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诊断价值

2019-02-18薛彦霞

关键词:心肌病诊断心电图

薛彦霞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取12导联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运用心电图仪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0%,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心电图的胸前导联R波出现振幅升高、胸前导联T波倒置以及心电图ST段下移;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与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究患者心电图的特點可提升该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心肌病;心尖肥厚;心电图;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1±0.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2±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运用心电图仪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指标包括:(1)QRS波群改变;(2)ST段下移;(3)T波倒置;(4)存在病理性Q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0%,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心电图的胸前导联R波出现振幅升高,特别是V4升高幅度最大,其次分别为V5、V3及V6;此外患者的胸前导联V3与V6均发生较大幅度T波倒置,其中V4和V5倒置情况最明显。40例患者的心电图均发生ST段下移。

2.2 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的特点对比

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然而中年男性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类患者由于并无显著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等情况。针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通常为冠脉造影心电图、左室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等。近年来随着各类临床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有所提升,同时对此类患者的病症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运用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便捷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若在检查中提示患者心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改变,应该高度怀疑是否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避免出现漏诊及误诊。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均存在比较显著的左室高电压T波倒置和ST段偏移等情况,与健康者相比其心电图的异常状况较为明显,这表明通过运用心电图检查能够方便的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对于患者早期的有效明确诊断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与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究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可提升该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 谷长芹,刘爱荣.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5):81-83.

[2] 贾樱红.心电图严重ST-T改变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7,30(05):1101-1102.

[3] 袁 晰.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6):70-7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心肌病诊断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