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2019-02-16章洪丽

文教资料 2019年3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学生习近平

章洪丽

摘    要: 青年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視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习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厚望。本文从六个方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思想:积极开展使命担当教育;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身心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思想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青年学生,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青年学生,同时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引导青年、武装青年学生,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对于社会发展进步及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征程上取得伟大的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1.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些重要的论述科学诠释和全面充分地体现了当代青年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担当,也是对青年学生的地位及历史作用的最新定位。

2.青年健康成长实现路径——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的健康成长,核心在于价值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因此一定要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当今时代,网络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信息和思潮在网上随处可以获得,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科学系统地引导青年。在2018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从根本上引导广大青年在理性认同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伟大中国梦的信心,打牢筑稳理想信念的根基,为青年的成长指明方向。

3.青年正确价值标准的确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在一个人一生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教育十分重要。要根据青年当下的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紧紧把握他们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确立的实际情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引领他们,帮助他们真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引导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

4.青年全面发展的实现载体——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的成长,特别是青年在实践中的锻炼成长。指出青年想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也就是既要广泛阅读有字之书,又要广泛阅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社会知识和积累人生经验。坚持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锻炼、增长本领。青年学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的表面,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具体表现,是当前阶段指导做好青年学生工作的纲领性精神,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不断遵循的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积极开展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教育。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未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必将落在青年学生身上。因此,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育活动、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融入他所担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国家未来的何去何从是由他们担当和决策的,科学理性地认识自身担当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信念和理想抱负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中,把自身的爱国之情、强国之梦、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

2.要积极开展突出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更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要在理想信念效果上见成效。如何见成效?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社会上的各类问题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非常感兴趣,因此要在回答好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了解和明确学生的需求所在,走进学生心里,从学生角度分析解释问题的实质,用学生听得懂的理论帮助学生解疑释惑,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青年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我们要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小道理讲深讲透,同时与宏观上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理紧密结合,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增强他们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要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点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这是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和主方向。因此,要全面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无缝对接,把十九大的最新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同时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上课到课率、抬头率。同时把社会现实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紧密结合,用科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把握方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重大作用,牢牢占领、把握和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

4.要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学生一直在学校的环境内学习成长,更加需要社会实践加强锻炼,提高本领。因此,青年学生一定要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精心策划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具体实践活动与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讲团、调研团、专业实习团、科技支教团、志愿服务团、支农扶贫团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团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锤炼自我,了解国家和社会的真实现状,不断增长本领,增强能力,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贡献青春力量。

5.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身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知青年学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希望和关键所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纪念日这样关键性节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的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坚定前进、滋养身心的精神力量,丰富内心世界,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真正成长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和“发扬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培养学生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打下坚实文化基础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各类专业科技竞赛和专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和工作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模式上勇于大胆尝试,不断突破。学生工作的对象就是青年学生,他们积极乐观朝气蓬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并敢于尝试和体验新鲜事物,因此当今时代的学生工作就是準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特征和自身发展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现实情况,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利用学生喜欢的、愿意接受的微博、微信、QQ、网络社区、易班、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积极利用学生的朋友圈和QQ空间捕捉和获取各类信息。当前环境下,社会各类信息更加公开,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学生们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和发泄自身情感情绪的状态更加直接,经常利用网络各种虚拟空间表达自我,通过关注了解学生应用的各类平台和载体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网络社区的互动平台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避免矛盾升级恶化。因此,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开阔工作思路,拓展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扩大工作范围,大力发展和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推动学生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延隆,李俊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8(12):32-37.

[2]龚志军,牛玉萍.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7-12.

[3]毕研田.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翟婷婷.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学生习近平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