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探讨

2019-02-18高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优化

高英

【内容摘要】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连接在了一起,故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一直是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自主的学习的环境,唤起其数学应用意识;如何架设脚手架,引诱学生自发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所有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文章里笔者主要是研究优化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 优化 教学方法

一、 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概念的界定

本文涉及到的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是指为初中学生所熟悉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为背景,且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依托的问题。用学过的数学方法将其解决,然后再将结果返回到实际中,不断的加以验证。实际上,最终目标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对接,让数学发挥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学校的学生生活圈狭小,对外部世界接触很少,在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对教师教学中提及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生活知识、生活常识的匮乏使学生经常为读不懂题目的意思而犯难。特别是遇到时代性强的应用题时,生活圈的闭塞,眼界的不够宽泛,更是常常令学生在题目的理解上产生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视野开阔、见识丰富,可以读懂题目,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不会将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为了解教师的态度以及真实的教学情况,从教师的角度访谈得到:(1)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师在这一份内容的教学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简单的题型喜欢采用讲授法教学。通过讲授法,学生理解掌握仍有问题的,会采用所谓专题强化的方法训练。(2)对于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大多教师都不曾深入研究,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不深,付诸实践的更少,基本处于半空白状态。(3)学校不经常组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大部分教师能把应用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讲课,但很少開展与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相关的活动。

三、 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的优化

鉴于上述的现状与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改善初中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现状。

1. 审题时对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类别进行判断,快速定位解题思路

要帮助学生精确快速地对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做出解答,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快读地对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初中数学模型进行一个大致的类型判断。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景来归类寻找相应的数学模型。一般而言,初中生常接触的数学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一般可以分为:利用不等式(组)、方程(组)、函数、平面几何、概率知识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以上任何一种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都是相对固定的。解题的关键在于迅速地对问题进行分类,随后就可以套用相对应的解答题目的思路了。

2. 利用多媒体或者相关数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其理解深度

学生由于对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所涉及的实际情景缺乏感性经验,导致他们对题目中的意思缺乏准确的把握,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或者数学活动的优势弥补学生的经验缺失,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教学时,学生对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或环形跑道中涉及的时间和路程关系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此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制作动画,让学生观看动画,分析中间量之间关系,效果证明好得多。再例如,我们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从哪里找180°,二是如何把三个角加起来。如果给学生三角形纸片模型,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它们很快就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的平角,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也可以不改变角的大小,只改变角的位置达到我们的目的,引入平行线辅助线。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经验和体验,学生也许会忘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是他不会忘记撕纸拼角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3. 教师要转变课堂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活动更为复杂多样,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指向学生的解题结果,对学生如何得到答案的过程往往不够重视。长此以往,这样的评价就会逐渐影响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面对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造成巨大伤害。实际情景性数学问题的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一起模拟生活实际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发现生活与数学的练习,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经验建立模型从而解决问题,验证结论的完整过程。重要的不仅是最后的结果更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验证结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而且经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益发浓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本文系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项课题“实际情境性数学问题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LX14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