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叶圣陶语文教材观的形成过程
2019-02-17王莹
王莹
摘 要: 叶圣陶是我国语言大师,更是语文教育界的巨擘。他的一生经历了由清末到民国、由民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他积极参加教育界的各种变革,努力学习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投身语文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教材编辑等各种实践活动,并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提出真知灼见,创造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本文重在研究叶圣陶语文教材观形成过程,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体验期、萌生期、发展期、成熟完善期。
关键词: 叶圣陶 教材观 形成过程
叶圣陶受教育时间正是《癸卯学制》颁布前后,他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学八股文,进新式学堂接受新教育。从1912年起,开始近二十年的从教生涯。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并成立了“文学研究会”, 1923年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1年初正式进入上海开明书店专任编辑。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务。笔者结合以往研究者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产生及形成的成果,根据叶圣陶的生平及实践经验,将其教材观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小学、中学学习阶段(1899—1906年)——体验期
叶圣陶于1899年进私塾学习,读过四书五经,学过八股文。也就是说,叶圣陶在幼时主要接受的是传统语文教育,这段求学经历为叶圣陶之后自学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也为他日后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提出“工具”“例子”的教材性質说,以及“一整本书做教材”,甚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主张提供了实践经验。
1907年,叶圣陶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又称草桥中学),这所学校实行分科教育,期间他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学业方面突飞猛进。从社会外部环境来看,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激烈期,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使叶圣陶的思想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他在接受教育和经受思想洗礼的同时,爱国主义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商金林在《拥抱时代的浪潮》一文中谈到了叶圣陶在草桥中学接受的教育:在草桥中学学习过程中,学校与时俱进,借鉴近代启蒙思想家介绍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的“乐育”方式,高度重视乐育对学生性情涵养的重要作用,学校选用能够激励青年学生发展、引导青年进行政治追求、振奋青年精神的“蹈厉之音”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民主意识。在这场教育中,启迪叶圣陶进行人文思考的不仅仅是语文科中的经学、国文,还有“乐育”。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叶圣陶关于语文教材性质“工具论”的认定,以及他为什么说“人文性”不单单是语文科的任务,这便为他的“大教材观”找到了实践基础。
叶圣陶自小酷爱文学,他积极组织和参加文学团体,与同学们一起组织活动,提高写作、思考能力。正因如此,在后来从事编辑教材、教育研究工作中时,他才能够创作大量适合儿童学习、阅读的诗歌和文章。正因为他有亲身创作实践,才有了后面提出的关于在语文作文教学方面,教师有必要“下水作文”的经典论断。
2.第二阶段:从五四前夕到抗战前夕(1916—1931年)——萌生期
1911年夏天,叶圣陶从草桥中学毕业以后,因为家中各种原因,未能继续进入大学深造。1912年,在别人的推荐下进入一所小学教书,任学校二年级国文教师,此后,他辗转各地在不同的学校任教,从小学到大学,经历了前20年的早期教学实践阶段。在此期间,他对于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还通过《教育杂志》《新青年》《新潮》等杂志,不断学习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的规律,这为他以后研究语文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有很多西方哲学家、教育家来到中国宣扬学术思想,代表人物有罗素、杜威、孟禄等。在这些教育家、哲学家中,与20世纪中国教育关系最紧密、对叶圣陶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学者——约翰·杜威。这些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大大满足了叶圣陶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年轻的叶圣陶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的兴趣,他在当时革除旧习气和施行新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时代背景下,认真思考教育教学,勤于教学实践,在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创新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教育思想。其中,对儿童关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及对教材教法一些看法都不同程度地受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此外,在这段教育教学经历中,叶圣陶亲身体验了旧中国教育教学中的艰难,亲眼看到少年儿童身心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现状,同时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们得不到社会尊重的现状。这为他创作教育小说《倪焕之》提供了大量经验和素材,他借助文学手段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黑暗的现实、人性的自私,以及生活中各类不公平现象。通过叶圣陶的教育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作为知识分子深刻的人文情怀,他由衷热爱着青少年,关心着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同时,对当时社会广大教师们的遭遇和命运深感不平。因此,在叶圣陶进行教育研究时,他的出发点总是基于青少年和教师,而这恰恰成就了一位充满使命感、责任感的杰出教育家。在教材编写上,则反映在他为儿童创作教材内容,“教材学材化” “教材教学化”的探索上。
3.第三阶段:从抗战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31—1949)——发展期
1931年初,叶圣陶离开“商务”到“开明”工作。在开明工作期间,他与夏丏尊等人一起从事编辑活动。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自编写一部小学国语课本,即《开明国语课本》,这套课本由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大师共同编写,课本出版以后,深受师生欢迎,10余年内竟印了40多版次。之后,他还与夏丏尊一起探索,用文章学的理论共同编写了《国文百八课》等大量涵盖文章学知识的教材。叶圣陶高度重视学习者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阅读能力是进行自学的必要能力,写作是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能力。于是,他们又合编了《阅读与写作》《文心》等。另外,他还分别与陈望道、朱自清等人合编了许多极富价值的教材。这些优秀的教育家用理论和实践探索夯实了“五四”以来中国的文化教育基础,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编著的教材和读本不仅为当时青年读者打开了丰富的知识之门,还为当代教材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担任编辑工作的同时,依然在学校兼课,所以叶圣陶在编辑教材时,是立足师生所需、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教材是符合师生需求的。这个阶段,叶圣陶关于语文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关于教材建设理论不断得到具體实践,他结合求学经历、教学工作经历编辑实践工作,逐步形成了独特且系统的语文教材观。这为他以后指导新中国语文教材工作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也为他的大语文教材观提供了思想前提。
4.第四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逝世前(1949—1988)——成熟完善期
这个时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不断成熟阶段。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积极思考,本着为新中国培养新人才的目标,对国家语文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引领新生代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在担任教育行政部门干部期间,站在国家层面思考语文教育,以更宏阔的视野审视语文教育,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宏观、更科学的认识。《语文教学大纲》由他亲自主持,语文教材编写工作他也亲自参与。他结合现实对语文教学、教材建设、语文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撰写文章百余篇。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他对以往编写教材的经验得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按知识和能力分编三套课本:文学、汉语和作文。遗憾的是,由于“文革”,这些试验和建议均被搁浅,语文教材建设也似乎陷入了停滞期。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获得新生。叶圣陶先生已是一位83岁的老人。但是他不辞辛苦,仍奋战语文教育战线,用最大的热情投入语文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他呼吁当代知识分子“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还指出要将开展调查研究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叶圣陶将自己对于语文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全部奉献给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为我国语文教材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时,他对语文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清晰和深刻,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进入完善期,他的语文教材观的内涵不断丰富。他立足语文“工具性”,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偏废性,直到现在,语文教材在编写中依然会关涉听说读写的要求,同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案例越来越出现在现行教材中,可以说这是叶圣陶大语文教材观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商金林.叶圣陶年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