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19-02-17张静菊
张静菊
摘 要:学校管理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高中学校应探索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案,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进而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文章以高中学校为研究点,结合当前的教学管理实际,深入探讨管理的方向与路径,并就具体的策略进行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水平;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21-02
一、引言
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学校管理就是对整个学校系统的人、财、物、事、时间和信息等进行科学的组织、规划和指挥、协调,是对“人的因素”的合理调控。
但是,从当前的高中学校管理实际情况看,虽然学校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直在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使管理实效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部分管理者认为,自己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务,但学校的整体发展却难以见到实效,其中的一些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事实上,高中学校的管理工作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管理者除了要具备敬业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高效的管理,还应正视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做到科学统筹、指挥有方、执行有力,以科学性、先进性及合理性去指导学校管理的思路与过程。当前,高中学校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从思想到方法、从教学到管理、从教师到学生,以及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矛盾,偏离了教育教学的初衷,也让整体的学校管理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立足高中学校管理实际,从各个细节与方法的层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找到科学的管理路径。
二、明确管理目标,构建管理体系
制定明确、具体的管理目标是高中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前提条件。有了既定的目标,师生便有了奋斗的方向和行动的指南,而管理者也可以此为基准更加合理、高效地开展并完成管理工作。这就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与发展方向,客观分析并完成整个管理目标的制定,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指明方向。校长是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制订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并为师生搭建起工作、学习的良好平台。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而言,主要应在校长领导下把事情做好,尽力将各项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校长的决策至关重要,所以,校长必须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而中层干部和教师应一级抓一级,一层对一层负责,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勇于接受任務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也要包含有效沟通。无论是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与兄弟学校间进行平行沟通,还是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沟通,都要以良好的沟通促和谐。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三、丰富管理模式,服务和谐校园
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关键。一般来看,高中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主要分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两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一直强调的是一种柔性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以非强制性方式和非权利性影响力实现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究其实质,该管理理念关注的重点一般是被管理者,如学生、教师等,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存在价值以及独立性,强调与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让他们获得心灵的滋润,收获温馨。
第二,依法治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实现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提高管理实效,依法治校就显得十分必要。学校管理者应根据相关的法律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进行一种“刚”性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为提高管理质量提供保障。以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为例,合理又恰当的教育惩戒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名义上是惩戒,其实质却是在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还是依法治校的刚性管理,都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两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学校管理更加高效、科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探索科学教育路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方面。第一,创新机制。在教学方面,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构建管理网络。这些管理网络的组成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组织和管理的有序推进。第二,关注过程。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因此,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机制。管理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把控,并对其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指明,促使教师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提升策略,以便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关注方法。管理者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关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导育机制,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能力提升。比如,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就是面向全班学生的一大举措,其主要结合学生各自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进行相应的分层。但这种分层是活动的分层,只要学生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就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自主选择,这可最大化地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其产生成就感。第四,培养习惯。管理者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并在其中渗透感恩、诚信、安全等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参与中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以感恩教育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开展“感恩日”系列活动,让学生围绕父母、教师、同学和社会对其关爱与帮助的主题进行思考,突出从认知到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感恩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结合演讲比赛、科技小组、课本剧表演、文体专业训练队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五、提高教师素养,激发教师群体活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否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成败,是学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管理者想要实现课改的目的,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必须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课程理念,促使教师以更加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热情进行课程的教授,如此才能实现因势利导,发挥管理效益。第一,引导。管理者可以在校务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上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及办学理念进行强调,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实现思想和理念的统一,最终明确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第二,尊重与理解。管理者与教师的相处应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者是为教师服务的,所以,必须尊重教师的努力与付出,肯定其工作态度和能力。这样的换位思考也是管理者与教师和谐相处的一大法宝。第三,激励。对教师的肯定不应只停留在话语上,还应体现在激励机制的加持上。如果教师在该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那么学校的管理者就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激励作为肯定与支持,如酌情给予教师一定的奖金或奖品,以便最大化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第四,培训。管理者应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实际,积极开展讲座、报告、会议、座谈等形式的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其中,促使他们不断反思、校正和完善自我,实现更好的发展。还可以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让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激发热情,提升能力。必要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去别的学校参观学习或者进行教学研讨,以此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六、丰富校园文化,经营学校管理品牌
一个学校的成功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品牌文化的打造。品牌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声誉和信誉的主要代表。对管理者而言,打造品牌文化、经营学校管理品牌同样重要。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主动树立经营品牌的管理意识和战略意识,并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由他們担任学校品牌的建设者和宣传员,让家长和社会放心。
第一,内部宣传。在品牌的建设过程中,最好的宣传者就是教师与学生。因此,品牌的内部宣传十分关键。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对学校内部的管理进行强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整个校园从外在到内在都能够给人以舒适之感,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并在内心形成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地向社会宣传,帮助学校在外部营造影响力。
第二,形象建设。管理者可以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形象的建设,家访就是其中之一。学校可以在每学期的开始与结束安排两次家访,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而这也是学校建立品牌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
七、结语
学校管理是一项大工程,除了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出谋划策,还需要具备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管理者设计整体的管理框架。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负起责任,提高认识,从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发展出发,结合管理目标、管理方式、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等细节进行全新的尝试,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并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柏茂东.高中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2(35):10-11.
[2]张同语.学校管理有序才能有效[J].教书育人,2015(32):19.
[3]张维宁.优化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J].发展,2007(2):83-84.
[4]朱继忠.对现代高中学校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1(4):71-72.
[5]于文毅.关于高中学校管理模式的思考[J].学周刊·B版,2013(3):9.
[6]宁立新.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44.
[7]郭占荣.新形势发展要求下高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7):39-40.
[8]陈 嵩.基于全面质量评价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机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6):1-3.
[9]董林伟.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思考[J].江苏教育,2011(2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