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分析与发展现状探究

2019-02-18韩双军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发展现状

韩双军

摘 要:馆藏文物一般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因其年代久远且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保存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保障馆藏文物具有良好的保存环境,也是实现对馆藏文物长久、妥善保存的根本前提。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资料,重点针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发展现状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研究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时间较短,缺乏较深厚的研究基础。但随着近些年我国对馆藏文物保护力度的逐渐加大,人们对维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由此也产生了各种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本文可在有效丰富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优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提供指明方向。

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分析

1.1 温湿度

温湿度是构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关键要素之一,对馆藏文物的保存程度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则极有可能导致馆藏文物尤其是纸质古籍、书画等文物出现干燥开裂或是发霉腐蚀等现象。而对于青铜器等馆藏文物,如果其长期被保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则会加速文物氧化,使其出现严重的锈蚀、霉斑等问题,因此保障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极为重要。根据我国当前相关规定要求,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应当在15℃至20℃之间,相对湿度应当在45%至60%之间[1]。

1.2 有害气体

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周围空气同样也会对馆藏文物保存效果产生直接的影響作用。对于纸质类馆藏文物如古籍、书画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过高,则会对纸张造成严重腐蚀,使得纸张出现泛黄、变脆、易破损等各种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博物馆因其自身不断发展,馆藏文物数量越来越多,故而积极开展各种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虽然其能够为馆藏文物保存提供更充足的保存空间,但因其使用的涂料、油漆以及建筑材料等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硫化氢等物质,使得馆内有害气体含量逐渐加大。而当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有害气体的生长、扩散速度将会明显加快,进而极易对馆藏文物造成腐蚀破坏等不利影响。

1.3 微生物

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微生物也会对馆藏文物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受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潮湿闷热的影响,各种细菌、霉类极易滋生,进而逐渐对馆藏文物造成腐蚀破坏。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本身材料为木质、羊皮纸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材料自身容易产生各种细菌或出现虫蛀问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馆藏文物保存效果的全面优化。

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2.1 智能调控保存环境

随着我国对馆藏文物保护、保存力度的持续加大,当前在许多博物馆当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调控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实现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的灵活调控。例如我国博物馆中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变频空调的全覆盖,其通过智能变频空调,可随时调整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有效控制环境温差。另外,在湿度控制方面,除了可以采用加湿器或除湿器之外,目前也有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板材,其采用植物纤维制造而成,具有自主调节空气湿度的优势功能。博物馆利用此类材料制作橱柜等,即可对馆藏文物及其保存环境的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对于部分极为重要的馆藏文物,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当前也能够主动采用密封性良好的铁质橱柜对其进行单独、专门保存,使得馆藏文物保存的“小环境”可以始终维持恒定的温湿度,进而为长久、妥善保存馆藏文物创造良好条件[2]。

2.2 科学监测保存环境

在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及其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先后出现了众多用于精准监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技术手段,其监测对象也从以往的温湿度逐渐发展为有害气体、微生物等等。例如我国眼下已经有博物馆通过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局域网等优势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智能监测仪器设备,搭建起完善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在数据传感器和智能监测仪器设备的作用下,系统将自动定时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气体中有害物质含量等进行准确测定,并及时将监测结果传输至监控中心。依托可视化技术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展示在工作人员面前,使得馆内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当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处理。从根本上避免馆藏文物出现破损、腐蚀、霉变等问题。

2.3 保存环境评估分析

现阶段我国先后有众多研究人员投身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成分的研究,旨在通过探究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各项成分,科学评估保存环境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进行提前预判。例如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博物馆在建设、美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时,如果使用石灰石材料,当环境内空气中的颗粒物质含量较高时,则极有可能与石灰石发生反应出现硫酸盐化现象,进而对银器、青铜器等馆藏文物造成一定腐蚀,使其颜色发黑并出现斑点等情况[3]。因此在对此类馆藏文物进行保存时,不应采用石灰石材料作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建设材料。另外,人造板等现代型材也会散发一定有机物,其对馆藏文物也有可能产生腐蚀影响,因此通过积极分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及其使用材料的各项成分,判断其对馆藏文物保存的具体影响,对于优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与保存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束语

综上,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有害气体、微生物等均会直接影响着馆藏文物的整体保存效果。因此我国需要继续加大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优化力度,灵活运用各种智能控制技术、监测技术,并落实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评估分析,使得我国馆藏文物均可以得到妥善保存。

参考文献

[1]任文栋.张家界馆藏文物保存状态分析及其防护技术[D].北京化工大学,2018.

[2]李鸿.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15):227-228.

[3]綦小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中国民族博览,2016(05):224-225.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发展现状
浅谈馆藏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物中观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三国文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馆藏文物在展览过程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