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2019-02-18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创新建设

黄 倩

【摘 要】本文分析图书馆资源库建设中馆藏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论述应调整馆藏结构、加强特色化和数字化建设等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水平,并利用特色资源教学平台、数据挖掘与分析、社会化服务等促进特色资源的应用,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资源建设品牌,实现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特色资源库 建设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85-03

目前,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文献信息资源需要不断地补充,图书馆现有的馆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科研需求,导致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下降。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如何自建、整合、完善、更新资源库的建设,实现特色资源的创新性发展,是图书馆需要重视的问题。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办学规模、行业特色、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专业配置,对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建设,有效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资源建设方向,使用户易用、易学习、易懂,为本校、本地区提供专业性强、效率高的信息服务,促进学校的本地化和特色化教学,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不断开创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一、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现状

总体而言,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馆藏资源结构仍需优化。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亟须进一步优化。要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及特殊性原则,使资源库建设能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调整,确保资源库中的内容与时俱进,更科学、更实用、更丰富、更完美地为学科和教学所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真正达到利用资源提升教育品质的目的,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较低,图书馆又缺乏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教师的个人优秀资源不能及时上传与共享,因此导致资源长期被搁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另外,图书馆在资源的数字化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未能让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特色资源的建设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心血,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到教学课件的设计,每一项工作都渗透着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由于学校没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有效措施,因而不少教师在制作资源时有所保留,影响了资源的建设质量。为了让资源得到有效的建设和利用,图书馆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采用创新性的建设策略,让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

二、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创新性建设

(一)针对特色资源的馆藏结构调整。如果图书馆想利用资源构建特色馆藏,首先应进行竞争力分析,即图书馆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和学生需求等进行调查、汇总和分析,找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之处,然后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特色资源的建设。在进行完竞争性分析以后,图书馆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对学生而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以实用性、针对性为主。专业课的校本教材、同步练习、参考书等都可以成为资源的一部分。为了增强资源的特色性,图书馆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化考试内容采购图书。例如,图书馆可以针对全国职业护士资格考试设立一个专区,专门存放相关的权威教材和辅导用书,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另外,学生的获奖证书、优秀作业、实践报告、调研数据、实验数据等也可以成为特色馆藏的一部分,鼓励更多的学生奋发上进,促进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发展。

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对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地获取到资源,图书馆应该加大资源的入藏量。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自行编制的教材、教案、课件等。但是,这些资源仅仅是图书馆馆藏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图书馆还应该注意其他类型资源的入藏,以方便师生查阅和利用相关图书。

以护理技术的课程特色资源建设为例,图书馆除了收集教师制作的护理技术教学资源外,还应该加大对《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图书的采购力度,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护理技术专业课程的同时,了解更多教学中并未提及的内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护理技术还涉及很多临床实践的内容,如清洗护理技术、静脉注射法、心肺复苏术等。因此,图书馆还应该多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和音像资料,或者与实习单位合作进行现场教学和视频录制,让学生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特色资源库建设理念创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河池市卫生学校按照“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标准引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依托学校建设的技术优势,开发学校教育优质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传统课堂和新型课堂提供必要的支持,把国内外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经过筛选、整理、归纳存入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情境,使得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能学、辅教”功能,在辅教的同时,要充分照顾个别“能学”者和社会学习者,使得资源素材同时具备“能学”功能。

(三)特色资源库研究的创新。通过研究与分析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成果和理论,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与規格,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质量高、效果好的特色资源,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的特色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等。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但在数字化的利用上仍然存在不足。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另外,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对于学校示范性项目的申报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图书馆应该从资源的制作、审核、描述、使用、更新和评价等方面加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方面,图书馆要联合学校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让教师了解数字化资源建设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面向教师开设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培训教程,对视频录制、课件制作、文档编辑等知识进行讲解,从源头上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制作质量。在数字化资源的审核方面,图书馆可以联合教研组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通过筛选和反馈,逐步完善数字化资源的质量,避免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出现

在数字化资源的更新方面,图书馆要确保数字化资源紧扣时代脉搏,与学生的职业化发展相联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和实践需要。

三、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应用与发展

建设特色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图书馆应该把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特色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特色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医学类学校图书馆而言,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生的临床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色资源只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帮助用户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加强特色资源的应用,促进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一)特色资源教学平台。一项调查显示,医学类学生在阅读书刊时存在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兴趣不高、阅读基础差、阅读习惯不良、阅读深度不够等问题。特色资源也属于图书馆馆藏的一部分,如果学生在利用特色资源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将会影响到特色资源的利用。但是,特色资源又与其他馆藏不同,图书馆可以利用特色资源与课程吻合度高、专业性高、实践性强等特点,建立特色资源教学平台,提高特色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图书馆可以在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分类和整理相关的教学材料,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模版,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教案的设计和 PPT 的制作。第二,建立课程预习专栏,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视频熟悉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第三,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特色资源进行教学,让教师可以体会教学平台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第四,设置同步练习在线测验,让教师在平台上发布同步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在线测验,从测验结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第五,设置图书荐读模块,定期给学生推荐与课程进度相一致的书籍,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中学习,让图书馆内的纸质馆藏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特色资源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对于医学类学校而言,特色资源的数据挖掘与分析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需求,协助教研组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和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科研人员完成特定课题的申报和研究,让科研人员可以用直观的方式观察到学科数据的变化和趋势,节省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的时间。为了完成特色资源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特色资源的数据采集、统计和利用。

第一,跟踪用户使用特色资源平台的数据,统计用户的下载量、浏览量,用于平台的教学质量分析。另外,图书馆还可以根据错题率等统计教学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辅助学校教研组完善教学的进度安排和课程规划。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得到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反馈,改善自己以后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流程,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第二,建立特色资源的视频检索索引。医学类学校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因此仅仅通过课程的教学和书籍的阅读是不够的。通过对教学视频进行深度加工,学生只需要进行关键词的搜索,即可检索出大量有用的视频,而无须按照各章节进行查找和浏览,这对于巩固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供特色资源的社会化服務。201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中指出:“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服务,支持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这表明学校图书馆是有公众需求的,国家也支持学校图书馆通过多种形式向外界提供服务。学校图书馆可以参考这一举措,为社会提供特色资源的阅览和外借服务。

但是,在学校图书馆内开展社会化服务还存在一些争议,第一个问题是学校图书馆向外界开放是否能够保证校内的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应该严格执行“刷卡入内”或“登记入内”的制度,防止行为不良的社会人员入内。另外,图书馆可以规定社会人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办理借阅卡才能使用图书馆的资源。这种方式除了能够解决图书馆对外服务的资金问题外,还能对社会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第二个问题是珍贵的特色资源能否得到应有的保护。特色资源凝聚着大量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心血,这些资源一旦丢失将无法替代。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限制社会人员对珍贵特色资源的使用,引导他们使用数字化的方式查阅特色资源,在保护好特色资源的前提下,让特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其中的特色资源更是体现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开发建设能满足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等各类用户需求的课堂教学、就业指导、文化引领为一体的特色数字资源,促进使用者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便捷自主学习、支持个性化学习,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将其应用于各层次护理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医护工作的理论、技术前沿,扩大知识领域、掌握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资源建设品牌,实现特色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盘志锦.中等中医药学校图书馆现状与创新管理初探——以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图书馆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2)

[2]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EB/OL].(2017-06-03)[2019-02-22].https://wenku.baidu.com/view/44002e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d.html

[3]盘志锦.中医药类中职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4)[2019-02-22].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1/04/c_1121906584.htm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护理技术课程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GXZZJZ2016A05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 倩(1974— ),女,河池市卫生学校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图书馆创新建设
寒露
图书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去图书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