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贮前温度处理对采后浆果 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9-02-17,,*,,,,,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热空气浆果果蔬

,,*,,,,,

(1.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 2.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3.缙云县农办,浙江缙云 321400)

我国地域辽阔,浆果类水果资源丰富,盛产如葡萄(VitisviniferaL.)、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杨梅(MyricarubraS. et Zucc.)、草莓(FragariaxananassaDuch.)、蓝莓(Vacciniumspp.)、香蕉(MusananaLour.)、石榴(PunicagranatumL.)、杨桃(AverrhoacarambolaL.)等。浆果类水果果皮及内果皮几乎全部为浆质,水分含量高[1]。正是浆果类水果的这些特质,决定了其生理活动易失调、易受微生物侵染、不耐贮藏等特性,采后口感劣变快,商业价值下降。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浆果的采后保鲜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贮前温度处理、低温保鲜、气调保鲜、涂膜保鲜和保鲜剂等[2-3]。

贮前温度处理分为热处理(heat shock treatment,HST)和冷激处理(cold shock treatment,CST)两种方式,是指对采后果蔬进行不致高温热损伤或冷害发生的短时间温度逆境胁迫处理[4]。贮前温度处理因其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残留、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报道采后果蔬对贮前温度处理的生理应答反应,而更多的报道是贮前温度处理对采后果蔬保鲜贮藏品质的影响,利用贮前温度处理达到保持贮藏期间的品质,如防止虫害、减少病原菌侵袭、避免贮藏期间生理失调等[5]。据报道,浆果采后进行恰当的贮前温度处理可以控制虫害、减少真菌腐烂以及防止采后生理失调如冷害等的发生,从而延长浆果贮藏期和货架期,提高其商业价值[6]。

本文主要概括了热处理和冷激处理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不同贮前温度处理对浆果贮藏特性的影响相关研究以及贮前温度处理技术应用于浆果保鲜贮藏的处理手段和条件,以避免不恰当的贮前温度处理对果实产生负面影响。

1 热处理

浆果采后热处理是指浆果短时间内置于不致热损伤的高温中进行采后处理的一种方法[1],通过高温胁迫作用提升浆果抗逆境的能力,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用于浆果贮藏保鲜的热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热水浸泡或喷洒处理、热蒸汽处理和热空气处理。热水浸泡或喷洒处理主要用于控制真菌腐败和杀灭害虫,热蒸汽处理主要用于杀灭害虫,热空气处理主要用于控制真菌腐败、杀灭害虫和研究浆果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微生物病害主要寄生于果蔬表面和皮下第一细胞层,经过热水浸泡或者喷洒于果实表面,可以减少浆果中微生物病害和虫害,热水可将分布于果蔬表面的部分病菌、虫害冲洗带走,适用于带果皮的浆果,否则表面水分难晾干。热蒸汽处理是HST的一种方法,用饱和水蒸汽处理浆果,温度多为40~50 ℃,可杀死虫害卵和幼虫。热空气处理方式是浆果置于内有控制速度和温度的热空气循环的密闭空间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由于传热介质是空气,传热速度比热水浸泡或喷洒和水蒸气加热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热空气处理相较于热水处理和水蒸汽加热的温度更高或处理时间更长。

1.1 热处理对浆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1.1.1 对浆果硬度的影响 硬度对浆果口感至关重要,硬度过低的浆果口感绵软,且容易发生破损汁液渗出,易受病原菌侵袭,失去商品性。浆果的硬度主要与果皮及果肉中细胞壁成分和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相关,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影响细胞壁组成成分。例如在采后浆果衰老软化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促使非水溶性果胶转化成水溶性果胶。恰当的热处理可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降低,从而抑制果实非水溶性果胶向水溶性果胶的转化,达到延缓果实软化的目的。Amnuaysin等[7]采用50 ℃热水处理香蕉,发现在25 ℃贮藏6 d以上时,热处理组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果皮中果胶裂解酶、β-半乳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出现下降,而在猕猴桃[8]、蓝莓[9]和杨梅[10]等浆果的HST研究中也有类似的结果。王庆国等[11]研究发现50 ℃热水处理红地球葡萄1 min可使其硬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巨峰葡萄于65 ℃热水处理15 s则拥有显著高于对照的硬度(p<0.05),可见巨峰葡萄对高温热处理更具耐受性,推测葡萄的不同品种对热敏感程度有差异。

综上,不同种类的浆果由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果肉组织结构差异,导致其对热敏感程度也存有差异,这说明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会因浆果的不同而异。还有研究者发现热激处理结合CaCl2处理对延缓巨峰葡萄硬度下降效果最好[12],甚至有望作为葡萄采后代替SO2防腐保鲜的一种有效方法[13]。

1.1.2 对浆果色泽的影响 浆果的色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和消费心理,浆果呈现出来的色泽与其本身所含的色素成分有关,HST通过改变色素组分和色素生成及分解相关酶活性,从而影响浆果的色泽。香蕉完熟衰老过程伴随褐点和褐变发生,称之为“香蕉老化斑点”,张俊巧等[14]研究发现香蕉在催熟处理后的第3 d以50 ℃热水处理7~15 min或45 ℃热水处理20 min,可获得既不影响果皮色泽和风味,又能延缓老化斑点产生的效果,但过高的温度或过长的处理时间反而会加重香蕉果皮褐变乃至黑变。Mirshekari等[15]研究发现50 ℃热水喷洒处理10~20 min,可延缓香蕉表皮颜色变化但不影响其果肉颜色。葡萄采后色泽变化体现在果梗褐变和叶绿素含量上,王庆国等[11]研究了45 ℃热水处理5 min和50 ℃热水处理1 min,发现巨峰葡萄果梗褐变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果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

1.1.3 对浆果风味的影响 浆果的风味取决于浆果糖、酸及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和含量,由人体可感知的滋味和气味组成,可通过感官评价、电子鼻、电子舌及糖、酸、可溶性固形物(TSS)及挥发性芳香物质理化指标来表征。张俊巧等[14]研究发现香蕉在催熟处理后经热水处理的香蕉比对照组风味更浓甜。马素娟等[16]研究发现热空气处理对杨梅采后贮藏期间可滴定酸、还原糖影响不大,在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略有上升、而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他们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热空气处理“乌种”杨梅的条件,结果显示热空气处理温度48.5 ℃,处理时间173 min时可保持杨梅较高的固酸比,杨梅风味最佳[17]。热处理有助于提升浆果贮藏后风味品质。

1.1.4 对浆果失重率的影响 失重是果蔬组织蒸腾失水和呼吸作用损耗干物质所致,其中蒸腾失水是导致浆果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控制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失重率至关重要。Vicente等[18]研究结果显示,45 ℃热空气处理3 h对草莓失重率无显著影响。Vicente等[18]将热空气处理后的草莓贮藏于0 ℃,而Sidiane[19]则将草莓贮藏于(5±2) ℃。马雪梅等[20]研究结果与之又不同,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50 ℃热空气处理40 min草莓果实失重率显著下降(p<0.05)。因此,对于草莓贮藏期间产生的失重,与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处理后贮藏温度有很大关系。Moghadam等[21]有类似的研究结果,45~55 ℃热水处理2~8 min,猕猴桃失重率显著增加(p<0.05),失重率超过对照组的两倍。热水处理葡萄和石榴能够显著降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Wu等[22]处理葡萄的条件是45 ℃热水处理8 min,再25 ℃热水处理8 min,樊爱萍等[23]处理石榴的条件是38 ℃热水处理15 min。热处理的方式因浆果的种类不同而异,无外果皮的浆果如草莓、杨梅多采用热空气处理,因其表面易残留水渍而加速病菌繁殖感染,不适合采用热水处理。热空气处理常采用的处理温度为45~50 ℃、处理时间0.5~3 h,热水处理常用处理温度25~55 ℃、处理时间5~15 min。

1.1.5 对浆果冷害发生的影响 冷害是冷敏性果蔬对逆境胁迫的一种不良反应,一般来说热带或亚热带果蔬对低温较为敏感,更易发生冷害,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冷害发生[24]。王海波等[25]研究表明52 ℃热水处理3 min可诱导香蕉产生抗冷性,与对照组相比,7 ℃贮藏条件下冷害产生明显减少,研究证明热处理是通过影响与香蕉抗冷性密切相关的MaHSFA1和MaHSP70基因表达提高香蕉的抗冷性的,另外MaCaM和MaCAMTA3基因表达的增强也可能参与了热处理诱导香蕉果实产生抗冷性[26]。Wu等[22]研究表明热水处理可通过降低膜损伤,实现降低葡萄在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马秋诗等[27]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5 ℃热水处理“红阳”猕猴桃10 min,可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p<0.05),抑制相对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王海波等[28]对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诱导的果蔬抗冷性与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信号、热激蛋白、精氨酸途径、糖代谢等因素有关。石榴有较厚较硬的外皮包裹,相较于其他浆果,石榴耐贮运特性更好,但是在5 ℃以下贮藏两个月以上就会发生冷害。Artes等[29]研究了热蒸汽处理对采后石榴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30 ℃热处理3 d明显减少石榴在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目前将热空气处理应用于香蕉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38 ℃热空气处理香蕉3 d,可以降低在8 ℃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减少冷害的发生[30]。热处理可减少浆果在后期贮藏过程中冷害的发生,其效果还与贮藏温度有较大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热处理结合贮藏过程温度控制可更好地抑制浆果冷害的发生,这也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1.2 热处理对浆果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1.2.1 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采后果蔬仍进行着旺盛的生命代谢,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果蔬采后腐烂是由于呼吸高峰的出现,果蔬经历成熟过程进入生理衰老期,大量代谢有毒物质积累使其抗病能力减弱,开始腐烂[5]。特别是对于呼吸跃变型果蔬,延缓或抑制呼吸高峰的出现是保鲜的关键,而大多数的浆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猕猴桃在贮藏过程中由呼吸跃变导致的生理失调是品质劣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马秋诗等[27]研究发现热水处理能有效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可有效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而55 ℃热水处理10 min反而会使呼吸速率升高,加剧果实生理失调,造成果实劣变腐烂,且热水处理对猕猴桃的呼吸速率与乙烯释放速率影响效果是同步的。樊爱萍等[22]研究表明38 ℃热水处理15 min较好地抑制石榴采后呼吸强度,有效减缓采后石榴品质的下降,延缓其衰老速度。Zhao等[29]研究发现经过50 ℃热处理30 min的蓝莓在后期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低于对照组。杨梅是我国特色浆果,杨梅成熟与采收期正是江南初夏的高温多雨季节,果实生理代谢极为旺盛[31],马素娟等[16]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热空气处理杨梅可显著抑制采后贮藏后期呼吸呼吸速率的上升(p<0.05)。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因不同种类的浆果而有所差异,适合的热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浆果呼吸强度,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

1.2.2 对乙烯释放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是控制乙烯合成的两种关键酶,高于36 ℃时ACS和ACO会迅速失活,因此大多数果蔬在35 ℃以上高温条件下,乙烯的生产几乎停止[32]。马秋诗等[27]研究发现35 ℃或45 ℃热水处理10 min能有效抑制果实乙烯释放速率,而55 ℃热水处理10 min反而会加剧猕猴桃乙烯释放速率,加剧果实生理失调劣变腐烂。过高的热处理温度或过长的热处理时间导致果实热损伤,在接下来的贮藏过程中反而会使其更容易腐烂劣变,而不同种类浆果对热敏感程度不同,把握恰当的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于提升保鲜效果和防止出现热损伤尤为关键。

1.2.3 对电解质渗出率和MDA的影响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是维持细胞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果蔬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由于逆境影响或自然成熟衰老都将导致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渗,从而引起膜过氧化产物MDA的增加[33]。钱玉梅等[34]研究发现50 ℃热空气处理30 min可抑制草莓MDA含量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虽然变化趋势和对照组一致,但总体比对照组高,下降趋势滞后。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作为衡量果蔬衰老进程的重要指标。经过热处理的草莓MDA含量降低,说明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且这是由SOD活性上升导致的。Zhao等[29]研究发现经50 ℃热处理30 min的蓝莓在后期贮藏过程中SOD的下降和MDA的升高。张群等[35]研究发现45 ℃的0.2% CaCl2溶液浸泡20 min能抑制MDA的积累、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延缓SOD活性的降低,且效果优于热水处理。马秋诗等[27]和樊爱萍等[23]分别在研究猕猴桃和石榴时发现,热处理可显著抑制MDA的积累和相对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

1.2.4 对蛋白质合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果蔬采后仍是具有生命的植物组织,在受到高温胁迫时,果实会诱导产生一组特定的蛋白称为热激蛋白(HSP),这是植物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基因表达应答[36]。He等[30]研究38 ℃热空气处理3 d的香蕉中发现了三种HSP,与贮藏期间冷害指数下降有关。汪开拓等[37]研究发现48 ℃热空气处理3 h可通过调控杨梅细胞膜相关的氧化酶活性以及维持细胞膜脂肪酸不饱和度来延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其机制与诱导热激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Gustavo等[38]研究发现热处理草莓中的酶活变化是由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热处理引起了草莓内基因表达的修改,从而减弱细胞壁中的分解代谢,延缓草莓的软化进程。Dotto等[39]找到了相关的调控基因(FaEXP1、FaEXP2、FaEXP4、FaEXP5、FaEXP6)。

1.2.5 对其他酶活性的影响 热处理可影响浆果内多种酶活性的影响,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梅(PG)、果胶甲酯酶(PE)、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其中PG酶作用于非水溶性果胶转化成水溶性果胶的过程,PG酶活性的下降意味着减缓转化过程,从而使浆果维持较好的硬度。Luo等[10]研究发现40~50 ℃热空气处理能显著抑制杨梅PG酶和PE酶活性的上升(p<0.05),从而延缓果实衰老进程。Jin等[40]对草莓的研究发现45 ℃热空气处理3 h可减轻由灰霉菌引起的腐烂,与其防御酶活性有关。随后庞学群等[41]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热水处理导致果皮PPO酶、POD酶和SOD酶活性的下降,诱导了脂氧合酶活性大幅提高。这些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可诱导采后香蕉产生抗病性并延缓果实后熟。Shahkoomahally等[42]在研究猕猴桃时也发现热激处理可使PPO酶活性降低。Wu等[22]采用生物化学和蛋白组学方法对热水处理的葡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热激处理的葡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蛋白酶显著增加(p<0.05),水解碳水化合物为葡萄果实抵御外部高温提供能量,葡萄在热激后呈现了抗逆性。张群等[35]研究发现45 ℃的0.2% CaCl2溶液浸泡20 min能够延缓POD酶活性峰值的出现,抑制MDA的积累,延缓SOD酶活性的下降,且效果优于热水处理。

1.3 热处理对浆果采后病虫害的影响

果实采收后经热激处理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果实腐烂和虫害损伤,热处理已广泛应用于浆果的采后预处理中。Mirshekari等[15]研究发现50 ℃热水处理10~20 min,可延缓香蕉衰老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杀菌剂的杀菌抑菌效果,这意味着热处理的使用可以减少甚至替代杀菌剂的使用。Jabbar等[43]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Kou等[44]研究了45 ℃热水处理鲜食葡萄8 min,随后5 ℃贮藏,结果发现热处理使葡萄腐烂率降低和微生物种群数量降低,经处理的葡萄在保持高品质的状态下贮藏时间超过4周。Moghadam等[21]研究了外源灰霉菌接种于“Hayward”猕猴桃果蒂处,再用45~55 ℃的热水处理果实2~8 min,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显著抑制猕猴桃灰霉病的发生,表明对已感染灰霉菌的果实进行热水处理,能有效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时间。Caleb等[45]研究表明45 ℃热空气处理5 min可减少草莓真菌腐烂。

2 冷激处理

冷激处理是对采后果蔬作不致发生冷害和冻害的短时低温处理一种物理保鲜方法。冷激处理主要方式为冰水混合物,在实际生产操作中,使用冰水混合物是获得低温的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方法,缺点是冰水混合物使浆果表面带水,需要晾干或风干。冷激处理有别于预冷处理,采后预冷处理可将果蔬的田间热迅速除去,冷却到果蔬适宜运输或贮藏的温度,从而保持其硬度和鲜度等品质指标,延长贮藏期,同时减少贮藏过程制冷机械能耗;而冷激处理不仅可以快速除去果蔬田间热,其处理温度更低,会对果蔬产生“冷激效应”,从而达到调整果蔬生理活动,延缓衰老劣变进程的目的。预冷温度一般不低于后期贮藏温度,而冷激处理一般是0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冷激处理对采后浆果品质影响的报道较少,冷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草莓、香蕉、番茄等。因此,冷激处理在浆果乃至果蔬采后保鲜中有更大的研究空间,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这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方向。

2.1 冷激处理对浆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冷激处理不仅可以快速去除果蔬的田间热,处理温度一般是0 ℃、处理时间0.5~6 h,过程中还能对果蔬产生“冷激效应”,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研究者发现0 ℃冰水混合物处理1 h可以减轻草莓的变色[46]。与热处理相比,冷激处理抑制草莓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下降效果更好。电生功能水又称氧化还原电位水、电解水或离子水,具有杀菌光谱、瞬间高效杀菌、无残留等优点。魏巍等[47-48]研究发现0 ℃、氧化还原电位(1128±20) mV、pH2.4的酸性功能水冷激处理香蕉0.5 h,能够明显降低失重率、推迟果皮褪绿。Zhang等[49]研究对比了-5 ℃冷空气和冰水冷激处理对香蕉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冰水冷激处理1 h可明显延迟香蕉成熟过程,包括果皮褪绿和果肉软化等。张立新等[50]研究发现0 ℃冰水混合物冷激30 min后,“巴西”香蕉冷害指数和冷害率显著降低(p<0.05)。邱佳容等[51]研究了冷空气冷激处理对坂仔香蕉后熟和抗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3 ℃冷激处理6 h能显著降低冷害指数(p<0.05),提高后熟品质、延长货架期[52-53]。

2.2 冷激处理对浆果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国内外有关冷激处理对采后浆果品质影响的报道较少,冷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草莓、香蕉等。冷激处理对采后浆果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有限,从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总结得出,冷激处理有助于调整采后浆果生理生化功能,抑制乙烯等生长调节物的合成、降低呼吸速率等,从而达到延缓果实衰老劣变目的。魏明等[46]研究发现0 ℃的冰水混合物处理1 h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速率和MDA的含量,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多胺和乙烯是存在香蕉体内的具有生理作用的生长调节物质。乙烯具有促进成熟和加速衰老的作用,而多胺可抑制乙烯的合成,这在油桃、猕猴桃和大麦等农产品中已得到证实。邱佳容等[52]发现3 ℃冷空气冷激处理6 h可明显降低香蕉内腐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量(p<0.05),并延迟两者峰值的出现,同时香蕉的冷害指数也降低,因此香蕉果实内源多胺和乙烯的生成与香蕉果实冷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随后,他们还研究了冷激处理对香蕉脂氧合酶和膜脂脂肪酸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冷激处理的香蕉可维持较高的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抗冷性增强[53]。张立新等[50]研究发现0 ℃冰水混合物冷激30 min后,香蕉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趋势减缓,而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魏巍等[47-48]采用0 ℃、氧化还原电位(1128±20) mV、pH2.4的酸性功能水冷激处理香蕉0.5 h,能够明显降低呼吸强度,显著抑制MDA的积累量、果胶酶活性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p<0.05),达到保鲜效果,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耐冷性,减少冷害的发生。

3 前景与展望

综上所述,不同贮前温度处理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劣势,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运用于不同浆果采后贮前处理,效果也不尽相同。有厚果皮包裹的浆果香蕉、石榴等对热处理方式适应性广,三种热处理方式都可以使用。针对热处理应用于浆果文献报道较多技术也更成熟,对于冷激处理目前文献报道较少。适宜的贮前温度处理方式和条件有助于浆果延缓浆果衰老进程,保持浆果口感和风味,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降低果实呼吸速率,抑制乙烯的合成、释放以及相关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经高温或低温胁迫诱导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加、降低丙二醛的产生、增加细胞抵御保藏过程中损伤的抗性。不恰当的贮前温度处理方式和条件会加速浆果衰老和品质劣变。针对不同的浆果,不论是HST还是CST处理方式和条件都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具体考虑不同浆果间特征差异、成熟度、后期贮藏销售环境,选择适合的贮前温度处理方式和条件。因此,加热或降温的速率、时间及温度分布对浆果保鲜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其次,结合其他保鲜技术的应用可加强贮前温度处理的效果,如低温保藏、紫外线[54]、微波[55]、红外处理、涂膜、气调[56]和保鲜剂[57]的使用等,是未来改进贮前温度处理的方向。还有研究者[58]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模求解,建立了热处理时的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其传热机制,并进行试验验证。这为贮前温度处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了模式化的基础,为浆果采后贮前温度处理的广泛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是未来推进浆果采后贮前温度处理应用实施的重要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热空气浆果果蔬
德国:2021年浆果产量增长27%
设施浆果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草酸复合热空气处理对生鲜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切果蔬
小老鼠采浆果
利用孔明灯验证热气球原理
热空气处理对草莓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