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用

2019-02-16孟冬永

文教资料 2019年34期
关键词: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冬永

摘    要: 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公布施行,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山东枣庄历史文化悠久,非遗资源丰富。本文在肯定枣庄非遗保护成就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枣庄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形成了具有枣庄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与活用路径,希望该路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枣庄    保护与活用

一、引言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界的精英分子大力呼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理念在社会和民众之间萌芽、扎根并日趋成熟。提起文化遗产的保护精英,我们十分容易想起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初开始,冯氏便投身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凭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和文明自觉,冯氏慷慨解囊,出版了许多遗产保护的书籍,做了诸如古村落保护、旧城改造等遗产保护的实事,向社会、向政府呼吁、宣传遗产保护的理念。除有目共睹的遗产保护功绩之外,笔者认为冯骥才通过个人的努力,更新了民众和社会对待文化遗产的观念,这方面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作为齐鲁文化发祥地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山东审时度势,很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如2006年开始,山东进行了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首创“四个一”普查评估办法,该办法后来成为国内可复制的样板。截至目前,山东共17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位居全国省域单位第二名,省级名录75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面,全国共3068人,其中山东104人,居于国内前列。

二、枣庄非遗保护现状

枣庄地处山东省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是北辛文化、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先秦时期已散布有薛国、滕国等7个小国。枣庄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墨子文化蜚声海内。迦运河(京杭大运河枣庄段)流经这里,孕育了台儿庄独特的运河文化。作为承载文明、沿袭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地区同样分布广泛。据枣庄市文化馆的介绍,自2006年以来,枣庄共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戏曲)和鲁班传说(民间文学)2项,省级项目31项,市级项目25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1人,市级传承人55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成型。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门类,以市文化馆为主体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2012年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枣庄台儿庄古城成功举办,该活动位列当年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大亮点的第一位。枣庄围绕台儿庄古城,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举办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春节大庙会等文化活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遺产宣传、展演的古城品牌。枣庄市逐步形成非遗博物馆、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联动的非遗保护机制。

三、枣庄非遗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发展迅速,甚至形成“中国经验”,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中,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依附在农耕文化上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流变消失。目前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人青黄不接、传统技艺失传、市场萎缩等问题。枣庄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坚定不移地推动乡村振兴,留住更浓的乡土记忆。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但随着煤资源的枯竭,经济社会发展一度陷入困顿,目前正处于创新转型发展的阶段。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业务人员基础薄弱、生产性保护效益不高、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刚刚起步等。

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数量、层级方面,枣庄对山东非遗资源的贡献度较低,在省内不占优势,相比同处鲁西南的菏泽市、济宁市差距较大,与近邻临沂在非遗项目数量上也有一定距离。这与枣庄4300年的城邦文明、近代民族工业文明重镇的历史地位不相吻合。今后,枣庄在非遗资源普查、挖掘、开发、申报、管理方面大有可为。

2.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慢,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不高。许多市民甚至不清楚什么是非遗,更遑论保护传承。这些问题导致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出现“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重技术轻文化”“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陈功,王成科,2019:79)。此外,非遗立法滞后,保护传承的制度化、规范性有待加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自2015年发布实施,山东要求县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的非遗保护条例及规划,笔者注意到菏泽市已于2018年出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相关法规在枣庄仍旧空缺。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国家级非遗拥有品牌效应,曝光率高,如滕州柳琴戏的“名家授徒”项目,成功入选文化部2016年“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扶持项目。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传统古琴、传统青铜器、阴平毛笔等项目有了比较成熟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发展后劲充足。像枣庄峄城区阴平镇的毛笔,除内销外,还出口日韩、欧美等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阴平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慎海在2018年也成功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像一些流布范围窄、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却面临着传承人数量少、年龄大、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问题,部分非遗衰退乃至消亡的风险迫在眉睫。

4.人、财、物及空间等因素的短缺,影响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目前枣庄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通过市县两级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但其工作人员大体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兼职人员多。受编制和经费所限,专业人才引进困难,断层现象明显。枣庄非遗项目中,市县级的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保护难度较大。兼之政府的经费投入有限,濒危项目的抢救性保护难以开展,流散民间的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不能有效整理,已整理的项目数字化工作进展迟缓。

四、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

1.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强化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随着2011年《非遗法》的颁布,我国非遗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但各地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山东前列的菏泽市2018年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作为近邻的枣庄市应紧跟先进,尽快制定非遗的相关法规,为当地非遗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枣庄非遗资源丰富,要继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挖掘非遗资源,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传承习所、生产性保护企业建设方面夯实非遗保护的基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构,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成立非遗保护专业委员会。此外,政府还应主导建立行业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行规范化管理。近年来,江苏镇江发布了12项市级地方标准立项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纳入标准范畴(邵国兴,万凌云,2019)。通过行业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行规范和固化,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枣庄非遗保护应采取以点带面的重点扶持策略。柳琴戏是枣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两百余年的演化,该剧种从乡村发展至城市,具备良好的社会基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传承演职人员,发扬优秀剧目,通过多种途径扩大柳琴戏的影响,让柳琴戏这一“国家品牌”对枣庄的非遗保护发挥突出示范和引领作用。枣庄市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柳琴戏展览馆,很好地推动了该剧种的保护和宣传。但相比固态的展示,戏曲的发展更需要动态和活态的演出。无论商演还是义演,柳琴戏都应更多走入民间,以激发当地群众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

此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的枣庄市文化馆,需更加注重网络传播,及时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等项目,加强网络宣传,以鲜活的非遗相关活动或信息获得公众更多的关注。

2.以传承人为主体,民间参与,形成非遗保护的全社会合力。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要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加大对传承人群的资金扶持力度,扩大传承培训,推进非遗职业教育。为防止“人走技失”,要及时组织力量采取口述历史、原生态记录、制作全程影像等方式,借助高科技手段保存非遗资料,建立非遗资料数据库。通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像资料,力求达到根据影像资料可以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要求。

高校和文化部门的科研工作者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为引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3.再造非遗文化空间。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传播形态单一、效果差强人意、年轻受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度普遍较低。针对这样的问题,枣庄可通过文化空间的再造,深厚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应坚持不懈推动非遗进校园、进书店、进社区、进景区,培养传统文化遗产的欣赏者、关注者和潜在的从业者。探索非遗文化元素与城市公共景观融合的有效形式,让非遗成为城市的个性化标签或文化名片,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扩大非遗传播。打造非遺特色小镇或非遗聚集区,使成为传承枣庄民风民俗,留住文化根脉、体验乡愁记忆的文化故里,促进乡村振兴。加大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的结合,获取更强的展示空间。

近年来,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的枣庄台儿庄古城,注重挖掘整合柳琴戏、运河大鼓、皮影戏等非遗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展演和主题活动,叫响“非遗年”品牌,实现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与文化景观的有机融合,对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今后要继续发挥台儿庄运河文化省级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古城的影响力,将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桥头堡和文旅融合的典范。

4.探索“非遗+”的创新发展机制。

促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如增加“台儿庄二日游”的非遗内涵,甄选枣庄特色的非遗旅游商品进行推介。开发新的非遗旅游线路产品,或将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提升为乡村休闲的非遗体验基地等。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挖掘其商业价值,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经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台,唱响经济戏。比如枣庄缝绣、印染、手编等传统技艺项目,可在制作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与时俱进,通过寻求与现代生活、时尚和审美的契合,获得新的营销增长点。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如火如荼的当下,要根据枣庄文化遗产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非遗的传播力度。除常规的网络宣传外,具备条件的传承人还可大胆尝试非遗技艺与网络直播结合,凭借其中灵活的互动性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感受到活生生的非遗的风采。不仅网络直播,还可利用AR、VR等新媒体技术,拓宽非遗展示平台,进一步创新非遗传播手段。以台儿庄运河文化省级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依托,整合枣庄优势非遗资源,形成非遗聚集区,大力发展非遗文创等周边产品,创建O2O文化产业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商家”的O2O模式,加强与淘宝、天猫等电商品牌的整合营销。

五、结语

本研究展现了枣庄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对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将起到积极作用。囿于时间及篇幅的限制,本论主要从宏观上粗线条地勾勒了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模式,对诸如柳琴戏等代表性的重点非遗项目的精细化研究尚不充分,今后可将日本歌舞伎或能剧等戏曲形式与柳琴戏展开保护传承方面的对比研究。另外,还应结合时代要求,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持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参考文献:

[1]陈功,王成科.左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6-81.

[2]邵国兴,万凌云.镇江在全省率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纳入标准[R/OL].(2019-07-29)[2019-08-08].https://news. sina.com.cn/o/2019-07-29/doc-ihytcitm5398732.shtml.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柳琴戏与日本歌舞伎的保护传承对比研究(ZD201906338);枣庄市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LX2019072);枣庄学院科研基金一般项目(2017YB08)。

猜你喜欢

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枣庄学院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