅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小埋下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让红色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概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吴爱萍.如何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90.

[2]张娟.论红色教育在幼儿生活、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62+164.

[3]李晓君.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对幼儿的红色文化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9(08):78-79.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有效途径幼儿教育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