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孔灌注桩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断桩灌注桩施工单位

蔡 峰

(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 20129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建设桥梁、铁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能够加强各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1]。桥梁能够跨越险峻的地形和地貌的阻隔,实现两地之间的实质性连接,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施工技术日渐成熟,这要求施工单位与时俱进,跟随技术发展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合理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及设备,实现高效、精细化作业,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如果不加强对于各个技术要点的控制,很容易发生断桩、缩颈等质量缺陷,影响到灌注桩的承载力。

1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1 缩颈

缩颈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钻孔断面尺寸小于设计尺寸,使得桩基强度降低,无法保障桥梁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导致钻孔灌注桩缩颈的原因是水泥质量不合格,导致混凝土灌注后的凝固过程中,失水现象严重,也有可能是泥浆泵送施工不到位。为了避免这一质量缺陷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该根据钻孔灌注桩性能要求,选用高标号水泥,减少凝固过程中的失水,同时,加大水泥浆泵送量,让孔壁可以形成一层泥皮,形成防渗水保护层,从而预防缩颈问题的发生。

1.2 断桩

在桥梁水下灌注桩施工中,以下几个问题都会引起断桩:①由于混凝土中骨料大、坍落度小、和易性差,导致导管堵塞,需将之拔离混凝土疏通后才能够使用,但二次封底浇筑混凝土不成功,灌注桩中就会出现夹泥层,造成断桩;②混凝土浇筑时导管埋深测量数据误差大,导致导管过度拔升脱离混凝土面,若施工人员未发觉继续施工,在混凝土中间也会出现夹泥层,造成断桩;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不连续,前一次罐车浇筑的混凝土已经接近初凝,后续罐车不到位,导致孔内大量泥浆沉渣沉淀,再次浇筑时导管无法拔出或堵塞,造成断桩[2]。

为了避免断桩,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坍落度达标,再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流程施工;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准确测量已浇筑混凝土面的标高及导管埋深,确保拔升导管的精准性;③协调好施工现场与混凝土搅拌站的工作,准备足够多的罐车,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连续供应;④原材料及施工设备进场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灌注桩浇筑中使用的导管密封性达标[3]。

1.3 钢筋笼上浮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需要制作、吊装钢筋笼,此时容易遇到钢筋笼上浮的问题,影响到桩体质量。这一质量缺陷的发生,与桩孔内残渣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操作不当有关,这样会导致钢筋笼无法良好固定,继而松动上浮。为了降低这一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施工单位应该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混凝土灌注流程及标准施工,同时适当增大导管直径,确保集料能够顺利输注进去,不会卡在套管内壁或箍筋上。同时,施工前检查导管内壁是否清洁,及时清理导管中的杂物,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顺利进行。充分重视钢筋笼的固定工作,固定牢靠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避免钢筋笼上浮。

1.4 塌孔

在桥梁水下灌注桩施工中,塌孔时间发生风险较大,如果接入孔内的水管冲刷孔壁、在砂土土质地段钻孔,或者是成孔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都会引起塌孔。为防止出现塌孔现象,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①做好施工现场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当地土质设置合理的护壁泥浆配比,尤其是在砂性土中;②如若孔洞已发生塌孔现象,且情况比较严重,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全部孔洞都应该作回填处理,待回填土密实后,重新钻孔施工。

2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2.1 钻孔

在桥梁水下灌注桩施工中,钻孔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在这道工序中,应该加强对于孔深的控制。一般来说,在钻孔时,实际深度应该略微大于设计深度,因为钻孔机有长约30cm的比设计孔径小的一段。为了保证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时,应该比设计孔深超钻 20 cm 至40 cm。施工时,将钻机钻井速度严格控制在0.15m/min,将成孔倾斜度控制在1%之内[3]。钻孔之后,检查深度、倾斜度等是否达标,及时清孔,避免孔底堆积大量的杂质,缩短清孔时间,以降低塌孔的风险。

2.2 清孔

桥梁灌注桩钻孔后,应该即刻清空,将成形空洞内的沉渣清理干净,确保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很多施工单位对于这道工序都不太重视,在钻孔之后直接浇筑混凝土,或是缩短缩短冲孔的时间,导致孔底沉渣厚度与设计规范不相符,导致灌注桩桩底承载力降低,威胁桥梁使用安全。所以,各大施工单位都应该提高警惕,严格按照流程施工,做好清孔工作,并且在清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

2.3 装钢筋笼

在吊装钢筋笼时,可采用逐节吊装逐节下放的方式,且钢筋笼应该始终保持垂直度,让已下放的钢筋笼沿着钢管穿过钢筋笼主体,卡在主筋圆形架立筋下,托举好并固定住,确保笼体不晃动,然后再将另一段钢筋笼用吊车吊装至已架立的钢筋笼上方,调整上下两节钢筋笼的位置,使得二者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后,暂时焊接固定,焊接口位置相错,然后再采取多人对称同时焊接的方式,以避免漏焊或虚焊。在上述工序中,应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加强对于钢筋笼主筋焊接中搭接长度、焊缝质量的把控,并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笼外围焊接耳朵筋,每隔2m焊接一圈,确保钢筋笼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达标。

2.4 混凝土灌注

在灌注桩混凝土时,没灌注完一罐混凝土,都应该测量已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标高及导管埋深,以确定导管拔升长度,并且判断有无塌孔。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灌注导管程度应该为 2m,直径为 20mm至 30mm,且导管底部与孔底距离为300mm至500mm,施工前检查导管质量是否合格,施工时道馆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中2m至6m[4]。而且,为了实现混凝土浇筑的快速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应该准备足够多的混凝土罐车,尽量保证整个灌注桩的浇筑时间在4 h 至5 h 内[2]。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浇筑中断的时间超过半小时,施工人员应该上下活动导管,确保导管能够活动自如,而且应该控制好导管的活动幅度,以免拔出混凝土面。

3 结语

我国自二十一世纪便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各地之间的贫富差距,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国家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推动各地交通工程的建设。桥梁工程作为现代化交通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其技术体系及管理制度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改进[5]。随着交通压力的增长,桥梁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升,为了保证桥梁在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比如说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为了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应该准确分析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症解决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操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从而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猜你喜欢

断桩灌注桩施工单位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应对探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桥梁钻孔灌注桩发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运用高压注浆法处理灌注桩断桩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