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地区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

2019-02-18董倩倩张建美

珠江水运 2019年2期
关键词:陕南挡墙岩土

董倩倩 张建美

摘 要:陕南地区是陕西省、也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陕南地区中小型水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现象日益严重,兴利效益降低。通过对这一地区边坡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水库边坡预防治理措施,以期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推动陕南地区的发展,保证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优质的水质。

关键词:水库边坡 地质灾害 滑坡 防治措施

陕西南部地区北以秦岭为屏,南以巴山作障,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市,区域内水利资源丰富,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该区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构造强烈,山地区域内高差大,暴雨频发,再加上水库的影响,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水库边坡失稳灾害经常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区域的水库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保证“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上”,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水质。

1.陕南地区水库地质概况

1.1陕南地区水资源概况

陕南地区水系发育,区内分布有三条长江较大的支流——汉江、丹江及嘉陵江。据统计,陕南地区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其水资源占全省的70.7%,其总量为314.58亿立方米,中线调水工程每年向北京调水135亿立方米,而陕南汉江和丹江年供水占中线水资源总量的70%。

该区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面广。汉中市现有水库342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1)型48座,小(2)型286座,总库容4.97亿m3;安康市现有水库149座,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1)型水库24座,小(2)型水库112座,总库容3.04亿m3;商洛市现有水库5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36座,总库容1.43亿m3。

1.2陕南地区地质概况

陕南地区北为秦岭、陇山山脉,南为大巴山脉,汉江横贯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形态复杂多样,主要有山地(高、中、低山)、丘陵、平原(盆地),其中秦岭和大巴山腹地以山地为主,海拨高度约1000~3000m;平原(盆地)位于汉中、西乡、商丹、洛南、山阳及一些河谷地带;汉中、安康和西乡盆地边缘为丘陵,海拨高度约170~1000m。该区地层绝大多数为太古界至新生界,丹江、汉江和嘉陵江沿岸广泛分布有变质的碎屑岩、泥岩、岩浆岩等;盆地边缘以砂砾类土、粘性土及膨胀土居多;第四系坡残积层以松散堆积物为主。

该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跨越秦岭褶皱系和扬子地台,共发育有19条深大断裂,沿断裂分布有宽度不等的碎裂岩带和裂隙发育带,且具有持续活动性,产状、性质变化大等特点。由于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汉中一西乡、安康、洛南、商丹、山阳等断陷盆地。受复杂的地质构造、强烈发育的断裂破碎带、紧密褶皱和多变的地形地貌等影响,该区岩土体斜坡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陕南地区水库边坡失稳现状及原因分析

2.1陕南地区水库边坡失稳现状

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多沿河流两岸一定范围内分布,水库库区及主要河流两岸1k m范围以内地质灾害点共计1 0 2处,以滑坡分布为主。丹江沿岸灾害点密度为14处/10 0k m2,其中滑坡占该区灾害总数的95.7%,密度为13.4处/10 0k m2;中低山区的部分支流两岸灾害点密度甚至高达20处/100km2;因汉江两侧河漫滩阶地较宽广,地质灾害相对较少,水库库区及河流两岸1km范围内灾害点密度为4处/100km2。

如安康水电站所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右岸厂房安装间及尾水渠内侧山坡为复合型工程滑坡分布区,该处岩体十分破碎,表部岩石已强烈风化。在该段边坡布置的道路较多,20世纪90年代,因为道路施工过程中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产生了大规模边坡失稳,给施工造成重大困难与经济损失。凉水沟滑坡位于安康水电站上游距大坝3-5km处,在其塌滑堆积物中部有简易公路通过,近年也发现有公路里侧坡局部规塌、路面下陷现象。

2016年9月11号,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事处黄石滩水库引水渠边坡出现滑坡险情,危及民房,部分河道堵塞、交通中斷。2017年1月13日,黄石滩水库一水渠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山体崩塌。类似此类情况在陕南地区水库边坡发生过多次,进行水库边坡预防治理迫在眉睫。

2.2陕南地区水库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1)水文条件。90%以上的滑坡是由地下水或渗流作用引起的。陕南地区水系发育,地下水蕴含量大,地下水可使岩土体的含水量和容重增加,且对岩土体产生物理和化学作用,使岩土体结构面软化,改变岩土体性质,降低岩土体强度,破坏边坡平衡状态,导致岩体下滑,引起边坡失稳。此外,库水位变化导致地下水位骤变引起边坡渗流,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气象条件,大气降水属于边坡失稳的主要外因。陕南秦巴山区夏季多暴雨,初秋多连阴雨,大巴山、秦岭南坡是著名的暴雨区,由南进入秦巴山区年平均降雨量较高,为1000~1300mm;秦岭南坡年降雨量900~1000mm;汉江谷地年降雨量800~900mm。降水渗入滑体内部,增加岩土体重量,降低抗剪强度,抬高地下水位,增大边坡内孔隙压力,导致滑块接触面抗滑稳定性不足,极易引发水库滑坡失稳。

(3)地层岩性,直接决定着岩石强度、抗风化能力、岩体结构与边坡高度等。该区的灰岩抗风化能力差,岩石变质变形强烈,极易产生滑坡、崩塌灾害;以碎屑岩为主的三叠系易形不稳定斜坡,膨胀土、松散堆积物边坡等极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4)地质构造,褶皱、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等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陕南山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裂隙节理结构面强烈发育,断层破碎带较宽,岩石破碎严重,这些都是边坡失稳的潜在影响因素。

(5)地形地貌。边坡的形态和规模等地貌因素会显著影响边坡稳定性。该区高山及高中山区地形起伏大、沟谷深切、岸坡陡峭,易在坡顶产生张应力,引起张裂缝,在坡脚产生的较大剪应力,又岩体风化严重、坡体破碎,易构成不利组合,导致边坡失稳。

(6)人类工程活动。人工开挖、爆破、工程荷载较大、设计不合理等也会引起边坡失稳。陕南低山区残坡积層较厚,又由于人们在在山坡上修建公路、房屋,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较强,从而较易导致边坡变形与破坏。

3.陕南水库边坡失稳预防措施

3.1支挡措施

在边坡失稳预防作业中,混凝土挡墙和混凝土抗滑桩是应用效果较好的支挡措施。①混凝土挡墙,即将混凝土挡墙设置于最低滑动面位置,通过挡墙自重阻挡滑体下滑,改善局部受力以达到平衡状态。混凝土挡墙结构简单,施工时间较短,可与排水措施结合应用,降低挡墙水压力,减少挡墙滑移,有效防止滑坡失稳。②混凝土抗滑桩,即在滑坡前端设置深入岩层的抗滑桩,以阻挡滑体下滑。因抗滑桩可承受较大的抗滑压力,故可有效地发挥稳定边坡作用。

3.2加固措施

(1)注浆加固。对于以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岩石为主的滑坡、崩塌堆积体及松动岩体边坡,宜采用化学或水泥注浆加固手段,将破碎边坡岩土体胶结为一整体,增强边坡坡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坡体的滲透性及水压力,提高坡体强度,防止出现滑裂面,增强坡体的稳定性。

(2)锚杆加固。当边坡岩石破碎时,可在岩体内打入一定数量的锚杆,并将受拉杆件固定于边坡岩层中。锚杆使边坡岩土体形成复合的整体,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滑动面的抗滑性能。锚杆支护效果好、用料省、施工简单、便于机械化操作,是边坡处理的一种重要措施。

(3)土钉加固。对于软质岩石边坡,在其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混凝土面层,通过加筋杆件与周围岩土体牢固粘结形成的复合体,以及面层所构成的类似重力挡土墙的支护结构,对边坡进行加固。

(4)预应力锚索加固。当边坡较高、坡体潜在滑裂面位置较深时,可采取预应力锚索加固方式。该方法是将预应力锚索外端固定于坡面,向内穿过边坡滑动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土体中。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可直接改变滑面上的应力状态和滑动稳定条件,通过提高边坡岩土体的整体性和增加抗滑阻力来加固岩土体,促使其稳定。

3.3防护措施

(1)植物防护。对于边坡不高、坡角不大的边坡,可在坡面上栽种树木、植草、铺草皮等植物覆盖层。通过发育的植物根系起到固土作用,并防止雨水对坡面冲蚀,从而对边坡进行有效地加固。

(2)工程防护:①砌石防护。对坡度较陡、土体松散的边坡,可采用砌体封闭防护,一般为浆砌石、浆砌预制块、浆砌混凝土空心砖等;②喷射素混凝土防护。对于稳定性较好的岩质边坡,可在其表面喷素混凝土,以隔绝坡面与空气、水的接触,防止岩石坡面风化、松动、剥落,且混凝土可深入岩石裂隙、封闭节理,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喷混凝土护坡工艺不需运用模板,施工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整体造价较低,是边坡加固措施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3.4排水措施

(1)截水沟和坡内排水沟。在边坡外缘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坡外水流,防止其冲刷坡面。还可同时在坡体内侧设置排水沟,以尽快排出大气降雨,保证边坡稳定性。

(2)疏干孔。在坡体潜水面下设置疏干孔,排水管一端在坡外,与大气相接,另一端设在坡体内部,且略带坡度,利于地下水排向外部,以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不利影响。

4.结论

陕西南部地区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受水系发育、降雨量大、地层岩性风化破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区内水库边坡失稳现象频发。通过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失稳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提出本区适用的边坡失稳预防措施,有:混凝土挡墙及混凝土抗滑桩支挡,注浆、锚杆、土钉、预应力锚索等加固,砌体封闭防护、喷混凝土防护及植被防护,同时设置排水设施等。期望通过边坡治理减少边坡失稳事故的发生,保证陕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形中推动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保障。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南地区中小型水库边坡稳定性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611397002);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避灾减灾的安康地区水库边坡稳定性研究”(项目编号:15JK1018)

参考文献:

[1]强菲,赵法锁,党亚倩.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 13(3): 557-562.

[2]傅才军.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30):1798.

猜你喜欢

陕南挡墙岩土
党建地图·陕南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渠道挡墙中的应用
水泥土挡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