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2015-07-30李文元张鑫
李文元++张鑫
摘要: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分析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组织内部因素、组织间因素和环境因素,描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型企业,提出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及其各环节能力均不及大型企业的特征假设,再基于苏州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假设得到验证,且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相对最好,转化能力次之,应用能力较差,消化能力最弱,中小企业提升整体吸收能力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薄弱环节的投入。
关键词: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过程;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Study on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Es Absorptive Capacity
——Based on the Data of SMEs in Suzhou
LI Wen-yuan , ZHANG Xin
(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 internal factors,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enterprise absorptive capacity, describ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 absorptive capacity. Combining with the larg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haracteristic assumptions: Absorptive capacity of SMEs and its links are all inferior to that of large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enterprises in Suzhou, the assumptions are verified by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n SMEs, the acquisition ability is better than transformation ability, application ability is poor, and the assimilation ability is the weakest. SM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eak link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to enhanc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Key words: SMEs; absorptive capacity; formation process; analysis of features
引言
当前,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竞争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所需知识日益复杂化、交叉融合化、全球化,单个企业很难仅靠自身资源和能力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在此背景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供应商、顾客、大学、科研机构、竞争对手等主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1]。这便意味着识别和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2]。Cohen等人将企业这种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定义为吸收能力[3]。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表明,吸收能力对建立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组织探索性能力和挖掘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4]。
中小企业在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各国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由于自身资源、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等因素限制,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依赖外部知识和资源。因此,中小企业吸收能力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前置影响因素分析[5~6]和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7~10]上。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的整体性不足,没有描述清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2)对其分析多采用定性描述,定量分析较少。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系统描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并从其形成过程来剖析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的特征,构建吸收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本文对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特征的假设。对中小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及其创新效率和绩效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吸收能力形成过程
1.1 吸收能力概念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由Cohen等人提出,认为企业获得,转移并且吸收新的概念并将它付诸实践的能力就是吸收能力[2]。Lichtenthaler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探索式学习、转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等一系列过程来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11]。Kim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进行模仿时,学习能力表现在消化新知识;企业创新时,问题解决的能力表现在创造新知识[12]。Zahra 等人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将吸收能力分为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把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定义为潜在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消化能力定义为现实能力[13],这一观点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1.2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1.2.1 组织内部影响因素
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学习投入和研发的资金支出,企业的吸收能力会更强。此外,建立组织学习机制对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也至关重要[14]。企业员工和组织的先验知识基础的广度决定了企业评价外部知识范围的能力,其深度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企业战略决定企业资源分配,也会对知识识别、吸收和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15]。Eriksson等人也指出,经验的多样性和对经验理解的深度会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16]。刘常勇等人研究发现,组织吸收能力受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与内涵、研发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强度、组织学习的机制等要素的影响[17]。Cohen等人强调了员工个人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基础,员工个人的知识水平与处理知识的经验决定了企业对知识的灵敏性和精准性[3]。Bosch等人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切入研究,发现分布型结构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无显著作用,职能型组织结构会阻碍企业吸收能力,而矩阵型结构会促进知识吸收能力[18]。综合这些学者对吸收能力的分析,可知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组织内部影响因素包括:资金投入、知识基础、学习意愿、学习支持、努力程度、员工个人能力、组织学习机制、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
1.2.2 组织间影响因素
学者在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影响因素时,主要基于合作双方的一些相对特征。Lubatkin等人认为,学习方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双方在组织结构、知识类型、薪酬制度和解决问题方法上相似性的影响[19]。Lane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对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而言,其中知识的理解能力关键在于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相关性、业务相关性、文化匹配性和信任,知识同化能力取决于子公司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正式目标,以及母公司的管理支持等,而知识应用能力在于子公司自身的培训能力和商业策略[20]。与合作方的合作关系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快速整合利用外部知识的关键。合作双方彼此满意、关系友好密切,则能够频繁的交流;合作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也利于知识消化吸收效果的提升[21]。可见组织间的相似性、信任、满意和管理支持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吸收能力产生影响。
1.2.3 组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此外,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也会对知识吸收能力产生影响。产业环境、自身资源和学习的知识特性对吸收能力的各个环节均有影响[22]。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网络竞争环境。企业所处的知识环境,包括外部知识源和知识属性。也是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前置因素[23]。
1.3 吸收能力形成过程
企业吸收能力从动态能力视角可分为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其形成是一个依次递进产生作用的过程[13]。同时,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受到组织内、组织间和环境影响因素的共同影响。吸收能力的结果将从效率、范围[18]和柔性[13]等不同维度展开,最终体现在对新知识消化应用并产生的知识产出和商业产出[24]上。吸收能力产生的知识和商业产出又会对三种影响因素发出反馈信息,调控影响因素对吸收能力的进一步变化与作用,展示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据此提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2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特征
2.1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总体特征
中小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设备等方面相比大型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知识基础薄弱、缺少先进技术、学习支持不到位、学习机制不完善、员工能力跟不上以及信息匮乏反应迟钝都是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而且在学习意愿、学习支持、努力程度上的表现也不及大型企业。所以,这些因素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效率和效果[25]。同时,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学习机制和企业战略也不完善,影响了中小企业组织学习过程中吸收能力的发挥[14]。所以相比大型企业,在受到组织内部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中小型企业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
从组织间的影响因素来分析,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因素的制约,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但中小企业信息匮乏,信息搜索能力有限,学习外部知识和技术的时候,很难精确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内容以及经验相似的合作单位[26]。而且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较差,缺少长期的合作对象,在产生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中,不易产生对学习企业的信任感与满意度[27]。这些问题都会阻碍中小型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此外,中小企业的知识环境不如大型企业的知识环境多样与丰富,外部知识来源有限,自身能力又欠佳,对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的知识吸收能力更是难以提高。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发展也不健全和不规范。以上因素也同样导致中小型企业的吸收能力相对不足[26]。
吸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小企业受三重因素的影吸收能力产出不足,这将会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各影响因素产生反馈信号,进一步削弱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的形成。这样循环下去的结果就是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难以发展与提升。基于此,形成以下假设:
假设1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低于大型企业
2.2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各维度特征
2.2.1 中小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特征
知识获取能力即组织识别并且得到的有利于组织经营的外部知识的能力,组织投入的努力程度、资源的强度、速度和方向会影响其获取能力的强弱[13]。企业之间的尊重、信任与配合有利于外部知识的获得[28]。学习支持不到位、学习机制不完善、员工能力跟不上以及信息匮乏反应迟钝是致使中小企业缺乏获取新知识动力的主要原因[25]。中小企业投入识别和获得外部知识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相比不及大型企业;资金、技术、知识存量和人才的限制使得资源强度不够;由于信息匮乏,中小企业也往往缺乏获取新知识技术、新产品信息的渠道,难以快速搜寻到可以充分信任和满意的学习企业[29];竞争环境较为激烈,知识环境也不丰富,同时又缺少专业人才,大大降低了学习新过程中需求定位的方向准确性[25]。基于此,形成以下假设:
假设2 中小企业知识获取能力低于大型企业
2.2.2 中小企业知识消化能力特征
知识消化能力是理解、分析解释组织所获得的外部知识的能力[13]。企业需具备独特的信息处理系统来消化已获得的知识,并尽可能保证消化过程中信息不被更改[30]。中小企业缺少丰富、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组织学习机制相比大型企业较不完善,其信息处理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将无法保证知识消化过程中信息处理的原始性。基于此,形成以下假设:
假设3 中小企业知识消化能力低于大型企业
2.2.3 中小企业知识转化能力特征
知识转化能力即组织将原有知识与新获及积累知识结合形成新知识的能力[13]。转化过程也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整合创新与完全创新,且创新的程度越大,成本越高[30]。中小企业常因投入资金、技术与人力有所不足而抑制了其对知识、技术的转化,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31]。与此同时,知识转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知识的获取和消化。相比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充足的大型企业,形成以下假设:
假设4 中小企业知识转化能力低于大型企业
2.2.4 中小企业知识应用能力特征
组织将转化后的新知识系统地应用在组织的日常运作中,以修正、扩展、提升现有竞争力或创新力[13]。知识的应用是为了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过程需要实现新知识与企业增值环节的匹配[30]。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实现这种匹配。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信息处理系统较不完善,信息传递滞后,会影响这种匹配的准确性。同时,中小企业的团队协作、员工交流能力不及大型企业,不能促进创新知识与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间的有效转化[25]。作为吸收能力的最后一个环节,知识的获取、消化和转化也都会对它产生影响,知识转化后的应用更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基于此,形成以下假设:
假设5 中小企业知识应用能力低于大企业
3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特征实证检验
3.1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及可获取性原则,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企业吸收能力进行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拟定了27个涉及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如表1)。
3.2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经济稳定发展且位居全国前列,知识吸收能力问题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江苏省苏州市为调研地点,以发展规模不一的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调研对象,发放关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查问卷,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制量表测量打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不一定;4表示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共计发放5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率达到80.64%。根据2011年企业规模划分标准,429份有效问卷包括389家中小企业及40家大型企业。
3.3 实证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相关密切的一些变量归为一类,用较少几个因子来描述多指标之间的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能更加清晰的验证中小企业吸收能力特征的假设。
3.3.1 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利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KMO统计量数值为0.952,大于0.9,非常符合因子分析要求。球形假设检验的结果显著性水平为0.000,拒绝原假设,表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可以看出,样本数量充足,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3.2 因子提取与命名
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得到旋转前后的因子特征值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3所示。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提取4个公共因子(F1,F2,F3,F4),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7.311%,可解释原方差的大半部分信息,解释度良好。通过表4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矩阵比较清楚地反映了4个综合因子变量的实际含义。 F1在X11、X24、X12、X13、X18、X16、X17、X14、X5和X15上的系数较大,结合Zahra与George提出的四维吸收能力概念(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和吸收能力)和各指标的含义,这里将F1定义为吸收能力的转化能力因子。F2分别在X27、X26、X19、X25、X21、X23、X6、X22、X20上系数较高,看做是应用能力因子。可以看出,转化能力因子和应用能力因子是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最重要的两个因子,影响系数分别是24.376%和23.018%;其次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F3在X3、X1、X2和X4上的系数较大,定义F3为获取能力因子,影响系数17.556%。在X8、X7、X10、X9上系数较大的F4, 定义为消化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2.361%。可以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形成过程中,知识转化能力因子和知识应用能力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吸收能力的强弱,知识获取因子和消化因子的作用其次。
根据表5可以看出,大型企业吸收能力得分远远大于中小型企业,说明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确实相比大型企业不足。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各因子得分也均小于大型企业得分,说明中小企业在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能力都不及大型企业。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经过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吸收能力不及大型企业,且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能力均低于大型企业,所有假设得到验证。
4.2 建议
(一)将提升吸收能力作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应从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影响因素入手,强化这两类影响因素的正向影响,消除负向影响,促进吸收能力提升。例如扩大组织学习培训的规模、激发员工的学习意愿与努力程度、丰富企业的知识基础、完善支持企业学习的制度安排、加强企业的组织整合能力、积极向产品和经历相似的企业学习、在合作中提升对外部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等。以上措施都会对中小企业
的吸收能力产生促进作用,中小企业可以据此制定自身策略。
(二)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吸收能力薄弱环节建设。中小企业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相对较好,这与中小企业相对灵活的特征相吻合;但其应用能力不足,消化能力最差。在中小企业提升吸收能力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这两个环节的投入力度,尤其要提高企业学习的消化能力。中小企业要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员工学习领悟能力,促进对获取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企业员工敏锐的洞察力,精确预测产品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创新知识的应用效率。
(三)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中小企业创建更加健全、规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制定鼓励创新的的产业政策,维护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提高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Lundvall B A, Johnson B, Andersen E S, Dalum B.National systems of production,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J]. Research Policy, 2002,(2):213-231.
[2] Lane P J, Koka B R, Pathak S. 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 [J]. Academy Management Review, 2006,(4): 833–863.
[3]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respective on Learnin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 (1):128-152.
[4] Volberda H W, Foss N J, Lyles M A.Absorbing the concep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how to realize its potential in the organization field[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0,(4) :934–954.
[5]张德茗,李艳.科技型中小企业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现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6):56-67.
[6]Kamal E M, Flanagan R. Understanding absorptive capacity in Malaysia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E) construction compani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2012,(2) :180-198.
[7]郑慕强,徐宗玲.中小企业外部网络、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09,(11):71-78.
[8]Huang, Fang, Rice, John. 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in facilitating "open innovation" outcomes: A study of Australian SM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2):201- 220.
[9]Spila J C, Rocca L, Ibarra A. Absorptive capacity,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products: SME in the Basque Coun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0,(3):182-197.
[10]杨竹青,凌鸿,张诚. 基于吸收能力的供应链感知能力研究 [J].软科学,2014,(6): 1-5.
[11]Lichtenthaler U. 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 (4) : 822-846.
[12]Kim L. Lmitation to innovation : the
dynmn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102.
[13]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185-203.
[14]陈劲,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1,(5):71-82.
[15]林枫,徐金发.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0,(5):75-80.
[16]Eriksson K, Chetty S. The Effect of Experie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Foreign Market Knowledg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3, (12):673- 695.
[17]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3):307-310.
[18]Van Den Bosch F A J, Volberda H W, De Boer M.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J] . Organization Science ,
1999, (5) :551 – 568.
[19]Lane P J,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5): 461-477.
[20]Lane P J, Salk J E, Lyles M A. Absorptive capacit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12):1139-11 61.
[21]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
[22]申小莉.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小企业实证样本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 3:432-441.
[23]Yeoh P L.Realized and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Understanding their ante dent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ourcing context[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1):21-36.
[24]Lane P J, Koka B R, Pathak S. 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 (4) :833 – 863.
[25]徐漪.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探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2):206-208.
[26]包晓岚,严奉宪.中小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思考[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4,(6):159-161.
[27] 戴勇,朱桂龙.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01):80-84.
[28]周建成.动态能力视角下的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3):92-99.
[29]刘绪军.苏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67-70.
[30]卢艳秋,王向阳.基于知识的企业吸收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8,(11):1622-1629.
[31]张震宇,陈劲.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特征与实践[J].科学学研究,2009,26(2): 5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