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觉异常群体的行为环境生态圈建构研究

2019-02-17翟天宇李旭佳

艺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翟天宇 李旭佳

【摘要】 基于当下社会对于色觉异常群体忽视的现状,观察色觉异常群体所处的生存环境现状,追本溯源,在社会发展与设计行为间寻找这一现象究竟为何产生,并试图从中寻找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生态圈的建构方法与途径,完善、满足色觉异常群体在生存、生活及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 色觉异常群体;设计社会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自身条件所形成的‘固然障碍+外界环境所形成的‘偶然障碍+以一般人的方式存在于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公式”大致可以描述色觉异常群体在当下社会中的状态了。色觉异常(color vision anomalopia)指人的视觉器官对色觉的感受缺乏或不能。色觉异常主要分为七类:红色盲(第一类色盲protanopia)、红色弱(第一类色弱protanomaly)、绿色盲(第二类色盲deuteranopia)、绿色弱(第二类色弱deuteranomaly)、蓝色盲(第三类色盲tritanopia)、蓝色弱(第三类色弱tritanomaly)、全色盲(achromatopsia)。第一类和第二类色觉异常多见为一种先天性细胞缺失的情况并且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第三类色觉异常现象则主要是后天的疾病或外伤引起的。全色盲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色盲、色弱”这种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常用只是因为这种说法用大多数语言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但也因此人们对于色觉异常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误解。目前欧美国家已经通过法律禁止在正式的文件中出现“色盲”的字眼,日本眼科学会已禁止在官方文件中使用“色盲”一词。

本文之所以以设计社会学为取向是因为随着设计行为的发展,它的影响无处不在。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形式与功能,它开始介入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演变成了一种社会行为。色觉异常群体在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史上的表现说明该群体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这种差距却被无意识地拉大了,這有违于当下社会倡导的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平等的追求。18世纪人类发现了色觉异常症状的存在,但直至目前世界上也尚未研究出能够完全治愈色觉异常症状的方法。相比而言,通过设计对色觉异常群体生活环境的改善更具有及时性、普适性和广泛性。它不仅可以改善物理环境,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心理环境构建也颇有成效。

一、色觉异常群体行为环境生态圈的建构是众望所归

(一)生态圈的建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1.色觉异常群体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色觉异常症状在男性中发生概率为8%左右,女性为0.5%左右。我国色觉异常群体总数大概在6000万左右,该群体数量庞大,其潜在的影响也必定是巨大的。所以既然发现了该问题的存在,就应当有预见性地尝试在矛盾爆发前将其化解。用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怀现实,充分发掘弱势群体的社会效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2.色觉异常群体进退两难的生存境地

色觉异常个体并非能够直接发觉与他人色彩感知的差异,该群体中的大多数只是对颜色的敏感度比较低,在颜色饱和度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识别困难,而不是看不见颜色。这种认识目前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甚至色觉异常个体对此也尚未认识清楚。“许多色觉异常的人都想隐瞒损伤以避免歧视。”这是日本公民团体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描述。大部分色觉异常个体在得知自己具有色觉异常症状后,选择隐瞒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他们认为诉说之后只能得到旁人异样的眼光。另一方面也没人要听他们诉说。在网络社交火热发展的当下,色觉异常群体有了可以隐去他们现实身份的发声的途径,但是网络社会更是犹如茫茫大海,在经济、社会阶层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他们的发声依旧难以被世人重视。该群体从成长之初的受教育到后期的就业发展都一直受到各类限制。色觉异常症状尚未列进我国七类残疾标准当中,但是色觉异常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限制并不比残疾人要少,社会对于该群体提供的福利政策和帮扶措施是少之又少。色觉异常群体在社会中的处境可以说是弱势中的弱势。

(二)生态圈的建构是设计伦理的指向

1.设计以人为本

威廉·莫里斯在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出“设计的中心是人而不是机器”,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是开始具有社会属性的行为。而后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锋的包豪斯,进一步强调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现代设计的理念渐渐融入世界各地,服务于人类。日本室内设计师内田繁认为20世纪产生的物质主义的时代观将向物与物之间相联系的柔性的创造性时代转换,这是从“物”向“事”的变化,是“心和关系”的发展,是从“物质”的时代向“心和关系”的时代转变。

2.设计是谋求社会幸福的重要手段

设计理论家帕帕奈克认为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不但要为健康人服务,还必须考虑为带有不便的人服务。帕帕奈克将弱势群体纳入设计对象范围,强调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将设计的触角伸至以解决社会性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探索。其实质就是强调设计的社会伦理责任,设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行为的方式。加拿大针对色觉异常群体关于红绿灯的困扰,设计了一款可以通过灯的形状判断交通信号的红绿灯,很大程度上地帮助色觉异常群体解决了关于交通驾驶的困扰。该设计在便利了色觉异常群体的同时也令色觉异常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了设计将自身与社会拉近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与设计相互支持是重要的环境建构基础

(一)社会是设计发展的土壤

1.设计实践与社会发展的遗留问题

在《人性和机器——中国手工业的前途》一书中有一段关于“五十年”的假想耐人寻味:“若是我们现在那种对于机器工业的好感发生在五十年前,问题必然简单的多,原因是在那时西洋还没人看明白机器文明的流弊,大多数人虽则已受到新工业兴起后生活解体的威胁,可是对于进步两字还是没有怀疑…若是我们再等五十年才发生现在的问题,也许又容易得到解答了,因为西洋社会在这五十年中非解决他们因引用机器来生产而发生的许多社会政治等问题不可……可是,我们活在现在,不在五十年前,不在五十年后。我们是处在人类有了、用了机器来生产,可是还没有找出怎样利用机器去增加他们幸福的时代……”设计在我国发展是快速的也是缓慢的,快速的是设计形式、工具、内容之类,慢是设计的思考、融合等。我们把设计看得过于孤立导致我们将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给忽略了。“制器乃国之大事”常出现在中国古代官修文本当中,说明早在我国古代造物中,先人们便发觉了社会机制与“设计”行为的深层关系,设计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联及运行方式几乎是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的。设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对它的考虑和判断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站在当下“重读”过去不失为一种研究设计与社会关系的“捷径”。

2.设计发展需要社会的助推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言提出了现代社会人类的25项基本需求,包括住房、医疗、必要的社会服务等,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享受健康幸福生活的权利,提出了为弱势群体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生理和社会障碍。[1]9政策作为社会行为中的硬操作,随时准备或时刻能够左右社会结构的变化。它一方面带有着强制意味,另一方面也透露着社会行为的动机、形态塑造和变迁方向等内容。社会为设计提供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设计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现实反应,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推进。经过设计的社会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超脱当下的现实,形成一种对未来的预见,引导着未来社会的走向。我国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的研究不在少数,除医学方面,工程技术、基础应用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在“研究”向“实务”的转化阶段就显得有些困难了。“研究”向“实务”转化难易不在于研究者能力的强弱,而在于社会所提供的物质精神环境是否具备这种转化的需求,环境需求决定了社会行为的行动方向。

(二)设计具有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功能

1.道以成器,器以载道

设计对于社会的引导体现的是设计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没有任何一种行为能够像设计那样广泛而连续地与社会发生反应。二战后,全球大力发展经济,为人类带来了丰硕的物质财富,人们不惜代价追求物欲主张享乐,消费主义席卷全球,在欲望消费的主导下,设计的发展呈现了异常的迅猛之势,市场需要什么,设计就制造什么,一切都被物欲蒙蔽。而这火热的背后是贫富差距拉大、人群心理失衡和社会不稳定加剧。虽然设计在这其中更多的处于被动地位,但其仍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为设计的目的做了几点补充。报告中指出,現代设计应该重视:(1)自然一体;(2)社会公平;(3)配合经济。这三点也成为了当今设计的三大原则,设计应抱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维持社会和谐发展,不应只满足能获得需求的人,还要关注到那些无法获得自身需求的人,配合不一定是顺从,也可以是主动式的引导。

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实的改造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所以当我们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进行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的设计实践时,对社会起到的是一种教育引导的作用,唤醒或激发人们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关注,进而修正社会中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误读,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构成体系。另一方面设计可以主动构建情感交流的环境,当我们将某些共性需求具象化的放置于具体的空间环境内时,便可以引发群体内部甚至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亲近的体验,相互交流是人与人相互释放与慰藉的方式,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优势途径。设计可以综合多种方式制造平衡人们内心的机制,使其得到慰藉与平衡,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设计师群体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李砚祖先生在《从功利到伦理》一文中指出设计有三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二是审美的境界;三是伦理的境界。这三种境界我们可以看作是设计师的三层追求,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对自身社会功能认识的深浅。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其实很难能理解身体有不足者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障碍。所以为弱势群体的设计必须是从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关乎人类长远的发展,设计师要实现人的终极关怀,就需要不断强化这一设计思想在自身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只有为社会的设计才能够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好的设计。

3.设计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参与

社会群体多多少少地都在参与着设计,可能有意也可能无意。例如美国某知名游戏公司在开发出一款射击游戏后不久,便被游戏玩家吐槽了。因为他认为这款游戏里的色觉异常使用模式不足以满足色觉异常玩家的需求,并就此展开了一番论述。这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之后得到了全球2万次的转发,在常人看来肯定认为这款游戏要失败了。但是我们辩证地看待它,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公众主动参与设计的事例,公众虽不一定能够成为专业的设计师,但公众主动交流反馈自己的看法、使用感受,这使得设计有办法为了更加适应用户而加以改进,获得成功。所以设计不仅要让社会群众参与进来,并且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色觉异常群体生态圈的构建始终要立足于社会之中,而不能成为社会的孤岛。

三、色觉异常群体行为环境生态圈建构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与人民群众一同积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1.保障色觉异常群体受教育及就业机会平等首当其冲

令色觉异常群体最头痛的事情大概莫过于看色觉检查图谱了。它源于20世纪初日本东京大学石原忍教授研究发明的石原忍氏色觉检查图。1957年我国俞自萍教授据此编绘了中国第一套色觉检查图谱,色觉检查图谱广泛应用于如健康体检、入学体检、工作体检等各类体检中,这也是色觉异常群体在我国受到各类限制的起点。

色觉检查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作为全球通用的检查方式使用,后来欧美国家发现这种检测方式错误率太高而将其废除,因为它只能判断出受测试者是否具有色觉异常缺陷,但无法判断出受测试者色觉异常的程度。也就是说有的受教育专业或工作职业本不需要太敏感的色觉感知能力,但是由于测试方法无法判断其感知具体程度,而导致色觉异常者均被判断为无法接受或从事相关学习或工作。色觉异常群体本身在学习和就业等专业方面已经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因为不准确的检查方式而增加对色觉异常群体限制的现象是更不应出现的。这是对于该群体十分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网络上遍布着各种投机取巧“通过”检查的办法。我们试着反思一下,如果某项工作或受教育机会真的不适合色觉异常群体,那么他们何必要费劲心思来“通过”检查呢?再者,如果该项工作或受教育机会真的十分不适合色觉异常群体,那么在他们费尽心思地“通过”了检查之后又会有多么大的隐患呢?所以为何不积极面对并修正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为色觉异常群体建立一个舒适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呢?在美国,对于色觉异常群体不仅有额外的就业保护政策以避免色觉异常群体遭受工作歧视,而且已经逐渐放开了对于驾驶员色觉方面的限制。

在我国受教育和就业方面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限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是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具体建议措施:(1)针对色觉异常群体有异议的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限制进行系统的梳理,根据色觉异常症状的轻重程度细分限制类别,给出更为具体的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限制分层,增加色觉异常群体受教育、就业机会;(2)根据具体的限制分层采用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的色觉检查办法,避免因检查办法不准确而产生的限制;(3)参照国外已施行的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各项措施,改进我国各方面的限制措施;(4)通过政策文件、社会帮扶等措施促进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各方面保护和支持,加强关于弱势群体的人权建设。

2.以“和”为美

日本公交系统公司考虑到色觉异常群体对于地铁交通线路图识别上的困难,专门请设计师将地铁线路图重新进行设计。和我国地铁线路图比较可以发现,其调整后的线路图线宽更为宽厚,颜色更加鲜艳,从色彩的明度上也做了分层式的区分,从用户的反馈上也说明改进后的地铁线路图大大降低了色觉异常群体的认知难度,而且在一般人眼里也并不觉得难受与突兀。虽然色觉异常群体对于色彩并不敏感,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从色彩着手改善该群体的生活体验。看似简单的改动体现出了日本对于色觉异常群体极大的尊重与关怀。“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主张之一。在本建构研究中,作为研究主体的色觉异常群体和作为客体的其他社会公众应以平和的心态认识生态圈的建构。主体要发挥主力军的引导实施功能当中,客体要与主体相互支持,双方应以“不过不及,不改不易,不偏不倚”的思想积极参与建构,共同谋划建构模式。

(二)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共建平等文化环境

1.“研究”向“实务”积极转化是建构的重要基础

在知网中以“色觉异常”为关键词搜索,能够搜索到265篇文献,在这其中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生活环境优化的(应用性)论文研究有34篇,主要与地图相关的有8篇、与色觉测定相关的有12篇、与信号灯相关的有3篇、与矫正器相关的有7篇,与无障碍设计相关的有4篇。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的社会性研究论文有6篇,其中1篇讨论了关于色觉异常群体受教育公平性的问题,2篇讨论了色觉检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篇研究了色觉异常群体的感知与生活情况,1篇讨论了色觉异常的遗传与生育的问题。以其他相关关键词搜索显示结果与以上基本类似,著作研究都基本围绕在医学心理学治疗和工程技术应用方面。关于色觉异常现象目前尚未出现可以完全治愈的技术,相关辅助性应用近些年在国外逐渐普及,类型主要围绕在地图、信号灯和指引标识方面。国内在研究方面虽与国外研究进展相差无几,但现实应用普及一直未正式开始。“研究”向“实务”的转化是色觉异常群体行为环境生态圈构建的重要支撑。

2.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助力当下社会价值观建设

中国流传千年的文化不仅仅是故事,更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西方文化重物质发展,中国文化重“向里用力”的精神追求。西方文化虽然发达,但只能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解决不了人的精神问题,而中国文化却可以解决人的精神问题。[3]250如道家思想便有“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直接的“反功利性”的宽容原则来治理国家与西方国家的治理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慈悲、慈善。它要求社会成员应援助不幸之人、从事公益活动的思想和观念。这种思想体现出要求社会成员要关心自己家庭以外的人和事物的取向和行为。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丰富性使得我国文化一直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一是要学会“重读”中国古代造物系统中的运行机制,其中不乏当代中国设计研究最为缺乏的经验。二是要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努力使社会公众的每一个个体意识到责任而非利益才是人存在的根本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引导设计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设计要注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感情的交流以及文化认同。所以营造平等的、自然的交流环境尤为重要。设计要了解社会的现状,尊重人们差异性要求,以适应不同群体的特点,遵循人与人平等性原则,优化其共生方。

(三)求同存异

色觉异常群体总被束缚在各类限制中,而色觉异常群体因此所产生的心理限制还要远比这大得多。色觉异常群体的心理生理环境建设需要基于社会各类条件的支持,因此就要求政府、社会、公众要积极致力于将以“公平公正”“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尽快转化为现实,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有效。高质量社会从本质上来讲是个人的福祉和自我实现能力提升以及社会流动有序的社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是要建立起健康人格,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在满足了基础层次的需求后,人们便会表现出对更高一级需求的追求。真正健康的人是受到这种超越性需要所驱动的人。

关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心理环境建设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层,可视作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环境建设。即社会合作、团结的公共精神,人在群体生活中的角色、认同,以及人在公共生活中的内在性体验、感受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建设,因此,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和主体间相互依存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我们认为心理环境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建设:(1)基于平等物质环境基础,提供平等的个人提升和自我实现的方法与途径,活络色觉异常群体社会阶层分布;(2)积极引导社会增加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关注,规范相关公共环境用语,纠正及普及社会对于色觉异常群体的误读及认识;(3)拓宽色觉异常群体交流沟通渠道,增强社会与色觉异常群体的交流互动;(4)提升群体在社会的“独立地位”,增强色觉异常群体内聚性,充分发挥群体的社会功能;(5)提升对色觉异常群体的社会信任,形成平等对待、相互信任、相互尊敬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熊嫕.论设计研究的社会学态度[J].艺术学研究,2008(2).

[3]侯玲.弱势群体精神生活公共性失范与重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章立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高兴.设计伦理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6]靳埭强,潘家健.关怀的设计:设计伦理思考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7]费孝通.人性和机器——中国手工业的前途[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8]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

[9]魏潔.设计社会学的出现与发展[J].艺术百家,2009(S1).

[10]孙正一,侯振威.重见缤纷世界[J].科技潮,1996(11).

[11]陈海滨.色觉检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日本医学介绍,1994(05).

[12]鲁茂松.论第二物性的感知差异[J].学术界,1988(02).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