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中的批评精神
2019-02-17付强刘雁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传媒学院
文/付强 刘雁 (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与传媒学院)
悲怆意为非常悲伤,无论是“悲”还是“怆”字面而言皆为悲伤之意。与悲伤相较,悲怆更显深沉,有一种历经沧海桑田之后依然无可奈何,或者是理想着陆为现实依然默远观望,进而发见其新的不足之处的感叹;就设计批评本体而言这种悲怆之情,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设计批评本体精神的具体体现。其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人文与经济、认知之局促与形势之未知、情愫之乖离与张力之永恒等等之间。
一、历史精神之滞后与现实物质之先进
技术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强力介入,致使艺术设计领域展露出历史精神之滞后与现实物质之先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为例,莫里斯、拉斯金等人的审美情怀具有历史精神滞后性,而工业大生产所展示的隆隆生机则具有现实物质先进性。然而,“批评起作用的时间是‘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1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P309。,鉴于时代局限,莫里斯的审美理想当然无可厚非,甚至可堪称道。审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点。机械批量生产的粗糙性则进一步强化了有识之士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担忧,担忧人性审美本质和审美能力的退化与消亡,这种情感是深切而热烈的。作为评批者,其审美认知源于久远的手工历史,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审美理念的形成,如此建构起来的审美价值一方面维持着设计审美活动的文化有序传承,一方面也制约了批评者对未来发展的充分预期。于是工艺美术运动及其设计批评,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于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和工业革命轴心地域。激烈的设计批评处于历史与未来的交锋之中,处于传统手艺与先进技术相汇流的漩涡里。这种发展变革的矛盾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妥协性,尤其在精神和审美价值层面。工业革命初期,机械大生产的能力还不足以在审美形态方面说服传统艺人,使传统力量认可和臣服于自身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所以机械诞生伊始,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传统审美标准,从而导致矫揉造作的装饰和粗制滥造的形式。而这种不成熟的展示,或者是不合时宜的谄媚,更加剧了设计批评的强度和声势。现在回看,这种批评起码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强调审美情感对个体和文化的重要意义,审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批评既是有识之士的个人主张,也是历史惯性面对时代冲击所自发的呼声,具有自我保护的情感需求。二是促使新技术对自身潜能深入挖掘和对审美人性的关怀和考量,推动机械技术更加完善的发展。精神层面,这种批评闪耀着人性光华,现实层面,又幻想于逆转历史发展之洪流;一方面体现出历史性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又局囿于历史眼界的有限性,体现出设计批评的悲怆情愫。
二、个体行为之独立与群体形态之普遍
设计以人为本,人具有标新立异或者说与众不同的审美心理诉求,这也是个体行为独立性所在。不管设计物品风格乖离,或是式样传统,都希望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和审美理念,从而体现自我价值。任何设计流派形成的初衷,都具有标新立异的价值追求,设计师的个性更是普通消费者个性的源头活水。然而,当代设计的商业属性,却将设计个性快速的化为群体审美共性,即便这种共性具有相对性,个性也不可避免的要妥协于群体,将个体行为之独立融入群体形态之普遍当中,进而将纯粹的独立性折中为某一群体类型的审美取向,体现出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这本身也是个性得以彰显的逻辑路径,没有相对广泛的群体数量,个体行为独立性也有可能将毫无声响的湮没于人海中,成为无人知晓、无人问津,琐碎而随机的无名者。所以个体独立与群体普遍性之间存有相对稳定的契点,围绕契点附近,能够保证个体独立性的相对稳定,能够退而求其次的保证自我特性的彰显。
然而即便是这种打了折扣的个性独立,也不可以一劳永逸、风平浪静的得以守护。设计个性具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而消费市场则从来是向所有消费者敞开,无论个性、职业、种族、气质等,只要愿意,并具备条件都可以将某种风格的设计据为己有,成为自身个性彰显的一部分,甚至无视风格之统一,以混搭、多元、无厘头为追求。群体的普遍动态参与和影响对个体个性造成冲击,也正是在此冲击之中,个性得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来维持存活的方法,不断异军突起,又不断没入俗套,进而寻求突出重围,另起炉灶,再立山头。崇尚设计展现个性是不少设计批评所孜孜以求之目的,不应以偏见的方式看待此事,任何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个性,从而展示人性之丰富、人格之独立、审美之多元、心灵之细致。群体性动态渗透和影响是个性展示无法规避的现实土壤,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个性展示的“天然”舞台,而这种“既能载舟,又能覆舟”的舞台也成为设计批评永恒批驳的对象,为维护个性理想,带着悲怆情愫,进行永无休止的斗争。
三、人文关怀之温情与经济发展之野蛮
自人类诞生之时,设计即伴随而来,缔造物质财富,承载精神信仰,蕴含情感关怀。设计之人文关怀在传统社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来满足和维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富贵、安康、平安、幸福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作为普通人,设计寄托愿望,是精神情感的外化,围绕和充盈于日常生活之中,构建起现实与理想、现实与审美之间的情感衔接。将天人合一、富贵安康、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传统价值取向蕴含于设计造物之中。传统社会造物文明的人文关怀与传统手工为主的设计方法具有直接的联系,技术的循序渐进,以及设计者对手工技艺的自信和有效掌控,使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设计成果、设计鉴赏全流程体现出人文关怀之温情,渗透于点点滴滴生活之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进入现代社会,从科技发展质变而为常态开始,在经济发展之野蛮态势下,设计从排斥科技、接触科技、妥协于科技、依附于科技,直至借助于科技,设计的人文关怀从温情脉脉,而至与人相距甚远、缺乏传统人文关怀的温暖。现如今设计与人的关系,从传统人物天然的亲和,变成设计对人的异化改造。技术的黑箱在当代质感和造型的包裹下,让人从不知所措,进而主动探索,逐步适应,并在思维和行为上自我改造,从而适应科技造物。在熟悉和掌握了当代设计使用逻辑的同时,人之于物的自信和掌控变得不再完全和充分。科技与经济的力量将设计变得像一头平时温顺,但不确定何时会发狂的猛兽,使人物之间难以回归传统的情感密度。
无独有偶,除了科技对人的异化之外,以财富为特征的设计审美趣味也改造并异化了传统审美意味。单纯的设计审美在经济野蛮发展的洪流中越发稀少,一切审美意趣或多或少铭刻了物质财富的时代烙印。品牌是现代设计着力打造的重要产品价值所在,大品牌设计产品质量通常是基本保障,材料、工艺甚至产品发展的故事都成为品牌得以积淀的保障,这些非审美部分成为产品审美价值的重要部分。无可厚非,一款产品的价值的确与非审美成分的质量和内涵不可分割,非审美部分通过其自身的诚意、努力、执着而建立起来的口碑和信誉,能够在消费者心中转化成为具有审美意趣的价值存在。这一切在营销的辅助和驱动下,以价格的高昂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在。如此结果,似乎是符合设计与经济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然而奢侈品品牌一旦形成,对市场、审美以及个人的价值追求就会产生新的影响。高价格与审美品味、社会地位等相关联成为消费行为和审美取向新的逻辑起点。品牌成长的故事、产品品质,甚至审美趣味都变得不那么重要,高昂的价格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财富地位、虚荣体验成为品牌吸引的直接动因。与此同时,大批难以自持、不明就里的社会新人被鼓噪着趋之若鹜,并诱发诸如欺诈、伪善、虚荣诸多人性之恶。
四、认知能力之局促与形势发展之未知
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甚至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和习惯认知。设计批评不单单立足于设计与大众之间,也应该立足于设计与技术之间,通常意义上的设计与技术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首先当代设计是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提供给大众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大众需求和大众体验;而另一头则是在相对成熟的技术上实现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整合,技术是设计得以实现和得以展示的前提保障。其次,设计对技术具有敏锐而非完全同步的反应。新技术的诞生,未必能够立刻引起设计界的反应,甚至在一定时间阶段内,设计会表现出滞后性。新技术已经可以颠覆某类设计,或者是深刻影响了某类设计的市场,但设计的滞后性让设计界依然投入精力和资源在传统领域。如此以来,投入力度愈大,面临的危机和损失也相应增大。例如,传统自行车行业在面对共享单车技术,遭受到巨大的影响。或许高端和专业自行车市场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传统自行车行业一定面临存亡与改革的重大抉择。而这种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形式发展的快速之间的差异的确为设计界带来不小的困扰和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再次,设计在某些领域的前瞻性,为技术的发展指出了一定方向,通过设计本身诉求,技术能够在自身已有基础上,快速调整和跟进设计需求,实现自身突破和设计突破。这一点让设计发展和技术发展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然而另一方面,大众则在技术和设计双重发展的浪潮中,不断被动放弃曾经的时尚产品和先进产品,不断被迫改变已经甚至是刚刚形成的思维定势。这种改变将消费人群分类并定格,时尚先锋可以紧跟时代进步,乐此不疲,自我标榜;还有一批人则是疲于改变、紧跟时代步伐;还有则是望洋兴叹、自我放逐。大众之中不乏被时代迷惑而不知所措,进而被时代拉开距离并被动适应的一批人。
认识能力的局限和形式发展的快速之间的紧张和张力,是设计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在大众和设计互动之中,形成了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往往以大众的妥协以达成。共享设计,是当代重要的设计变革之一,以网络、通讯、人工智能为基础。共享设计让消费者在时间、空间的自我把控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消费体验得到空前的丰富,能够实现难以想象的共享消费体验,使个人生命的宽度得到空前扩大。然而共享经济的繁荣之下,潜存着暂时无法解决的资源浪费、信息冗余和道德沦陷。设计批评之悲怆性只有表现出坚定的执拗与坚持,才能够对设计本身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不应该以利大于弊的借口和歌功颂德的形式来掩盖已然发现的缺陷和不足,这是设计批评的本质使命,也是设计批评悲怆情愫之所在。因为只要为了人性关怀,为了扬人之善,遏人之恶,那么设计批评将难以寻得驻足之所,将永远在不断批驳的悲怆之路上。
五、情愫之乖离与永恒之张力
设计批评的本质是否定和批驳的,这种否定和批驳建立在情愫之乖离和理性之批判的基础上。存在即具有合理性,任何设计的存在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技术基础和时代风尚的烙印。设计文明滚滚浪潮一般推陈出新、大浪淘沙。有些设计风光乍现,很快灰飞烟灭,为人所遗忘;有些则经年累月,成为经典,化为教科书般的存在,成为历史的记忆、情感的依系。设计批评其批判的视角应当是多元而周详的,必须包括理性之判断,这种判断不单单只能看到新事物背后的瑕疵和潜存的不足,一定也能够判断出其有利的一面和存在的理由。然而设计批评的本质,则要坚定的以否定和批驳为使命,作为设计文明永不妥协的鞭策和导引。设计批评的批判性,以理性判断为基础,以情愫之执拗和乖离为表现形式,以“止于至善”的设计理念为信仰。所以,情感是设计批评实践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对设计文明价值导向最为生动和鲜活的表达;在批评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不合时宜、不识时务、出言不逊等特点,甚至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拗,正因为设计批评源自于对人的最全面、最深沉的关怀。
设计批评的不合时宜还表现在,其批判价值往往滞后或是超前于设计文明的发展。这也是设计批评悲怆情愫之所在,其价值永不在当下,其无尽之批判总是与设计实际保持悖离的间隔,以审查和批判的视角形成评判与实际之间永恒的张力。设计批评的标准具有历史性,设计文明所塑造和承载的人性也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和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和地域空间,所形成的设计伦理、审美标准、价值取向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从微观角度来看,设计批评标准则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其稳定性也正源于这种狭隘性。这种设计批评标准的稳定性又与推陈出新的设计文明发展产生乖离与碰撞,从而产生了设计批评本身。另一方面,设计文明就技术层面和经济角度而言,其不断更新的存在形态和野蛮增长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的与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嫌隙,迫使人们放弃和改变已然形成的内心价值模式。这也成就设计文明存在于人与设计之间改造与适应二者的辩证发展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设计所关涉的最广大人民的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利己性,在短期内往往表现出冲突和矛盾,虽然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从长远来看,此二者具有正相关性。然而作为设计批评,其敏锐的批判能力和炙烈的批判精神,面对可堪批判的对象会义无反顾,仗义执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当成为设计批评永恒的价值导向,然而这一“永恒”具有时代性和变异性“设计批评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往往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1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P313。。在过去人们鼓吹和追捧的设计实践,现在可能遭遇质疑和批判;现在所向往和展望的设计未来,同样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批判。设计实践在科技、经济、市场、竞争、欲望等诸多要素的推动下,历经残酷的竞争,历史性的展示出无孔不入、唯利是图的强大扩张力和坚韧渗透力,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消费理性、道德理性和情感理性的发展成熟。尤其以设计批评者为主要代表的批判理性,不断参与、影响和导向设计实践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对于不合符时代潮流、未来理念、人本主义的设计具有高强敏感度,使粗狂而野蛮的设计实践逐步转向细致、理性和深入的设计关怀,这也就是批判之目的和立场。
总之,设计批评是永无止境的人文关怀,为设计实践提供“关于价值的信息”“偏重主观、感性、热烈”2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P309。。设计批评当以设计批判为主要内涵,通过其否定性而展示其建设性,是设计批评的重要历史使命和逻辑路径。设计批评愈发激烈的时代是设计实践愈发活跃的时代,也是设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度深刻影响设计批评实践的具体内容,未来科技所带来的生活面貌难以确定,但设计批评之使命所在,即要求其远离现实之安逸、物质之闲适,以超拔的精神力量审视和批判设计现实,与人性之恶、伪善与不足做漫长的斗争。在理想与现实阶段性此起彼伏之间,实现设计批评本体之不断嬗变与升华,理想光芒与永不消逝的悲怆情愫相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