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2019-02-17高钦娟
高钦娟
摘 要:庆阳民间美术能激活学生探究机制,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探究性、兴趣性、乡土性。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庆阳民间美术要素,能增强学生对本土艺术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其价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庆阳民间美术,可以拓展对现行美术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内化。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进而认同它、热爱它,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育人育心的道路。在实践教学中,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教学课堂,是庆阳民间美术本身的需要,更是美术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民间美术;创意;农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3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104-02
一、引言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合庆阳民间美术,可以充分增加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也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的今天,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融合民间艺术,不仅使学生领略到美术的内涵,也使本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庆阳民间美术内容非常丰富,其作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古拙的风格,并且与民间文化活动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如棒槌制作、皮影表演、剪刻制纸、乡村刺绣、本土香包、油版板画、面塑木雕等。 其中皮影表演、剪刻制纸、乡村刺绣、本土香包已经有了品牌,有了知名度,所以,刨根庆阳民间美术,对丰富我们的美术课堂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如何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二、庆阳民间美术的材料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庆阳的民间美术的剪刻制纸、本土香包、乡村刺绣、皮影表演,已经有了知名度,并且形成了庆阳的文化产业,走出了庆阳。庆阳民间美术的鲜明特点是原始性强,有浓厚的黄土风情,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以香包刺绣为例,庆阳香包刺绣区别于中国其他刺绣,其最大特点是大气,针法多样,图案富有浓厚的高原风情。庆阳刺绣的图案,源于百姓之手,他们眼睛看、心中想、动手绘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刺绣作品的样式古朴简洁,刺绣花样图案美观,色彩丰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寄予了绣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衣帽鞋袜、生活用品无一不有,从花样色彩的内容来看,猪羊猫狗、花草树木、山水屋宇乃至人物,都是刺绣的对象。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在深厚的黄土坡的情怀下,庆阳刺绣厚重、粗狂,成为刺绣图案的独特风格。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在美术学习中,已经不自觉地融入了庆阳民间美术的元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带领学生从身边找美术,就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学生艺术创作水平。
三、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庆阳民间美术进行有效教学的措施
(一)找寻庆阳民间美术与现行美术教材的吻合点
庆阳民间美术是以造型、色彩、图形图像、材料为基础,融入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形象地表现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而现行美术教材也是通过形象、色彩、造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力,这就为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庆阳民间艺术要素提供了切合点。现行的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与庆阳民间美术内容有着相同性。
例如,在实施九年级下册的“身边的美术”教学中,笔者将庆阳民间剪纸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大力引导学生创新活动。在七年级下册“请柬学习”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又引导学生用庆阳剪纸为基础点进行创作,教学效果良好。又如,在设计制作面具创意作品时,笔者从美术的角度启迪学生学会分析皮影造型的审美价值和造型价值,以达到表演和创意的统一。如皮影用农家自制颜料上色,色彩浓郁、鲜艳;造型可爱,有童年的稚气,又有科学的解剖,虽是民间文化,但有着可读性、耐久性,看后有回味无穷的感觉。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感受造型的特点制作面具。在九年级下册的“窗花”教学中,笔者以自编的《庆阳民间美术》为载体实施教学,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教师通过让学生经常接触的庆阳民间艺术来激活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借助庆阳民间艺术认识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增进对美术课程的理解,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对美术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事实表明,庆阳美术造型特点应用于农村美术教学中,丰富了现行美术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农村学生的绘画兴趣。对庆阳民间美术造型特点的研究利用,促使了学生创作技法的创新,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借鉴庆阳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来进行美术教学,并指导学生的美术创作
在古代,因为庆阳地理位置特殊,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利,几乎与外界隔离,这些因素让庆阳封闭自产的文化保留至今,利用一代又一代的智慧进行改编、创新,形成各样的特征。人们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心中的祈求,大众的文化奇思妙想:有的古拙,有的巧妙;有的凶煞,有的親切;有的形象,有的抽象。这些都是学习美术的源泉。
以庆阳剪纸中的“抓髻娃娃”为例,这个剪纸可以说是庆阳文化的象征,它追求方中有圆,转折顿挫有致,粗中有细,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是古代文化永存的“照片”。不求真实,造型手法夸张;形体变而不变,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这些特点是庆阳民间文化的独特的魅力,就是这样的特点,让人百看不厌。学生临摹,动手画一画,再剪一剪,领悟其中的美感,然后再进行减法或者加法,组合变换各种方式进行创作,演化出新时代的民间美术,让本土文化有了生命的意义。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庆阳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让本土的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庆阳剪纸,追溯历史,源远流长。在进行九年级上册“剪纸的意蕴”的教学时,笔者依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掌握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步骤,明确剪纸的形成因素,知道剪纸独特的美所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探访周围有剪纸基础的民间艺人,欣赏他们的作品,并拜他们为师,学习剪纸。
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面丰富学生生活,满足教学需求,丰富了教学,告别了美术课堂的单一性,从诸多方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增长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技巧,其意义是无法估量的,教师苦于副科难教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在美术教学中借鉴庆阳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能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师对美术课的教学产生高涨的热情,产生双向的效益。学生不再认为美术是单纯的画画课,美术课有了剪、刻、贴、涂、表演、制作、飞针走线,乐趣无穷。从教学内容上,更是丰富了美术课堂,学生用短短的时间学会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大量的技巧。
(三)通过生活与美术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生活融入民间美术,让美术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美术教学的任务。庆阳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情感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美术教学中把这些凝聚了对生活体验的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不但能够提升个人情趣,丰富感情,更能丰富美术课堂。
在“美丽的庆阳——庆阳民间美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找一找庆阳的“红事”(喜事)中的庆阳民间美术的足迹,让学生感受富有庆阳特色的喜事氛围。当学生细细品味这一司空见惯的场面时,他们会发现庆阳民间美术其实承载了家乡很多的生活细节,所以,庆阳民间美术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方面也具有先天的优势。
“绣香包”是以学习绣香包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笔者预设了“卖香包”的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有位农家妇女绣了一百个香包,香包成本低,但是其制作是纯手工的,耗时又耗力,而它更多的是装饰功能,人们可买可不买,如何让这些香包发挥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学生的建议是把香包的造型做好看点,有的学生建议强化香包的使用功能,有的学生建议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学生建议香包也要包装。小小一个香包,在学生的眼里不再是一件简单饰品,而是充满创意的艺术作品。
在“庆阳皮影”“庆阳香包”“庆阳剪纸”等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既引导学生探究庆阳民间美术的形式美,还与学生一起探讨庆阳民间美术特色、作品使用范围。在学生的生活中,笔者还引导学生利用庆阳民间美术进行居室美化和教室布置,利用庆阳民间美术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让学生领略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特点,体验美术实践活动的乐趣。
四、庆阳民间美术为农村美术教学开拓了空间
笔者认为,庆阳民间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博大精深,能够涵盖美术的方方面面。将庆阳民间美术要素引入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能让全体学生在庆阳民间美术学习与艺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审美意识得到提升。例如,笔者设计的“美丽的庆阳——庆阳民间美术”乡土美术教学板块,通过整合民间美术资源,将庆阳民间美术教学“由点到面”层层展开,形成了学校的美术校本特色课程。
五、结语
民间美术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美不胜收,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有的却面临消失,亟待拯救。在众多的民间美术中,庆阳的民间美术只是沧海一粟,但它个性十足的特点赢得了世人的赞美。中学美术教师没有理由不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徐浩艇,徐 惠.庆阳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实践模式探索[J].陇东学院学报,2006(2):86-88.
[2]冯华茂.陇东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中的运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4(2):142-144.
[3]吕鹏英.萬物照应——庆阳香包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能性[D].南昌:南昌大学, 2018.
[4]徐 慧.论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考试周刊, 2013(49):178-179.
[5]刘 莉.庆阳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取向[J].现代妇女(下旬刊),2013(7):207-208.
[6]徐浩艇,冉煜华.浅谈民间美术与美术教育资源地方课程开发[J].陇东学院学报, 2004(3):87-89.
[7]张莉雅,王 欣.从“创意甘肃”看民间艺术与创意产品的融合——以庆阳民间艺术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6):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