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的分析

2019-02-16郑平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康复效果

郑平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康复效果

在急诊室抢救心脏、脉搏骤停患者的措施之中,心肺复苏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是否起到作用直接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情况。心肺复苏这种重要的急救措施主要的是用于紧急的情况之下,假如有操作的错误会使得患者的生命丧失,但是其对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是极好的,能够使得紧急病症患者的抢救速度加快,属于一种在紧急情况下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方式。急診护理是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适应治疗,在患者住院期间保障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有效举措。在实际的急救过程之中,辅助以急诊护理不仅仅的能够使得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所进步,还使得在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要有效的运用急诊护理措施,结合各项临床指标,对于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好的了解,采用最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可以早日的恢复健康。文中将本医院收治的86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个组,分别的施以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来对于急诊护理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医院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把他们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53.49%),女20例(46.51%),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8.02±3.71)岁;观察组男22例(51.16%),女21例(48.84%),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7.56±3.16)岁。对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及家属都属于自愿参与此项研究,而且进行了知情书的签订。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措施。所有的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应该进行体征监测,同时的要根据医嘱来对于患者进行用药的指导。观察组运用急诊护理的具体内容有:首先的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患者结束心肺复苏之后,对患者进行毛巾湿敷,对于患者所处室内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实时的监测患者的体征,强化对于病房的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其他情况要及时的和医生联系。其次的应该有对于患者病房舒适度的提高,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住院环境,同时的要对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最后的就是要注意关于患者的气道护理,应该及时的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必要的时候吸出痰液,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1.3观察指标对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运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与联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测定,GCS标准:评分在15分之内,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清醒程度越高;NIHSS标准:评分在3分以内,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差。最后的需要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π±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心肺复苏是重要的急救措施,在急诊科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降低了心跳骤停对于患者所带来的损害。而且在临床之中,怎样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方面,护理措施对于实施心肺复苏之后患者的康复是否具有有利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方面。在本次研究之中,通过对于相关临床数据的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采用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相比较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患者康复情况来说,是远远的优于后者的。因此急诊护理具备在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之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推广与普及。

总的来说,急诊护理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很好,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在相关方面的运用。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康复效果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