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

2019-02-18赵金信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融合现状

赵金信

【摘 要】本文从瑶族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结合入手,就瑶族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传承中存在的文化传承教育理念不明确、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硬件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有效发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振兴瑶族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瑶族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融合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44-02

文化与教育具有联动共生的联系,通过教育使文化得以传承,也因为文化让教育有更多的内涵。瑶族传统文化(本文特指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在维护民族繁荣、丰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如今也因多元文化的冲突而面临传承的难题。而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一直是保护、发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职校教育作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本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因此,瑶族地区职校教育的使命不只是培养当地人才,更重要的是承担文化传承、培养有深厚瑶族文化特色的技能人才和文化传承人。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国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切实承担起传承本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拟从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融合谈起,重点分析当前二者结合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探討瑶族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

近年来,瑶族地区职业学校紧紧围绕传承和弘扬瑶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创建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如下。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坚持职业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双向发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广泛引入瑶族传统文化,如瑶族舞蹈、瑶族刺绣、瑶族服饰等培训活动在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而且学校十分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成立了“瑶族文化进课堂”课题组,把瑶族山歌融入音乐课中、把瑶族的刺绣作为学生选修的课程并与平面设计课程结合、体育课上也教授瑶族传统的踩高跷等,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学生充分了解了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了职教特色。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与创新职业学校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创建了瑶族刺绣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基地包括展示中心、瑶绣瑶锦大师工作室、瑶族刺绣工作坊等,邀请瑶族刺绣传承人及大师常年到校授课,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瑶族服饰产品,有效地传承了瑶族的特色文化。特别是把瑶族刺绣技艺与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相结合,加强了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为职业学校与传统文化结合开辟了新路径,学校因特色明显获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依托“民族工艺(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开展了恭城油茶制作和服务等相关民族传统文化培训,陆续培训在校学生和全县餐饮从业人员近 700 余人次,为传承瑶族油茶文化、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广东省乳源职业学校开发了具有瑶族特色的文化教材,《乳源瑶族习俗文化》《瑶族历史与民情风俗》等一批批教材成为当地学生了解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园建设中融入了瑶族的风格,文化长廊、校园绿化等都具备瑶族民族特色,瑶族文化展览室展示宣传瑶族的刺绣、器乐、风俗,并利用这些展厅引导瑶族学生学习刺绣、手工艺品,使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融合的存在问题

虽然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的要求和急需壮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办学理念未完全体现传承瑶族文化特色。瑶族地区职业学校承担的重任是培养人才及传承瑶族传统文化,在教学理念上需要紧扣瑶族文化特色,但现实中笔者发现众多瑶族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中并未完全体现瑶族传统文化,而是和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没有什么不同。例如广东省乳源职业学校强调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且有个别教师片面地认为传承瑶族传统文化是政府、专家的事,或者是基础教育的事情,与职业学校关系不大,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总的来说,学校办学理念如果能充分融入瑶族传统文化传承,并将其刻入每一位师生心中,那么会更好地驱动文化传承。

第二,专业设置与瑶族特色文化结合不紧密。一是瑶族地区职业学校每年引入的瑶族传统文化多是以活动的形式参与其中,有的是参加相关传统文化的比赛,有的是把瑶族传统文化、技术等当成普通课外读物,在本专业设置上与传统文化结合不紧密。比如,旅游专业本身就是培养当地特色旅游人才的,其必须深度融入瑶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的人才才会更加了解瑶族历史及灿烂的文化,但在相关专业设置上未能把瑶族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以致培养出来的是普通的旅游人才。二是瑶族文字也是在近几年才被发现并推广,但还没有推广到大部分瑶族地区学校。三是系统的特色民族教材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文化、文字,而目前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结合的教材短缺,高质量民族特色的教材更是匮乏,瑶族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尚未形成,瑶族刺绣、瑶族歌舞有类似专业教材,但瑶族历史、地理、文学尚未有专业教材,教材研发能力比较弱,这影响职业学校对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缺少既能传承瑶族文化又可以完成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构建高素质的瑶族文化传承教师队伍,既能传承瑶族传统文化又能完成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现实中,笔者所在学校对瑶族传统文化传承有强烈使命感、对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并具备瑶族传统技能的教师很少,尤其是精通瑶族历史、地理、民俗的专业教师少之又少;多是聘用的兼职教师,有的是民间艺人,有的是传承人或者政府请的专业人才、歌舞团老师,甚至有个别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瑶族传统文化培训,接受的多是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技能等,导致学校常态化课程的开展陷入被动。虽然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瑶族传统文化培训活动,但离上升到固定体系还有差距。

第四,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阻碍了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瑶族地区很多是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吃力,职业学校本身招生比较困难,传承发展面临很大困难。教育本身是投入比较大的公益事业,财政方面需要更大地争取中央及省市支持。比如,笔者所在学校虽然十分重视传承瑶族传统文化,在文艺演出、参加比赛中涌现了优秀的瑶族舞蹈节目,但也曾面临服装、道具、训练场地不足等难题。此外,学校想开展深入的调研或教材研发等往往受限于资金不足,具有瑶族文化特色的实训基地等保障也不完善。

可见,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上级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对本民族特色传承,忧虑的是二者结合效果还不理想,尤其是教材开发、课程设置等还需要下大功夫。

三、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第一,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传承瑶族传统文化的理念。瑶族地区职业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守传承瑶族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培养本民族特色人才,走特色发展道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熟悉瑶族传统文化、掌握瑶族技能的应用型传承人才。这样的使命和理念应逐步成为当地共识,以更紧迫的危机感、更神圣的使命感制订传承瑶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付诸行动。

第二,专业设置上要更加体现瑶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开设专业课程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容易普教化,这点前文已经论述。其实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如果不能体现民族特色,与普通职业教育无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更高价值。瑶族地区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先明确目的是培养本地区掌握瑶族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人才,设置的專业要尽可能地与瑶族传统文化结合。比如,旅游专业当仁不让地要把瑶族的历史、地理、灿烂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中,以班级课程的形式开设瑶族的民俗、服饰、歌舞,其中的服饰和歌舞要注重实际的操作训练。同时,在教材研发方面,仅靠职业学校是难以支撑的,建议政府牵头成立教材编委会,网罗主要瑶族分布地区的人才,以瑶族的文字编写教材,深入多地区调研瑶族的历史、地理、长鼓舞等,与民间艺人、传承人等一起完成瑶族传统文化教材体系的编撰工作。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瑶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应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完成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为此可以成立高规格的瑶族文化研究院所或协会等,充分发挥 6 省区 134 个县的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把优秀的瑶族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和专业教师纳入其中,组成专家团队,成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对职校教师的培训。例如,2018 年 10 月 19 日,中国瑶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33 位瑶族文化研究专家及学者欢聚一堂,共同研究瑶族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建议加大资金投入,不只是政府专项资金投入,更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和精准度,促使社会上或者瑶族走出来的优秀人才等承担起传承的使命,为优秀的瑶族传统文化与职校教育教学结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盘笑莲.瑶族地区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中的瑶族文化传承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3]邹东明,钟健雄,黄 晓.当代大学生传承与创新瑶族刺绣策略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实践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4]莫金山.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的中心[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5]贺彩云,陈敬胜.瑶族传统教育思想及现代对接[J].民族论坛,2016(3)

[6]邱玲娟.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瑶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GXZZJG2018B173)。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融合现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