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隧道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

2019-02-17邓鑫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锚杆施工人员

邓鑫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我国道路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公路隧道质量管理工作并没有有效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建设工程的发展远远优于公路隧道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导致公路隧道的实际操作施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或者公路隧道建设出现漏水现象等。公路隧道相关工作人员想要有效地保证公路隧道的质量,需要根据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1 隧道开挖

1.1 常见问题

隧道开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公路隧道的质量问题有密切的联系。操作施工人员如果在隧道开挖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导致超挖过多,进一步造成出渣量过多,影响公路隧道的质量。不仅如此,超挖过多还会导致围岩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发生应力集中的可能性。操作施工人员如果在隧道开挖的时候,没有开挖到相应的程度,会影响接下来衬砌操作施工的厚度控制工作,影响公路隧道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为后续的操作事故埋下安全隐患风险,加重相关操作人员的施工难度以及施工工作量。

1.2 解决对策

公路隧道实际操作施工过程中,对相关操作施工人员的技能技巧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相关操作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规范的实际具体要求,控制隧道开挖工作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挖工作的准确性,有效避免超挖以及欠挖施工。

在实际隧道开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岩层的完整性,只有满足开挖岩层的抗压强度大于等于30MaP 的前提条件,才能够容忍隧道开挖工作的部分欠挖,容忍的超挖最大程度在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lm2,以及欠挖的最大程度不得超过5m[1]。针对一些特殊位置,如墙角以及拱顶等结构的lm 以内断面,是绝对不可以容忍操作施工过程中出现欠挖的可能。

2 初期支护

2.1 常见问题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相关工作人员在制造锚杆孔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其深度的有效把控;锚杆的实际位置与预期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喷射混凝土强度以及厚度无法满足公路隧道后期使用的实际需求。

2.2 解决对策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公路隧道实际操作施工的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钻孔深度,有效保障锚杆锚固的质量水平,保证锚杆孔深度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避免锚杆无法有效被使用,从而影响公路隧道初期支护的工作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施工之前需要合理设计锚杆间距以及排距的数量值,在实际操作施工之前,反复核对数量值的大小,确定锚杆实际位置的合理性,有效控制局部围岩脱落发生的可能性。多种施工因素都会影响喷射混凝土强度以及厚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监管建筑原材料的质量规格水平,监管相关工作人员混凝土的配合比,落实混凝土的喷射操作施工,严格按照设计部门规划的施工计划书进行具体施工,尽可能保障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水平。

3 防、排水系统

3.1 常见问题

公路隧道施工防、排水系统中有可能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排水管中存在异物,导致排水管出现堵塞现象;排水管中水压过大,进一步造成了排水管不同程度的破裂;相关工作人员在防水板热合铺设或者冷粘铺设操作施工的时候,由于公路隧道实际操作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防水板的接缝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渗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合理控制初期支护工作的质量水平,导致初期支护工作存在严重的凸凹不平现象,严重违背了相关操作施工的质量要求,防水板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其之前的松紧程度,导致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不断增加的重力压强压迫防水板,造成防水板出现拉裂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在公路隧道的初期支护工作中没有及时解决钢筋露头的不足之处,导致钢筋露头对防、排水系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后续铺设防水板施工的时候,钢筋露头,严重影响了防水板的质量,产生不同严重程度的漏水现象。

3.2 解决对策

为了有效控制公路隧道的放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在开挖隧道之后,设置一定的距离,尽可能的沿着公路隧道周边,安装弹簧排水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黄白水管的规模大小为5-10cm[2]。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地防止隧道发生渗透现象,采用复合式衬砌的施工工艺,尽可能保证隧道的防水性。不仅如此,还会选择使用夹层防水板进一步提升隧道的防水性能。

4 二次衬砌混凝土

4.1 常见问题

在实际二次衬砌混凝土操作施工过程中,往往还会存在着混凝土质量不标准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操作施工的实际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隧道内部操作施工缺少足够的光线,由于钢筋的分布频率很高,进一步加重了混凝土振捣施工的工作难度。在二次衬砌混凝土操作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混凝土长度一般被控制到9-12 米之间,相关操作施工人员无法控制施工缝的存在[3]。不仅如此,由于公路隧道的实际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往往还会出现混凝土收缩或者发生沉降的情况,进一步导致施工缝的加大。

4.2 解决措施

在二次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避免二次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会在操作施工之前及时勘察公路隧道施工环境的实际具体情况,针对隧道内不缺少足够的光线,尽可能的设置一些照明设备,保证隧道内部的光线足够正常操作施工。由于相关操作施工人员不可能完全的消除施工缝存在的可能,于是往往会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伸缩缝的施工工艺,尽可能避免施工缝随着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而加大[4]。

5 总结

相关工作人员想要有效保证公路隧道的质量,需要首先严格控制好操作施工的工作流程,落实好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对应的负责人头上,尽可能地保证公路隧道的正常施工质量。相关监督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合理的检测方法,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在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锚杆施工人员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建筑施工中的锚杆静压桩技术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