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2019-02-16杨燕屏
杨燕屏
摘要:本文对传统文化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由此产生了“情境教学,以氛围烘托教学”、“创新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家校携手,以课堂为窗口”的三大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小学语文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获得终身受益的品质与素养。具体来说,是指语文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修身养性之理、为人处世之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优化作用
传统文化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优秀品质与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对儒家、道家、法家等优秀思想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小学生对其中优秀因子的理解,有助于小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以“生活化”为特点,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无论是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墨家提出的“无私大爱”,还是儒家的“慈爱和奉献”、法家的“严谨”无不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结合语文课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在对自身道德品质的作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对社会行为的审美和批判能力,学会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借助于传统文化对语文课堂的融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与同学分享生活体验的机会,对语文学科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要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傳统为底蕴,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
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为传统文化铸就了丰厚的底蕴,这种文化的力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语文中字词的发展、演变、作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文章的体裁等等诸多语文知识的学习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传统文化提供了语文教学及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桥梁。
二、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以氛围烘托教学
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较短的特点进行每个环节的设置。为了让小学生具有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的热情,利用语文课堂开展一系列以传统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教学情景,以传统文化的氛围烘托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文中提到了“龙井茶的清香”,在第一课时对课文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我另外安排了一节与茶文化相关的情境体验课。课前师生共同准备了茶具、茶叶,课上每两名同学相对而坐,四名同学围成一圈。参与者通过交换主宾位置并左右移动,互相奉茶,以礼相待。活动过程中,将“茶”的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学习茶字的写法,品读与茶相关的诗句、文章,体会茶的礼敬与和美的内涵,感受中华茶礼仪的魅力,修养谦恭有礼而又不卑不亢的人格。课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课间敬师茶”、“课后敬亲茶”的活动,体会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增进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创新表达,以学生为主体
表达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创新是人才的重要标志,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新表达,可以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学弈》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与学习态度相关的故事、谚语、寓言等。课上在对这篇文言文解读的基础上,对比两人学弈时的态度和学习效果,让学生总结课文传达的道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由小组成员共同选出一则有代表性的故事、谚语或寓言,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通过《刺股悬梁》、《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王羲之苦练书法等故事的生动表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表达。通过这样的交流、表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体会到了“努力付出才能获得收获”的思想,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趣味横生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将趣味游戏、歌谣、故事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实操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教学,深厚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三)家校携手,以课堂为窗口
家庭教育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家长的力量的加入:
1. 组织家长志愿者队伍创建。家长群体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对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语文知识有着自己的成功理论和经验。例如,请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讲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儿歌、古诗、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创作背景等。
2. 在节假日活动的过程中邀请志愿者与教师共同制定计划、进行环境创设、活动准备等。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担起组织者的责任,例如,以传统文化为题组织诗词(歌)创作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 张房玉. 课外语文. 2016(22)
[2]趣味导向 有机融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张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10)
[3]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语言文字表达训练”浅见[J]. 吉秀欣. 山东教育科研 2017年04期