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9-02-18刘润潘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以生为本合作

刘润潘

【内容摘要】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它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实施生本教学,营造了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内在潜能得以发挥。生本教育也因此走进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让人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关键词】生本教育 以生为本 生成 合作

引言

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工作20多年,一直以来都认真地去探究、思索教育的真谛,最后,彻底改变笔者的教育理念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性教育、与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人”的教育与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本出一处,生本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这些理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教育。

一、生本教育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反思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的一项由课题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其核心教学理念“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笔者实施生本教育已有一段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曾遇到许多的问题,现归纳如下:

1.化解学生的疑虑,赢得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笔者初实行生本教育时,满腔热情,抽空辅导学生的前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课堂上让学生们讲解题目的解法,刚开始学生与老师都满腔热情,觉得这方法新鲜,感兴趣。然而两周过后,笔者的生本课堂只流于形式,还有同学在周记上反映,她对近来的数学课的不满,她明确指出,近来的数学知识都是她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而且每节课都如此的讨论,学习内容少,优生得不到提高,讨论时,还有个别同学在讨论打游戏机的技巧。还有学生说,让同学讲是老师偷懒的表现,根据这些同学所反映的问题,笔者对同学作了调查,让他们说上好数学课的建议。由于他们深受传统的教学的影响,普遍认为知识应是老师教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自己学会的知识,学得不真实。就这问题,笔者用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本生教育,生本教育会带给我们什么,还让学生观看了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五年级数学邹涛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的VCD,观看后,他们第一反应:他们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吗?他们在课前的预习如此的充分,对圆周率π的拓展认识,对祖冲之用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从而得出圆周率π的值,这些都是作为初中生的他们都不懂的知识。这节课老师没有讲解知识,每个知识都是学生讨论交流而得到的,教师不见自我。从此笔者的学生对本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认为别人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能做,于是他们恳求老师帮助他们开展生本教育,老师不再孤身作战,与学生取得共鸣,化解了学生心中的疑虑,赢得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2.让学困生闪亮登场

为了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老师帮助学困生闪亮登场。生本教育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转化为学,生本的理念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堂展示是教学的常规。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优生们很快掌握这些常规,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经过课堂的展示,大大增强了优生的学习信心,他们越学越想学,他们为了在课堂展示自己才华的那一刻,课后下足功夫,把知识学好,学深,学牢。然而还有一大部分学困生他们永远退居学习的二线,他们受以前教育的影响,学困生觉得,知识都是听来的,不是自己探究而来的。由于信心不足,他们上台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不多。对于这部分后进生,需要老师进行特殊的前置辅导,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长期跟踪辅导,防止这部分学生再次成为其他同学的“陪读”。

例: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同学们顺利地学会了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复习课前,笔者找来一较很少上台发言的同学,让他计算这一题,已知x、y满足方程组:

求x+y的值。

经他一番苦解,还是把x,y的值求得(x,y的值都是分数,对于一位学困生来说,难度增大)再把这x,y的值相加从而求出x+y的值,这时笔者笑着告诉他,有一个方法不用求x,y的值也能求x+y的值,他喜出望外说:真的?笔者提示,观察①式与②式中x,y的系数和,是否可以先把①式与②式相加再除以他们的系数和?经他一试,哗!他很高兴,原来方法可以如此简单。于是笔者说:“你上课讲解这方法,好不?”他又想又怕,想了想说:我怕,笔者鼓励说:“不怕,有老师在!我把胆量给你。”笔者做了个给信心的动作。

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一题,已知x、y满足方程组:

,则代数式x-y=

让同学们完成。笔者观察他的题,心中暗自高兴,他不但可以自己出题,还能把举一反三,他出的这题不但可以x+y的值,还可以求x-y的值。求同学们都是用先求x,y的值,再求x-y的值的方法。他在黑板展示了自己特突的见解说,他可以不求x,y的值,则可求x-y的值,当他讲解完这方法后,同学们都鼓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表现向他祝贺,有同学还说,他这么厉害的,我怎不知道?这时,这位同学与老师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同学们哪里知道,这是老师让他闪亮登场的结果!

3.老师的无为创造学生的有为

在我们现在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口气讲到下课,学生又学会了多少?我们还生怕学生们学不懂,还在拼命的拖堂,加课时。但到了考试时,我们发现,讲了千万遍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于是我们埋怨学生没有听课,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为了让学生听课更认真,于是我们还努力备课,如何让自己的课上得更精彩,过不了多久,我们还发现,我们的课如此的精彩,为何他们还是听不明?于是下了一个结论:学生们的智力低下,基础不扎实。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治国的最高境界是“無为而治”,与此类推,我们的教学是否可以不教而学呢?郭思乐教授的“杯子边上的智慧”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郭思乐教授说:“教学的'体'就是教学的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示教学的‘用——功能,就是学生的学。这样,教学就像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越薄,装的水越多,也就是教少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以生为本合作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